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30-140(第13/33页)

珠的软甲,是打算献给圣上的。你帮我看看合不合适。”

    李起年接过看了看,点头道:“都不错。”他顿了顿,随口补充道:“不过圣上不爱重色的花饰,平日里偏好沉稳些的器物。姑姑——也就是长公主,爱金线描边的香囊。还有,周王兄喜欢古琴,你若要送,也别送太贵重的,显得刻意。”

    沈溪龄边听边点头,目光沉稳,眼神中透出一种妥帖而聪慧的光。

    李起年看着她这副模样,忽然有些无奈地笑了:“你记得这么清楚,倒像是要进宫谋事的。”

    沈溪龄没说话,只是轻轻合上清单,手指在案几边缘描了一圈,柔声道:

    “我记得这些,是因为你是他们的亲人。”

    李起年怔住了。

    她没看他,只继续道:“我既嫁给你,自然要知道你身边的人,记得他们的喜好,不为别的,只因为……我不想在他们面前,让你难堪。”

    他说不出话,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堵在胸口。

    屋中沉静了下来,只余下烛火微微跳动的声音。

    李起年站起来,走到她身后,轻轻替她披上落下的披帛,低声说:“以后不必事事都顾着别人的脸色,有我在,旁人欺你不得。”

    沈溪龄听着,嘴角缓缓扬起一丝笑。

    她没有回头,只道:“我信你。”

    接风宴设在御花园西南的清和殿,殿前碧瓦飞檐,红柱画栋,四周是新栽的槐树与梧桐,六月尚未盛暑,微风拂过,槐香浮动,遮住了些许官场气息中的肃冷与算计。

    宴未开,客未满,宫人尚在殿外来回穿梭,将新酿的梨花白小心摆入玉瓷杯盏,或是调试角乐坐席,低声交谈不敢喧哗。

    李文韬却已到了。

    他穿着一身藏青色常服,外披紫边圆领袍,腰间未挂佩刀,只系一枚银制笏玉,显出几分克制的稳重。他站在殿侧临窗处,似乎在欣赏御花园中正在修剪的桂枝,但眼角的余光,分明落在那尚未就座的主位上。

    今日是替皇子接风设宴,宴请的是三位皇子李起凡、李起云和李起年。

    李起年在岭南蛰伏多年、名声寂寂的皇子,近日却因“营救渔民案”骤然声名鹊起,又在朝中连日听政,引起诸多大臣关注。

    李文韬自然明白这背后的意味。

    他端着茶盏缓缓饮了一口,眸色幽深。

    一名小太监前来通报:“李大人,请移步正席稍待,其他王爷与朝臣很快便到。”

    李文韬颔首,步入殿中。他没有坐在最靠近主位的几案,而是挑了偏左第二席的位置,既不抢风头,又不显怯场。

    随后陆续有人抵达。

    吏部尚书、工部侍郎、长公主的旧属李承义、几位三省的中书舍人……一张张熟面孔,有些点头寒暄,有些只远远一礼,各怀心思。

    不多时,周王李起凡到了,身穿明黄底绣金龙蟒服,由两名小太监引着缓步入席。他并不多言,只是与众人一一行礼致意,落座后,身边跟着的心腹早已替他斟满酒。

    接着是泰王李起云,他衣冠不如周王那般华贵,却神情从容,步态轻缓,隐隐有几分莱州来的孤傲风骨。

    他见到李文韬,略略颔首,李文韬便起身回礼,二人相视一眼,皆不多言。

    此时殿中已坐满大半,宫乐将启,太监正准备通禀迎主宾入席。

    李文韬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席间,目光在长公主空着的位子停了片刻,又掠过秦斯礼那尚未现身的位置。

    片刻之后,外殿传来一道高喊——

    “晋王驾到——”

    人群微动,几位尚未坐稳的朝臣起身回礼。李文韬也随之起身,神色如常,目光却不自觉地望向殿门。

    李起年入殿。

    他换去了岭南时惯穿的浅衣,今日穿一袭墨蓝边缀金纹的王服,神情平静,眉目中多了几分沉稳与安静。他身后不见随从,旁边跟着的是晋王妃,他们仅带着一名贴身内侍,显得冷淡孤独,与殿中热闹气氛有些格格不入。

    可越是如此,那股清寒锋利的气质,便越发令人无法忽视。

    他扫了一眼殿中,视线在李文韬、李起凡、李起云几人身上各停了片刻,最后看向正中空着的主位——

    那是圣上的位置。

    他未发一言,只轻轻拱手,淡淡道:“让诸位久等了。”

    李文韬眸光动了动。

    第135章 将军百战身名裂【VIP】

    宫门高启,鼓乐缓奏,夜色将浓,天边还残存着最后一抹胭脂云。昭阳苑西南清和殿灯火初燃,檐下垂灯如流萤点点。

    昭阳苑中花木繁盛,自春至秋不断,桃李夹岸,修竹成林,繁花似锦。水榭连云,九曲回廊盘绕于池水之上,殿阁以琉璃瓦覆顶,檐角高翘,如展翼之飞凤。

    池心设彩凤台,雕栏玉砌,金铃随风作响。池水清澈见底,养有紫鳞锦鲤,金莲浮叶。池畔设香案,焚以龙涎沉水之香,风过时,香气氤氲,令人如入仙境。

    夜宴时,万盏琉璃灯沿回廊高悬,水面浮灯随波荡漾,仿若星河倾泻。

    月色透过雕窗洒下银辉,照见玉盘中珍馐琳琅,宫人执羽扇而侍,内侍持玉爵而奉酒,歌舞不断,香烟缭绕,宛若瑶池。

    徐圭言与冯竹晋一同而来,冯竹晋今日换了身素黑织金长袍,低调却不失贵气,衬得一旁徐圭言更是明艳出众。

    她穿一身暗红云纹披风,内衬鸦青褙子,腰间束着软金丝绦,气度端凝,沉静中自有锋芒。

    徐圭言许久没有在宫廷众臣面前如此公开出现过了,从前她是涉太子谋反一案的罪臣,今日她是晋王身边最信任的人,也是众目睽睽之下“护驾有功”的恩典之臣。

    她在一众太监引领下,稳步入席。

    徐圭言坐到了晋王李起年身侧的位置,冯竹晋随她之后,在她左手方低位就坐,神情克制。

    席间一时寂静,有人眼神浮动,也有人悄悄交头低语,但因圣上尚未登席,无人敢造次。

    徐圭言一落座,就感受到一道视线。

    她抬眸,对上了那道看似闲闲的目光。

    对面,是泰王李起云。

    那人就算是坐下来,也看得出身形修长,穿一身银灰缎袍,肩垂貂裘,姿态慵懒,手中正执一盏酒,未饮,只是悠悠转着,嘴角勾着一抹似笑非笑。

    他看她的眼神里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兴味,也带着几分旁观与审视,多年未见,却一眼就识得她此刻所有心思。

    徐圭言微微一滞,却未回避。

    他们许久未曾正面相对了。

    自她离开长安、避入岭南、又卷入通天佛那场贪腐之争起,李起云一直未出声,未露面,甚至连只言片语的私下传话都没有。

    更别提出事前他已动身去了蕃地。

    来宴会前,徐圭言就琢磨过,现在李起云对她是什么态度——无关乎男女主之情,他们现在是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