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50-60(第11/15页)

家的小女儿组织人改进农具,阎家的长女带着姐妹……

    还有后世的一些政治体制,邓绥也从天幕商城中有所了解,君主立宪、共和制、总统制、总理制、共和制,世家不会放着皇权独大,这些人比她还着急改变。

    北宋

    说起阻碍,刘娥最有发言权了,文官在言论上的战斗力极为强悍,满口三纲五常。

    更无语的是,他们不少人心安理得享受妻子操持全家,供他们科举,但一谈到女性参政,他们一定会拒绝。

    天幕还说宋人写史书非常会编,这话说的没错,确实很会编。

    但赵书灵说没关系,她有办法让文官们闭嘴,据说是要从她自己绑定的‘女帝系统’里拿到武器,在大宋建立一支所向披靡的军队,从武将这里入手,平衡一下大宋的文武势力。

    刘娥很期待,她这次不仅要穿龙袍祭祀,还要穿龙袍登基!

    武周,各州县

    处在武皇统治下,武周的百姓讨论最激烈。

    “陛下颁布《兆人本业》,指导农事,我支持她当皇帝。”

    “我也是,我才不管坐在上面的是男是女,只要是个好皇帝就行。”

    “陛下是个好人,有了铜匦,咱们这的官吏干事可积极了。”

    “……”

    在一片支持的声音下,也有反对的声音从不同地方飘出……

    某个时空,有人低吟道:

    “唯有乾人怀旧德,年年麦饭祀昭仪。”

    第58章 第 58 章

    【唐人李濬的《松窗杂录》曾记载过这么一件事。

    狄仁杰之为相也, 有卢氏堂姨居于午桥南别墅……常经雪后休假,仁杰因候卢姨安否……仁杰因启于姨曰:某今为相,表弟有何乐从, 愿悉力从其旨。姨曰:相自贵。尔姨止有一子,不欲令其事女主。】

    天幕下,狄仁杰看完全段文字最后一句, 整个人都不好了。

    这话可真是戳陛下心窝子了。

    武周, 明堂中

    在后世贴心的断句下, 武曌两三秒内读完。

    她冷笑着念起最刺眼的一句, “不欲令其事女主?”

    呵,真是讽刺,不光男人们阻止她登基,女人们也闲话她。

    在她身后, 今日随侍武皇的女官和官员们大气都不敢出。

    这话可真是碰到帝王逆鳞了。

    唐中宗时

    太平公主对这句话深有所感, 她就算多次赠金给贫寒学子们, 也只是捞个好名声, 并不能真正获得这些人支持。

    哪像四哥李旦, 他就是坐在家里,也多的是人找上门去投诚。

    再对比一下王府属官, 曾担任四哥相王府长史的姚崇,可是宰相。

    再看看她的公主府属官, 终究还是不能比。

    【从这么一件小事,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多少还是不认可女人参政。

    就算因为上官婉儿此时的权势,大家面上都敬她,但背后会不会又是另一幅面孔呢?

    《旧唐书》成书多摘取唐朝官方实录, 正好能代表当时的官方态度,而且出于胜利者撰写史书的缘故, 关于上官婉儿的部分多做删改。

    还有唐时的一些野史笔记小说,不论正史野史,无一例外,都给上官婉儿安排了这样那样的私通绯闻。

    那么这些绯闻,是在上官婉儿死后才突然添加的吗?

    会不会在上官婉儿活着时,就已经有这些风言风语的攻击了?

    不要小看文人的创作功力,他们能编出“称量天下”之梦的奉承话,也可能背地里又编出贬低人的绯闻。

    或许正是这样的情况下,上官婉儿写下了那首政治闺怨诗《彩书怨》,怀念逝去的武皇。】

    武周

    众女官被天幕所说的情景伤到,一边当面奉承你,转头又在背后骂你,人怎么能这样呢?

    有几个情感细腻的女官,偷偷抹起泪来。

    这话提到了‘武皇的逝去’,本就对年龄敏感的武曌生出几分烦躁来,那一两声的啜泣声听了更烦了。

    库狄氏笑着道:“从今天后,她们怕是要天天祈祷陛下长命百岁了。”

    众女官反应过来,齐声道:“愿陛下千秋万岁!”

    武曌脸色缓和几分,开始认真思考保养延寿的计划,历史上她活了八十二岁,不说活到百岁,就是再多个十年也行,毕竟她母亲可是活了九十一岁。

    但话说回来,一个个也不能全靠她啊!她若是真能活个几百岁护着这些人也好,可惜不能。

    想到这,武曌看了一眼愁眉不展的上官婉儿,心中思虑着,婉儿的心性是不是太脆弱了?

    流言蜚语又怎么样?骆宾王的《讨武檄文》她都能笑着看完,再夸一句文采好。

    光写诗怀念她有什么用?她又不能从棺材里跳出来。

    说到底,还是经历的少了,灭门之祸时还在襁褓不记事,从十三岁起又跟在她的身边,就算忤旨犯下死罪,她也因为惜才留人不杀,只黥面而已。

    库狄氏、李氏、裴氏等人又因婉儿幼年丧父,家世凄凉,心生怜惜下难免照顾几分。

    还有太平,两个人虽然性情不同,但总能玩到一块去,碍于公主的面子,旁人也不会看低了婉儿。

    武曌得出结论,还是要多历练一下才行,她深深地看了一眼上官婉儿,心中冒出无数个锻炼人的法子。

    此时,毫不知情的上官婉儿依然看偶像似的看着武曌,全然不知武曌已经思虑着把她打发到哪锻炼一下心性。

    唐中宗时,镇国公主府上

    太平公主又替人难过起来,在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什么手段都有可能使出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会不会那个时候,婉儿频频遭到暗地里的言语攻击呢?

    但是,谁敢这么不识相啊?

    太平公主是个聪明人,很快得出一个可能的答案:一个人识不识相,全看对方的身份和地位。

    婉儿的职位终究是内廷宫官的昭容,还是不够有份量。

    她有镇国公主的身份在,污蔑她就是污蔑皇室,那些人再怎么大胆,也不敢在她面前说些污言秽语。

    太平公主心生一计,“婉儿,你日后搬到我府上来住吧!。”

    上官婉儿一怔,住在外宅已经是破格,如何再住到公主家里去,她随即摇头道:“公主,这不合适。”

    太平公主唬住脸,严肃道,“我说合适!我的公主府还缺一个长史,就由婉儿你来兼任。”

    说完,太平公主觉得此法甚秒!

    一来,可以把婉儿牢牢绑在自己这边,她的公主府长史合该由一个宰相兼任。

    二来,婉儿主持修文馆,自有识人之才,可辅她选人用人。

    三来,可以挡掉一些绯闻谣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