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70-80(第6/31页)

,爱好奢靡怎么能行呢?于是张九龄在这个铜镜上做文章了。】

    【开元二十四年,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千秋节,李隆基迎来了他的生日。早在好几个月前,百官就开始在镜子上花心思,想着送出一个最特别的镜子。于是在这一天,各式各样,带着各种奇思妙想的镜子送到了李隆基的手里。但张九龄不一样,他没有送镜子,他编了一个《千秋金镜录》。】

    【这个《千秋金镜录》里将各种各样兴国亡国的例子编撰进去,主要表达的只有一个中心思想,那就是认真治理国家才能够长久兴盛,奢靡享乐只能导致国家灭亡。张九龄实在是用心良苦,在李隆基的生日都不忘劝谏。】

    【这样一份用心良苦的生日礼物李隆基会喜欢吗?】

    龙椅上的李隆基瑟瑟发抖。

    一整本书的谏言,光是听起来就要掉不少头发的样子,更别说是全书通读了。

    张九龄他确实文采飞扬,也的确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十分喜欢张九龄的才情也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但是喜欢不是这样的喜欢法啊……

    李隆基摸摸头发,感觉不仅发量稀薄,脑子也不转圈了。

    那个什么《千秋金镜录》究竟有多厚?他要看多久?张九龄会提问吗?如果不看会被他发现吗?

    张九龄要是发现了他不看这本书,会不会再次上谏啊?

    会用那种很失望的眼神看着他吗?

    是单单张九龄用那种很失望的眼神看着他,还是所有人都用那种很失望的眼神看着他呢?

    张九龄觉得天幕讲到了点子。

    《千秋金镜录》!

    这真的一个不错的生辰礼物啊。

    天幕里的自己也太聪明的吧?怎么会想到这样美妙的办法来劝谏呢?

    在这样重大节日唤醒陛下沉睡的心灵,让陛下从奢靡享乐之中苏醒,为这个《千秋金镜录》感动,并走向明君正途。

    这传出去,想必也是一段能记在史册的佳话吧。

    这佳话一定会长久流传下去!

    张九龄已经开始分析送《千秋金镜录》给李隆基的可行性了。

    并且他开始用一种询问且期待的眼神看着李隆基:陛下您会喜欢的对吗?

    [哈哈哈哈,李隆基会喜欢吗?他当然不喜欢啦!]

    [现在的李隆基只想享受,什么《千秋金镜录》,都撕掉。]

    [李隆基不仅不喜欢《千秋金镜录》,他马上也要不喜欢张九龄喽。]

    [啧,从喜欢到不喜欢,只需要一本《千秋金镜录》。]

    [知道李林甫为什么能当十九年的宰相吗?因为他不送《千秋金镜录》。]

    李隆基急了,想伸手一拳挥走一条弹幕。

    说什么瞎话呢?

    谁不喜欢,谁要把这《千秋金镜录》撕掉,他才没有1

    天幕知不知道自己被那么多的人看着啊?

    能不能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样的话被大臣听了,明天他的案上又得多多少本折子呦。

    真要命,天幕不批折子,天幕不知道这其中的心酸苦楚啊。

    且他的好爱卿怎么能和李林甫那个口蜜腹剑的人相比呢?

    就是因为李林甫他不送这种《千秋金镜录》,才让他在耽于享乐的路上越走越远。

    那可不是什么好事。

    他两只眼睛睿智着呢,不要想着蒙蔽他。

    “李隆基会喜欢吗?他当然不喜欢啦。”

    张九龄眼神里的光散去一半,但依旧执着看着李隆基。

    他们说的都是假的,陛下您会喜欢的对吗?

    我不相信后人说的话,我只相信陛下您说的话!

    李隆基被予以这样的信任,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他哪里敢说自己不喜欢,他只觉得此刻若是回答了不喜欢,那就会成为被唾骂的千古罪人。

    事情就是那么严重。

    李隆基在自认为不能辜负张九龄的这份信任,他坐直了身子,斩钉截铁:“这样的生辰礼,朕很喜欢!”

    张九龄满意了,一副我就知道一定如此的模样。

    现在的陛下很能听进去劝,谏言这种东西,知道了是为江山社稷好之后,就会越来越喜欢听的。

    于是百官的眼睛和张九龄一样,亮晶晶的。

    他们听到了什么,他们听到了陛下喜欢!

    虽然现在的陛下没有将自己的生辰定为千秋节,但陛下总是要过生辰的。

    封禅之后陛下不是还规定了寿礼不该超过多少银钱吗?

    这种《千秋金镜录》甚至不需要花钱!

    不仅不需要花钱,还能根据这册子的薄厚和里面的事例,来彰显自己的用心程度。

    好寿礼啊,到底是张公明智。

    他们以后也要送这种东西!

    于是在这次天幕过后,百官齐送《千秋金镜录》代替天幕之中的金镜,成了百官必送的寿礼,这甚至变成了一个不成文的习俗长久流传了下去,也算是简陋寿辰之中的一大盛观了。

    【李隆基肯定不喜欢。张九龄送这礼物是劝谏用的,是给他添堵来了。来看看张九龄都说了什么添堵的话吧。张九龄跟李隆基说:“普通的镜子能看到的只有自己的模样,看镜子能正衣冠,但是读历史能知兴替,我写的这《千秋金镜录》里面,全都是国家兴亡的道理,希望陛下能好好研读。”】

    【李隆基这个时候已经不再是年轻的他了,他现在已经五十多岁啦,哪里还能听得这种话。他不仅不觉得自己享乐是衰亡之相,甚至觉得国家已经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他还觉得张九龄现在和他说这些话真是下头,好感全败光了。】

    上一秒说着“朕十分喜欢”的李隆基,就在这一秒被啪啪打脸。

    他忙不迭看向张九龄。

    果然,张九龄的眼中不复之前的光彩。

    李隆基心里急啊,快看看他的好爱卿,大病初愈坚持来上朝,站了那么久了,脸色越来越白,现在听了天幕的话更是摇摇欲坠。

    “真是下头。”

    “好感全败光了。”

    他怎么能和柔弱的张爱卿说这样的话呢!

    张爱卿给了他那样的期待和信任,他如何能这样辜负。

    李隆基看着摇摇欲坠却依旧挺直腰背竭力站好的张九龄,开始自责起来。

    他真该死啊。

    第73章 (视频) 李隆基心虚:我才不怕妖怪!

    李林甫觉得自己白听了。

    天幕刚刚说的话对他一点帮助都没有。

    天幕说, 张九龄给陛下送了个《千秋金镜录》,惹得陛下厌烦了他。

    但现在陛下他根本不是厌恶臣子上谏的模样,如何会厌恶张九龄给他送《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