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美食网红打卡APP》 200-210(第7/15页)

子的经营情况眼瞧一日比一日更好。

    再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能直接把给小迟的广告费挣回来,再往后就是纯赚!

    算过账的蓉姐一高兴,便开始到处说自己的经历。

    “这回买的推广是所有推广里面最贵的一个,也是最值的一个。”

    “物有所值啊,她不是光拍点照片视频就走了,后面还来了好几趟在店里试菜,又教我鹏城热的时间长,所以开店空调一定要足,除此之外还提了很多不怎么花钱的建议。”

    “哎,对,她也不是所有店的广告都能接,一时半会说不明白。”

    “哦?你想听?那我细说了啊……”

    说出去的话一传二,二传四,没多会儿便变着花样传到其他同行的耳朵里。

    纳闷烙锅店怎么越来越火的谢哥也听到了。

    与此同时他还从自家员工口中收到另外一个消息。

    “对面在做活动,说是以前在店里消费过的客人只要出示重新开业日期之前的消费记录,就能获得免费赠品。”

    “哥,你之前不也去过一次吗,要不也去领一份?”

    谢哥:……

    好像也不是不行?

    对了,先给小迟没吃饱点个关注,下回有需要找她试试。

    *

    粉丝每天都在上涨的禾嫒尺不知道自己的关注者里最近多出许多商家。但她能察觉到找她接广的鹏城老板突然多了起来。

    这让她有些忙。

    毕竟她不能什么广都接,得找本身就不错的,或是像蓉姐那样自己能找出改善点,而且愿意配合改善的店。

    所以,她便照着合作申请名单进行筛选——

    也就是到处吃东西。

    听着好像很爽对吧?

    其实不一定。

    会想买推广的店子其实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

    刚开业想快速推广的类型在里面算好的。那些开了一段时间还在亏损的店子,味道肯定多少有些问题。

    禾嫒尺在这些有问题的店里吃了好一段时间,差点吃出工伤来。

    如果每次筛选都有好结果,其实工伤也不算什么,总归后面的成就感能拯救她。

    可惜呀,像冯翠蓉烙锅店那样的店子其实不那么多。

    某些店的问题出在厨子身上,禾嫒尺根本无法提意见,只能不接。

    有些问题则是出在禾嫒尺还未见过的盲区,她不会的部分当然不可能乱提意见,也只能不接。

    而有些问题她懂,店家也明白,却不一定会配合处理。

    就像现在碰到的这家七七烤肉店。

    七七烤肉店的问题非常典型。

    这家烤肉店刚开业的时候客人其实不少,最开始的时候,店内所有烤炉都是用的纯碳炉。

    而且烤不同的肉,店员会给客人配不同的烤盘或烤网,所以体验全程都很好。

    只是后来老板看店里客人多,老换烤盘和烤网忙不过来,便干脆统一店里的烤盘种类,并且垫上吸油纸。

    这样哪怕纸脏了,店员只需换纸就行,方便省事,少请几个员工也忙得过来。

    后来事情便如他所愿,哪怕少一半的员工也能完全忙过来。

    因为客人不来了。

    隔油的吸油纸其实也多少有些隔热的作用。

    炉子底下的热气无法完全透过烤盘传到肉上,热力温温软软地,肉半天烤不熟,好不容易熟了,也不香。

    尝过一次的客人哪还想再来第二次?

    这种问题解决起来虽然有点费事却不怎么费钱,禾嫒尺能察觉,也好提意见。

    但当她跟老板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对方不知怎么想的,就是不退让,说是按照以前那样做,赚得不多,事却多。

    对于禾嫒尺来说,这种关键问题只要谈不拢就没办法合作。

    她也不愿意跟人扯皮,反正找她推广的老板多的是。

    通常碰上这种老板她也不多劝,说:“那有机会下次再合作吧。”

    拜拜。

    *

    小迟不是所有推广都愿意接的事,在鹏城餐饮界的小圈子里,被当成茶余饭后的小道消息传了出来。

    开始说这个事的人,原本是被拒绝过,想着把事说出来让大家嘲讽几句。只是听的大部分人却觉得这样的博主似乎还挺靠谱。

    毕竟被拒绝的又不是他们。

    而且再细想一层,如果以后她愿意接某家店子的广,是不是就证明她肯定了这家店有值得被推荐的地方。

    四舍五入算一算,她这是不坑钱呀,推不起来的店她宁愿不赚钱也不推荐!

    而且隐约听说她还会帮着合作的店家试菜,出一些经营上的主意是吗?

    不错,先关注一下,以后要是有需要可以联系她。

    *

    最近禾嫒尺虽然依旧有出门探店写普通推文,频率却稍微变少了些。

    因为她在做完自己接取广告的每月任务以后,所有报销金额在花不完的情况下不会清零,而是能留到以后用,而且可以和其他人一起用。

    也就是说——

    她可以攒钱搓一顿大的!

    吃啥好呢?

    对哦,中秋节快到了,要不整点大闸蟹吃吃?

    第206章

    中秋吃大闸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但实际上禾嫒尺老家早年间并没有在中秋吃蟹的习惯。

    毕竟她家附近又不产大闸蟹。

    禾嫒尺第一次知道大闸蟹是因为她爸。

    她爸早些年没事喜欢看点港剧,在电视剧里,他见香港人似乎挺喜欢吃大闸蟹,还将价格炒得极高。

    当时禾嫒尺老家还是一斤青菜不到一元的物价,但大闸蟹的身价在香港酒楼里随便就要三五百港元。

    而且据说三五百一只的大闸蟹还算特价蟹。

    看电视剧的禾爸爸被价格唬得大吃一惊,寻思这到底什么神仙美味,卖这么贵?于是开始对这种老家不多见的螃蟹产生了兴趣。

    后来某天逛菜市场时,他发现菜市场里居然也有大闸蟹卖,而且才几元一只,便赶紧买几只带回家试试。

    第一次买回家的大闸蟹味道不好,便边吃边念:“我买的大闸蟹不好吃肯定是因为太便宜,据说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很贵很难买,但是蟹黄多,爆得到处都是。哪天发财了给你们买几只尝个味试试。”

    后来她爸没发财,传说中的阳澄湖大闸蟹当然也一直没买来。

    不过打那以后,倒是每年秋季,她爸都偶尔会在应季的时候买些大闸蟹回家试试。

    吃大闸蟹就像开盲盒。

    有时买的蟹难吃极了,蟹黄希软不说,还发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