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吴峥嵘: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叶满枝吴峥嵘》 220-230(第7/31页)

视机在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也已经趋于饱和了。”

    叶满枝一边思忖着,一边喃喃道:“也许很多大公司已经计划转型了,就像咱们想淘汰电子管电视机一样,他们可能也想淘汰黑白电视机了。”

    潘昆仑顺着她的思路问:“叶主任,你想要他们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

    “对,四机部的领导说,采购的生产线可新可旧,主要是节约外汇。那咱们曙光厂其实可以考虑引进一条晶体管黑白电视生产线,他们的单班产量是咱们的10倍有余,如果能成功引进,那曙光厂的电视机年产量将达到30万至40万台!”

    潘昆仑提醒她:“国家想要最新的技术设备,只愿意给彩电生产线出钱,如果想采购旧的黑白生产线,那中央未必肯出这笔外汇。”

    叶满枝笑了笑说:“我出来之前,跟省外贸局的领导聊过,省里可以给咱们100万美元的外汇支持,剩下的部分,再由咱们自己想想办法。”

    第223章

    在日本小城的马路边, 叶满枝和潘昆仑讨论了几个小时。

    越讨论越觉得有门儿!

    潘昆仑一项一项地分析,“与彩电相比,黑白显像管只需要涂一种荧光粉, 滨江化工厂的荧光粉就能满足需要,咱们并不用另外引进生产线。”

    “嗯, 而且滨江本地就有一家晶体管厂, 咱们能就地采购晶体管。”

    “仔细算下来, 只需要一条整机生产线, 外加一条显像管生产线。”

    有彩电的例子在前,只引进两条生产线已经相当划算了。

    “那咱先打听一下报价, ”叶满枝神情振奋道, “要是真能把这两条生产线弄回去, 那咱曙光厂在黑白电视领域就是全国的这个了!”

    她比出一个大拇指。

    两人展望了一番美好未来, 双双心潮澎湃。

    下一站是去松下电器的工厂考察。

    参观过黑白电视机车间以后,叶满枝向日方表达了采购二手生产线的意愿, 不知他们是否愿意转手。

    听闻有人竟然对黑白电视机生产线感兴趣, 对方公司又派了一位部长接待他们。

    两条生产线总计报价420万美元。

    叶满枝皱了皱眉:“山本先生, 你们的生产线1963年投入使用, 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420万是不是太高了?

    山本解释说:“主设备是1963年投入使用的, 但是此后几乎每年都会往生产线上加入新设备, 最新的那条悬空传送带是按照彩电生产线的工艺, 在1970年安装的。我们可以负责设备安装和调试, 保证让贵方尽快生产。”

    帮忙翻译的岳松梅劝道:“其实420万美元算是不错的价格了,你看看彩电那边!”

    “……”

    叶满枝也知道这个价格还可以, 两条生产线折合840万人民币,还不及彩电生产线的零头。

    可是,他们没有那么多外汇呀!

    省里能给曙光厂挤出100万美元已经是极限了。

    那剩下的320万美元从哪里来?

    她想再跟山本讲讲价, 山本却只肯让步30万。

    “虽然黑白电视机在国际市场上趋于饱和了,但并不是没有市场,我们留着黑白电视机业务,在未来五年内仍可以继续赚钱。”

    最终报价就是390万美元。

    日方的态度很坚决,想买就买,不买拉倒。

    叶满枝:“……”

    不就是两条旧生产线嘛,牛什么牛!

    305厂的李主任听说他们相中了那两条黑白生产线,得知报价以后,也劝她:“价格差不多就买吧,比彩电便宜多了。”

    “李主任,你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呀,”叶满枝无奈道,“上亿美元的彩电生产线由中央买单,但几百万美元的黑白线要由我们厂里自己想办法。别说390万了,我们连39万美元都没有!”

    李主任摸摸鼻子,转移话题说:“再有三天就是春节了,咱们今年要在国外过年,最近大家都挺辛苦的,所以这几天不安排新行程了,大家就在京都逛逛,过了大年初一再去其他城市考察。”

    “行,”叶满枝乐呵道,“我来日本还没逛过商店呢,下午没什么事,大家一起出去走走。”

    因公出国人员使用外汇是有限制的,为了尽量给国家节省外汇,同志们过得都很节俭,不挑吃喝,也不挑住宿条件。

    旅馆费、伙食费、公杂费可以据实报销,但每人每天只有折合1元人民币的外币当零花钱。

    叶满枝兜里揣着上万块的日元,跟大家一起去百货商店采购年货。

    她主要是看稀奇,资本主义的商店里,确实有一些她没见过的东西。

    有一种便携式摄像机,能记录动态影像,比电视台的摄像机小很多,她挺想买的,可惜没钱。

    还有一种电饭煲,听岳松梅说,煮米饭特别快,她也相中了,可惜还是没钱。

    她口袋里这些日元,还不到五十人民币,不可能买大件。

    考察组的大部分男同志选择给孩子买糖果饼干,有的人还买了两袋方便面。

    但叶满枝觉得吃的东西从嘴里过一圈就没了,没什么纪念意义。

    所以,她想买点孩子能用的。

    在商店里楼上楼下跑了三趟以后,她将目光放在了学习用品上。

    有一种自动铅笔,单价不贵,还挺有意思,她在国内没见过这种铅笔。

    二姐、三哥、四哥、五哥家里都有上学的孩子,大姑子和小姑子家也一样。

    于是,她把自己仅有的几十块钱,全用来买自动铅笔和笔芯了。

    剩下的几块钱,给有言买了两包巧克力。

    至于吴大博士嘛,将得到她的两个亲亲。

    把所有零花钱花光以后,叶满枝便不再去商店转悠了。

    看到好东西又没钱买,心里更难受。

    是以她就躺在宾馆的床上看电视,准备迎接春节。

    国内的电视还是黑白的,而宾馆里的电视机是彩色的,且电视节目可以全天播放。

    尽管听不懂,但叶满枝看得津津有味。

    “这彩电好是好,”她支着脑袋嘟囔,“就是广告太多了,不到半小时,已经播放了七八条广告!”

    “资本主义社会一贯如此,”岳松梅说,“咱们的企业是按计划生产的,产品不愁销路。但资本主义的企业要自行寻找市场,播广告是为了吸引消费者花钱。不止电视,报纸上的广告也可多了!”

    叶满枝来日本大半个月,一直没看过当地报纸,反正看也看不懂。

    她撑着脑袋神游了一阵,起身拿过桌上的报纸翻看起来。

    报纸上的广告的确很多,有的广告特别夸张,一条就能占据一整个版面,弄得跟大字报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