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古人直播武则天登基》 50-60(第10/15页)
仔细,她虽身处高位,但这权势摇摇欲坠,被说成政治墙头草,罢了……
至于命运么,本来就不可操控,她已经比许多人得到更多了。
巾帼宰相的称呼,千年难有一个,她获得了,此生无憾。
【在上官婉儿官复婕妤的同年,史书写道:太平、安乐公主各树朋党,更相谮毁,上患之。
回去的上官婉儿直接选择站在了太平公主一方,上官婉儿站队太平公主,这简直太正常了。
首先,李显一家不是全权信任上官婉儿。景龙政变时,上官婉儿面对李重俊的追捕,说了这么一句话:观其此意,即当次索皇后以及大家。
简而言之:李重俊杀了我,肯定会再杀了你们。我活不了,你们可能也活不了。
这句话已经带点威胁的性质了,要求李显韦皇后必须保住她。
说明,李显当时面对李重俊政变的第一想法不是镇压,可能是把上官婉儿交出去。
一边是可能会把自己推出去送死的李显一家,一边是交情甚密的太平公主,不选太平公主选谁?
而且两人可能还一起参与过神龙政变,算是再度合作了。】
高宗年间,上官仪看着苍穹,心里苦涩:“被君王背刺是上官家的宿命吗?”
臣子的命就不是命吗?
中宗年间,太平公主嘴角隐隐含笑,世人皆误会婉儿游走在几方势力中,其实婉儿从来都是她的人。
她含笑看向上官婉儿,“天幕是个明白人。”
【上官婉儿站队支持太平公主,让红妆时代这四个人分成了两派,互相争斗。这段史事也被人拿出来说道,几人作为女性却内斗,而不是团结,被别人逐个击破,实属咎由自取。
但是,武则天去世后的女性参政环境真的很好吗?
武则天打开了女性参政大门的一道门缝,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过于着急的行为可能会再次关上这扇大门,她们为自己争取没有错,可太心急了。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阻止她们的行为不能说好,但也不能苛责,站在自保的角度,情有可原。
韦皇后封了一个陇西夫人,欲分上官婉儿权。
冉祖雍是武三思走狗,在武三思死后,应是依附了安乐公主和韦皇后,和宗楚客一起构陷太平公主和李旦参与了李重俊谋反,欲连坐二人。】
唐中宗时
韦皇后默然无言,她怎么能不着急,则天陛下能活八十二岁,她又不知道自己能活多少岁,当然要加快脚步了。
他们既然能接受武曌登基,为什么不能接受她登基呢?
看着天幕,安乐公主似乎有些茫然,阿武子尚为天子,天子女有不可乎?这是她常挂在口边的一句话。
但细想,这句话对吗?她的祖母能够登基,难道是因为身份吗?
纵然有太后身份加持,群臣接受她登基也有几分是信任她的执政能力吧?在那之前,祖母已经二圣临朝多年,她有自己的朝堂势力,有自己的政治理念,这或许才是祖母能登基的最大原因。
安乐公主闭眼回忆自己的行为,片刻后长叹,她确实心急了。
上官婉儿心烦意乱,对着天幕做笔记的速度越来越快,写下的字迹* 越发潦草,女性参政环境好不好她太清楚了,她这么多年没拿到一个外朝官职就够说明了。
修文馆馆主又如何?独掌诏书又如何?她还是只能有一个昭容的名号。
更让她烦恼的是天幕略带理解的语气,为什么呢?难道天幕所在的后世没有改变吗?女性得到权力的路依然很难吗?女性和男性还是没有一样的机会吗?
“逐个击破,咎由自取,”太平公主跟着天幕念出这句话,心底微颤,这是天幕的提醒吗?
其她三人闻言,头脑轰鸣一声,都生出共识:当下必须摒弃前嫌,一起合作,否则仍会重蹈覆辙。
天幕说的对,则天陛下去世后的环境没有她们眼中看到的好,合作才是正解。
【强大如武则天,在去世前,也无奈留下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
而没有武则天的庇护,上官婉儿面对朝臣,真的有那么容易吗?
这种庇护不是特指某种保护行为,而是武则天只要活着,坐在那个皇位上,就是一种威慑。她就是八十多了,变成武奶奶了,头发全白了,牙都掉光了,不理政事了,也仍然是一种象征。
当武则天死后,上官婉儿会不会发现,原来那些大臣们并没有认同女人。
没有武则天顶在前面,没有武则天的手段压制,曾经碍于女帝威严的人,会如何看待上官婉儿一个巾帼宰相呢?
往深了说,武则天登基,真的让当时的人接受了女人也能参政掌权这件事吗?】
武周
武曌陷入沉思。她也想问,他们是真的接受女帝吗?是不是早就在心里想着,她年龄这么大,说不定哪天就羽化登仙了,然后敲锣打鼓的恢复李唐。
她的登基之路不简单,几乎无人可以复制,当皇后协理政事三十年,当皇太后摄政七年。
朝臣有多半都是她提拔,不少人的富贵都是她给的,所以她让这些人能为她所用,支持她登基。
不听话的诸如裴炎、徐敬业等反对派,她必须下狠心打击。
她还用过民告官的铜匦监察百官。
但好像还是有人不服,等她死后,某些人就会原形毕露吧!
不,按照历史,还没等她死呢,张柬之等人就急不可耐的发动了政变。
武曌身后的女官们也在思考,尤其是库狄氏、裴氏等人,她们能走出宅院,参决政事,全赖于陛下。
若是陛下不在了,她们也就无用武之地了。
不是女帝,怎么会需要这么多女官呢?
西汉
吕雉思索着天幕上的这段话,心中颇是愤慨。
他们怎么可能会接受,当初她不过是封几个女侯,就有人跳出来反对。
多少年了,占据利益的一方,怎么会舍得放下利益,不仅舍不得,还总是想方设法的合理化这种不对等。
可是,男子能做的,女子也能做,但她们总是被男尊女卑的枷锁禁锢。他们堵住了路,却说是女子本弱。
想到此处,吕雉打开天幕商城看了一眼自己的贡献点和余额,“没关系,就从我这里改变吧。”
东汉
听见天幕所言,邓绥心中不喜不忧,千年的思想观念已经固化在人们心中,哪是武则天一个人登基就能改变的。
但对于大汉的未来,她早已从天幕商城中得来的《汉书》窥见一角,六后临朝,大有可为。
天幕的出现已经改变了局势,如今天下多灾,正需要来自天幕商城的良种,她只需要稍加引导,就能让百姓对天幕所言全然信任,改变观念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世家豪族,那些贵女们早有所动作,窦家的两姐妹开办了女私学,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