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小百姓: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民国小百姓》 110-120(第13/16页)

    “好,都跟我来,动作快点。”春妮精神一振,挑起一担煤,走到岸前打了个唿哨,一艘乌篷船从对面划过来,她拿钢钳将刚修补好的铁丝网重新撕开一个洞,当先一步跃下了船。

    苏河不是啥大河,乌篷船两槁头一撑,就到了对岸。

    船夫是干老了事的人,还有闲心问他们打听:“你们在哪弄的煤?这么多,该不是从开滦弄来的吧?”海城的煤几乎都来自开滦煤矿,但在全面抗战之前,就被倭国人占领了。

    现在城里的煤涨到四毛一斤的天价,这一担煤,就是四十块钱。

    他们运来的煤,市价至少价值一万块,太惹人眼馋了,连船夫都不顾行规,开始问东问西地惹人嫌。

    几个学生都不作声,春妮暗自戒备:“划你的船,不该问的别问。”

    “你——”船夫瞪起眼睛,待看见黑洞洞的枪口,方脖子一缩,闭了嘴。

    小船穿梭来回,很快一车煤被安全地运送到了对岸。

    春妮舒了口气,这边李德三叫来接应的人不少。她准备让船夫撑回对岸,跟着卡车回租界。

    但就在这时,她耳边忽然收集到一队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顿时脸色一变,一把夺过槁头撑回对面跳上了岸。

    “快走,倭国巡逻兵来了!”

    她丢下这句话,向卡车的方向狂奔过去。

    与此同时,白色的手电筒向河面扫射过来。

    船夫低咒一声,矮下身子,在倭国人发现之前,赶紧将船又撑回去,缩在了一片阴影之中。苏河以中线为界,但倭国人可不管,只要发现这里夜里有人,绝对会开枪。

    平静的水面荡起阵阵余波,而卡车开动的声音也响了起来。

    李铁柱几人趴在对岸等了又等,听见对面倭国人叭叭放了几枪,很快去远了。

    “咱们先回吧,小顾老师肯定会没事的。”

    李铁柱站了起来,望着身边的这些兄弟:“大家今天都看见了,倭国人很狡猾,随时都有可能抓到咱们。现在小顾老师不在这,我代她再问一声,还有没有想退出的?”

    仍然没人答话。

    沉默给了李铁柱最好的回答,他笑了笑,往汽车远去的方向看了一眼:“走吧。”

    第119章 119 稳住

    春妮和区明两个人开着卡车, 是在第二天早上跟着人流混入的租界。

    回学校之前,他们先在江边接了管子,将卡车里里外外完全冲洗了三遍, 直到每一个缝隙都干干净净, 才将车开回学校。

    上午七点多,正是学生上学,工人上班的时候。

    师生两个停好车,看见山下肋下夹着公文包,正站在货厢外边抬头看车。

    “车洗得不错。”山下称赞道。

    “谢谢,请让一让。”

    师生两个绕过他,返回小摊前, 区明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倭国人还在看咱们的车,他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春妮道:“就是他发现了, 你能怎么着?有本事他天天不吃不睡盯着咱啊。大方点,你看你这表情不自然,一看就是有鬼。”

    昨天晚上运来的煤自然不能全部带回学校,大喇喇地全堆在操场上。他们没自己出面, 让王家兄弟在码头上租了个仓库放煤,王阿进这段时间也不跑单帮了, 就帮他们看煤场,一次拿出几天的用量,一点点往学校搬。

    否则别人都没得用, 你一声不吭弄回来个煤山,是人都该知道不对劲。

    事前春妮跟校长商量好, 如果这次的煤运的有多余的,可以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老师们。他们多出的钱,再以年终奖, 或是各项补贴的形式发还回去。这样,谁都挑不出理。

    以及住棚户区的学生,那边空气湿冷,有条件的话,也要照顾一点。

    再有,这些昨天跟他们搏命的学生们也不能亏待了。至少他们家里这个冬要用的煤,学校得给人家包了,还要另外再给一笔工资,不能因为是自己人就委屈了人家。

    还有再多的,还能转卖出去,这样租仓库的费用也回来了,说不定还能再赚点。

    “我就是不习惯……”

    “不习惯也得习惯。我觉着,有这么个人在这也好,好提醒你们做事再谨慎点。”

    如果不是第一次见面,山下友幸对春妮亮过枪,这个人就跟她曾见过的有些倭国男人一样,勤勉,话不多,礼特多。

    校长跟春妮吐槽过:“山下头一回跟我鞠躬,那一猛子扎下去,我还以为他想钻我□□呢。”

    这话损得都不像校长说得出来的,由此可见校长是多不待见这个扎在学校不走的倭国人了。

    上面态度在这,可想而知,整个学校会怎么对待他。

    虽说倭国人凶名在外,没人敢真的欺负他,套他麻袋什么的,但他被孤立排挤是必然的。

    即使这个倭国人在学校的生存环境这样恶劣,有一天,春妮却被告知,山下竟然还交到了朋友。

    小报告是蒋四成向她打的。

    自从李德三可以负责更重要的任务之后,春妮开始慢慢把他们这些白天班的学生提到夜班值班锻炼。能够挨得住小摊夜间班的人,都是人才,有李德三的例子在前,学生们竞相争取上岗,最后还是蒋四成和区明两个作为搭档被选上了。

    蒋四成就是在上夜班的路上,碰见学校一个叫石锁的男孩跟山下交谈,他说他们有说有笑的,看上去很亲近。

    石锁跟山下说话的原因在第二天也被调查了出来。

    原来石锁的奶奶素有喉疾,那天他奶奶又犯了病,石锁正在跟朋友诉说奶奶的病情,山下走了过来,给了他一包润喉糖让他回去给奶奶含着。

    “石锁说他原来不想接,但想到奶奶的病,还是拿了。不过他说,他还了一包大麦茶给山下,他们两人互不相欠,他也不会再理那个倭国人。”

    “倭国人咋见人就发糖?”问话的是罗阿水,他说:“有一回,那些倭国兵给我们村里孩子也发了糖,不过回去就叫家里大人给打了,糖也给从嘴里抠出来扔了。”

    “你们说,咱要不要教训一顿石锁?”区明一脸跃跃欲试。

    “教训什么?”春妮道:“教训石锁不该孝敬奶奶?”

    “可那是倭国人的糖。”

    “倭国人糖怎么了?下毒了?不能吃?”见几人还别不过劲,春妮想起后世一句经典的话:“就算是糖衣炮弹,咱们把糖衣吃下肚,炮弹扔回去,不也是我们赚了?”

    “那就啥都不管了?”

    “别管他,只要他不干坏事。”春妮也想看看,这个倭国人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在春妮他们偷偷积攒着煤块,为过冬作准备的这些日子里,山下友幸的目的也随之浮出了水面。

    跟对付石锁一样,山下友幸在此期间,通过类似的方法又认识了好几个学校的学生。

    他们有的是家里人生了病,有的是没有工作,还有的是需要学习资料……只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