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30-40(第8/22页)
直隶、山东等地闹旱灾,粮价飞涨,朝廷忙着赈灾。
乾隆愁得嘴上都长了泡,他登基以来,有哪里做的不好吗?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旱情?
乾隆非常重视赈灾之事,一边让各地粮仓开仓放粮,一边广开言路,让官员们帮他反省反省,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很快,李卫就上奏,表示应该继续
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既是先帝遗愿,又是民心所望。
乾隆立刻表示,李爱卿说得对,这就派讷亲往陕西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为什么是陕西?一是因为陕西的士绅势力没那么大,土地兼并现象相对来说不太严重,二是因为陕西今年风调雨顺,相对太平,推行新政会更加顺利。
“可遭灾的是直隶、山东一带,会不会是这两地的官员有问题?”
阿桂在课上和永琏他们讲了这件事,永璜不解提问。
阿桂就笑呵呵和阿哥爷解释,天灾和官员的德行没有必然联系。
永琏震惊脸,阿桂也太敢说了吧。
永璜却理解错了,“照这么说,官员的德行不重要了?”
“当然重要,官员若是贪赃枉法、横征暴敛,那天灾就会变成人祸。”
永璜还是不太明白,皱着眉头思索。
永琏就给哥哥举个例子,“就像前明末年,各地天灾不断,又遇上贪官污吏,贪墨赈灾银,百姓没得到救助,饿死的人多了,就会反抗,要么为匪,要么叛乱。”
阿桂:“对对对,前明就是这样。”幸好二阿哥提醒自己,这种事要加个前明的前提,宋元也行。
永琏:“……”还算您有求生欲。
永璜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明瑞又问起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内容,阿桂就跟他们讲了,这次各种拿前明举例子,一个士绅带着整个家族不用纳税服役,朝廷摊派下来的徭役全落到了百姓身上。
阿桂还给几个小孩讲了雍正朝的河南罢考事件,以及田文镜和雍正爷的雷霆手段。
几个小孩听得热血沸腾,但随即又有些担心,生怕这种事又发生在陕西。
不仅小孩们在担心,满朝文武都担心。
直隶这边忙着赈灾,苗疆那边时不时打仗,西北再来个士绅闹事,还不得乱套?
一向稳妥的皇上,是突然被先帝爷附身了吗?
劝谏的折子雪片般送到乾隆跟前,乾隆看了官员们的危言耸听,终于理解汗阿玛为啥那么暴躁了。
合着被摊派徭役的不是他们这些官员,他们站着说话不腰疼,说什么自古如此。
但乾隆心态比汗阿玛好,也懒得在朱批理长篇大论和这些人辩论,有的一看开头是说官绅一体当差的事儿,就回个冷漠无情的“知道了”。
大家见皇上不听劝,就开始弹劾李卫,都是这老头多事儿,旱灾之际不知道一心赈灾,搞什么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
有些官员还十分有理有据,李卫从前是直隶总督,要不是他在直隶总督上干得不好,直隶今年怎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旱情?
他不但不承担责任,还在这里转移注意力。
李卫做好了替皇上挨骂的准备,无所谓,他人缘已经很差了,就是没这事儿,也不招人待见。
鄂尔泰和张廷玉自然都看出皇上和李卫是早商量好的,皇上调李卫进军机处,或许就是为了让他挡枪。
鄂尔泰觉得李卫也挺不容易的,要是先帝,这时候肯定站出来维护李卫了。
但当今皇上……呵呵……
鄂尔泰思来想去,写了封奏折,大意是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在今年推行非常适宜,如果能尽快推行到山东直隶等地就更好了,明年百姓们不用交那么多粮,轻松很多。这样今年许多百姓就不会急着屯粮食,粮价也就稳定了。
乾隆一看,这折子写得好啊!还得是鄂尔泰,直接让各地抄送抵报。
地方官们有的被说服了,有的还是不认同,上疏和鄂尔泰辩论。
鄂尔泰没替李卫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帮他转移了一些火力。
张廷玉见状,心下动容,鄂尔泰和李卫闹过矛盾尚能如此,自己若还当缩头乌龟,岂不是辜负了先帝的信任。
于是也开始为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辩护,并提出了几条应对士绅闹事的办法。
与此同时,在乾隆的严密监督之下,各地粮价趋于平稳,百姓们该领到粮食的都领到了。
乾隆看着各地官员的奏报,长舒一口气,军机处这几位配合的真不错。
说到底还是自己这个当皇帝的会用人。
因今年旱情严重,宫里也一再减省,那拉氏想着宫外百姓现在不缺米,只是为今年秋冬预备的,就让小厨房这段时间少做些饭,剩下的份例先存着,等秋天再做好送去惠民食堂。
这样一来翊坤宫就没多少剩下的食物,隆普发现后,把这件事汇报给永琏。
永琏让人去打听了下,才知道翊坤宫的娘娘竟如此心善。
想到那拉氏后来的结局,永琏不禁唏嘘,她能接替自家额娘当皇后,品行上自然没的说,最后却落得幽禁而死的下场,实在太可惜了。
这或许和她心思不够周全有关,像这件事,本来是大好事,但因为她擅自做主,很有可能落不着好。
尤其汗阿玛那人最难伺候,到时候说她自作主张,越过皇后沽名钓誉就麻烦了。
他想了想,就让马瑞去翊坤宫传话。
“二阿哥说,娘娘一片苦心他已经知晓,心下感佩,但小厨房并非储存粮米之处,若到了秋冬,粮米无法食用,岂不可惜,还请娘娘向皇后娘娘汇报,让内务府统一储存这些省下的份例。”
那拉氏闻言,也觉有理,立刻就去长春宫见皇后。
皇后才知道那拉氏竟擅自做主要把份例中的米面留到秋冬,又感动又有些无奈,幸亏她来告诉自己了,否则这事儿若是传扬开,倒显得其他妃嫔不关心百姓,这里面还有她这个皇后,她自己不觉得怎样,其他人肯定会说,皇后还没发话,那拉氏显摆什么?
皇后就和那拉氏解释,朝廷开仓放粮,现在百姓们都拿到了赈灾粮,今年不会饿肚子了。
如果她想为百姓做点什么,可以省些瓜果蔬菜给百姓们,还有各殿内放着的小冰山,可以当饮用水。
“外城水质本来就差,今年又没什么雨水,真怕百姓没水喝。”皇后道:“昨儿永琏来倒是提醒本宫了,这些冰山化了的水要比外城的地下水干净,再放些明矾沉淀一下,运到外城百姓们直接就能喝。”
本来宫里这些冰山化了的水也没浪费,有的继续冻成冰,有的拿去洒扫之用。
但宫里不缺水,少了这些水也还够用,不如给急需用水的外城百姓们。
一桶一桶的运水可没那么容易,宫里还临时雇了一些苏拉往城外运水。不过那么多赈灾银子乾隆都出了,也不差这些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