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20-230(第8/31页)
她将报纸从头翻到尾,而后拿着这份报纸去了隔壁房间。
“李主任,咱们已经考察过好几家公司了,这些天看下来,其实产品和生产线都差不多,咱们最关心的还是价格问题。”
李主任点点头,上亿美元的报价,让他心里也不托底。
报价这么高,万一中央放弃了彩电生产线怎么办?
叶满枝将报纸递给他,“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喜欢在电视报纸上打广告,要不咱也入乡随俗,在报纸上打一条广告试试?”
李主任诧异道:“打广告?”
国内很少有企业打广告,305厂是军工厂,跟这种事更是沾不上边儿。
“对啊,就说想求购一套彩电生产线和一条黑白电视机生产线。正好咱们最近留在京都过年,暂时不会变更地址,如果有的公司愿意转让生产线,就让他们往宾馆打电话!”
望着报纸上夸张的字体,李主任心里有些意动。
一家家公司去考察,显然没有打广告来得方便。
他将其他组员喊来一起商量,主要是询问外贸部和四机部的同志,这样打广告是否可行。
外贸部的同志说:“咱们之前派员参加保加利亚的商品展览会,也在当地报纸上打过广告,做广告其实是可行的。”
既然有过先例,那大家就敢放手去干了。
李主任请向导帮忙,在全国发行的报纸上发表了一则求购信息。
版面不是很大,只有火柴盒大小,但广告效果很不错。
广告登出的第二天,考察组就接到了一位电视机代理商的电话。
据说,他是松下和东京芝浦电视机的代理商,可以帮他们联系这两家公司的彩电生产线。
双方最好能在东京见上一面。
岳松梅半捂着听筒,跟李组长请示是否能去东京。
得到首肯后,她正要答应对方,确听对面突然换成中文问:“你们是华人吗?”
“对,我们是来日本考察生产线的,”岳松梅有点他乡遇故知的惊喜,连忙问,“您也是华人吗?”
对面笑道:“我是在这里做生意的华侨。”
双方没有语言障碍了,李主任接过听筒,亲自向他介绍了对生产线的要求。
听闻这是祖国引进的第一条彩电生产线,老华侨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帮他们拿下最优惠的价格。
考察组先不要着急,留在原地等他消息。
放下电话后,李主任问:“怎么办?咱们能等吗?”
按照大家的计划,大年初二开始就要去其他工厂继续考察了。
潘昆仑说:“那就再等等,这位同志要是能拿到最优惠的价格,咱们就不用到处跑了。”
松下和东京芝浦都是大公司,生产工艺比小公司更先进。
考察组决定留在京都等一等,而叶满枝和潘昆仑则决定抽空去大阪看看。
他们接到了来自皮姆电子公司的电话,对方有意转让黑白电视机生产线,想邀请他们去大阪洽谈。
皮姆公司也是日本能生产电视机的18个厂商之一,但他们只有黑白电视机业务,且规模比较小,考察组并没将其放进考察名单里。
叶满枝不在乎对方的规模,特意带着翻译和向导往大阪跑了一趟,得到了公司社长的亲切招待。
“渡边先生,你们的整机生产线和显像管生产线都能转让吗?”叶满枝问。
“可以。但我们以前是生产显像管的,从公司成立就开始用这两套显像管生产线,已经用了11年,折旧率比较高,没有整机生产线维护得好。”
叶满枝故意露出不太满意的样子,与潘昆仑交头接耳,“他们这两条生产线咋样?”
潘昆仑一边配合她摇头,一边肯定地说:“显像管生产线老旧一些,其实跟松下的生产线差不多,只多用了一年。但整机生产线的状态比松下的好多了,使用年限应该不超过八年。”
这种小工厂的生产线肯定是跟大公司买的,思及此,叶满枝问:“渡边先生,您这两条生产线是从哪里采购的?”
“日立公司。”
“单班产量能有多少呢?”
“400台左右。”
叶满枝像是很看不上一样,再次皱眉摇头,“我们前几天去看过日立公司的工厂,他们单班可以生产500台呢!”
她在心里估算着,两条生产线的总价不会低于300万美元。
即使比松下公司的报价还低,仍然不是曙光厂能买得起的。
于是,她背着手挑剔道:“渡边先生,我们信得过贵公司的产品质量,但是对这条老旧的显像管生产线内心存疑。如果只购买整机生产线的话,报价是多少?”
皮姆公司的规模小,工厂里的工人还不到七百人。
渡边若想转产彩电,就必须将现有的两套黑白电视生产线卖一套留一套。
他报了一个还算公道的价格:“200万美元。”
叶满枝不疾不徐道:“渡边先生,我国有意从国外进口一批电视机配件进行组装,其中就包括黑白电视机显像管。虽然欧美的黑白电视机市场饱和了,但我国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如果能在整机生产线上给予我方优惠,那我们可以考虑从皮姆公司采购显像管。”
进口散装配件比进口整机便宜很多,国家确实计划从国外引进一批元器件,在国内组装。
渡边眼中精芒乍现,要是真的能吃下这块大蛋糕,他甚至可以晚几年再转产彩电了!
“叶女士,您想出多少钱采购生产线呢?”
叶满枝理直气壮地对半砍价,“100万美元吧,如果可以的话,未来三年我厂生产所需的显像管,都可以从贵公司采购,每年不少于20万支。”
三年下来,利润绝不会低于200万美元。
渡边并没有一口答应,他沉吟许久后,商量道:“叶女士,我方可以将生产线以1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给贵方,但是贵方生产的电视机必须使用‘皮姆’商标。”
叶满枝:“……”
你想啥美事呢?
只优惠一百万美元,就想贴你的商标了?
她其实有点搞不懂这些日本商人。
这番话她跟松下电器的那位山本先生也说过,山本与渡边的答复几乎一模一样!
松下是本土的大公司,想用自己的商标情有可原,但皮姆公司是一家刚成立11年的小公司,在日本根本数不上号,咋也想贴自己的商标呢?
她一时没想明白他们为啥非得贴自己的商标,但大家都想要的肯定是香饽饽。
所以,她就更不能轻易让步了。
小叶主任还想把曙光牌做大做强呢,不可能贴外国商标。
她要是真的答应了,回家以后就等着挨骂吧。
看来用配件换生产线的路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