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夫郎弱小可怜但能吃》 100-110(第3/18页)

锦。

    他一下子想到高阳丢失的姐儿,事后暗中命人去调查阿锦身世与年岁,一一对应, 愈发觉得是同一个人的可能性颇大。

    在确认至少有六七分的可能性后, 他才把这消息通过秦夏, 递到高阳的面前。

    相认之日很快到来。

    由于薛齐强犯阿锦未遂, 将人失手重伤一案, 已经得了那日同在屋内的两个侍妾的供词。

    阿锦既是苦主,又神志不清,结案后就被送往了城内慈济院暂时安置。

    大家发现, 只要不在她面前提及薛家人和薛家事, 她就会默默干活, 和常人无异。

    慈济院的管事婆子也颇为喜她, 打算日后就留她在这里做事,饿不着,也不会受欺负。

    她只是没想到,阿锦还有亲人。

    由于是上官的吩咐,婆子不敢怠慢。

    秦夏和高阳到之前, 她就遣了人去帮阿锦梳洗更衣,安顿在一间屋中等候。

    等来人到了眼前,她暗中觑着高阳的眉眼, 都说姐儿像爹, 和阿锦相比, 还真看出几分相似来。

    进门后,父女相见, 高阳一看那胎记,就断定阿锦是他家菡姐儿。

    “绝不会错!”

    他激动地嘴唇都在发抖, 又怕吓到孩子,只得在一旁坐下,絮絮叨叨说起童年旧事。

    说着说着,阿锦,或者该叫做高家菡姐儿了,仿佛真的想起什么似的,扭头看向高阳,缓缓叫了一声“爹”。

    经年失散,谁能想到此生还有再见之时?

    见菡姐儿连齐南县家里的葡萄架子都记得,高阳又惊又喜,同时隐约意识到,他的女儿或许从未疯傻过!

    在场众人,包括慈济院的婆子和秦夏在内,其实也都看出了端倪,却都默契地没有开口。

    那种情形下,菡姐儿装疯,显然是为了自保,现在薛齐伏诛,亲人相认,柳暗花明,过去的真相如何,反倒不重要了。

    高阳谢过慈济院的婆子,领着菡姐儿回了和光楼。

    后院四间后罩房,高阳住了一间小的,黄家兄弟合住一间大的,正好还有空余,洒扫收拾一番,菡姐儿就暂且住下。

    秦夏念他们父女情深,给高阳预支了月钱,让他好给菡姐儿买些东西。

    虞九阙得知阿锦的真实身份,当真是齐南县高菡后,也让徐妈妈在府库里寻些姐儿能用的料子头面送去。

    “所以他们父女接下来有何打算,可给家中送了信?”

    晚间,秦夏和虞九阙在房内桌边吃桃子。

    桃子新熟,庄子很快就挑了品相好的送来,一共两个品种,一样是脆桃,一样是软桃。

    秦夏爱吃脆的,虞九阙偏爱软的。

    两人各吃各的,也是一派和谐。

    “虽说高阳先前进京是为了寻女,但现下已经同我表明,打算在和光楼长久干下去。这边走不开,他也不欲让我为难,故而在家信中写明,让他夫人带着儿子进京探亲。过后,只看高菡是想要随母回乡,还是随父留在京中。”

    虞九阙用小勺挖下一块蜜桃桃肉,送进嘴里,桃汁清润,勾得他舔了舔唇。

    “这般安排倒是妥当,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你得了这么个得力的掌厨,日后也不必成日里被拴在灶台旁。”

    秦夏的桃子吃完,虞九阙的碗中还剩不少。

    小哥儿慢吞吞地吃着,整个人都好似散发着甜呼呼的味道。

    最近前朝也好,后宫也好,都说督公看起来面善许多。

    虽然该使的手腕一点没少,照旧可以两句话吓得人帽翅哆嗦,但总归看上去少了一些锋利的棱角。

    殊不知督公的性子完全是磨出来的,每晚睡前他都会燃香抄两页心经,为未出世的孩子祈福。

    理由是他乃玩弄权术之辈,归根结底,算不得什么好人,只能借此消一消罪业。

    这是一个求心安的过程,秦夏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每到这时候,就取一根笔一叠纸,陪他一起度过。

    写得多了,也有了意外之喜。

    比如他的一手毛笔字……

    总算是不那么难看了。

    ——

    六月入伏,骄阳似火。

    和酷暑一起“沸腾”的,还有和光楼的热辣火锅。

    来此的食客,大汗淋漓地吃着牛油辣椒锅底,都觉得自己好像中了邪一样。

    这样的天气,为何不能去吃些凉爽之物,偏偏好这一口?还总是一吃就再也停不下来。

    由此导致,整个南城医馆的败火草药都跟着供不应求。

    离和光楼最近的药铺果断发现商机,在门前支起桌子售卖“古方凉茶”,秦夏注意到不少食客吃完火锅,路过药铺,都会买一包提着回家煮。

    不得不说,这大概也算是一种为美食“赴汤蹈火”的行为了。

    ……

    时节既到,莲花白虽还未酿出,秦夏却可借着荷塘之便,在京中复刻曾火遍齐南,名为“八仙过海”的什锦冰碗。

    为此,他专门请来画匠,画了一幅“八仙过海图”,再巧妙地将什锦冰碗的存在融合其中,呈现出的效果,大抵就是八仙坐在冰碗上过海。

    钟汉离的芭蕉扇成了荷叶,铁拐李不抱葫芦改抱藕节,张果老骑着一只菱角,蓝采和的篮子里,鲜花鲜果换成了鸡头米……

    就连头戴莲花冠的何仙姑,一对耳铛都换成了红樱桃。

    他定的是大尺幅的图画,完工后装裱,直接用木架支在酒楼门外,过往行人皆可见。

    上回那位爱吃鱼的顾老先生又来了,只不过这回是独自一人。

    他在门前对着“八仙坐冰碗”的图看了良久,最后捋着一把美髯,笑着进门。

    在他看来,这和光楼的掌柜属实是个妙人。

    落座后点菜,邱川为其推荐了酒楼新品——鳗鱼饭。

    “暑夏食鳗赛参茸”,夏日鳗鱼肥美滋补,有着“水中人参”的美誉。

    盛京这边能买到的鳗鱼叫做白鳗,又称白鳝,在很多大雍人眼里,想必觉得鳗鱼就是大号的鳝鱼,二者“傻傻分不清楚”。

    不过没关系,厨子能分得清就足矣。

    想要供应酒楼与日俱增的食客,做一锅照烧鳗鱼,搭上米饭就能端盘上菜,绝对是个上佳选择。

    为此,和光楼的两个婆子,加上菡姐儿,今天一大早就已经在后院处理鳗鱼了。

    高家母子二人还未到京,高菡跟随父亲住在和光楼,只休整了一日,就挽起袖子开始帮两个婆子做事,秦夏要给工钱,她也不要。

    秦夏见她干活利落,遂觉她要是日后不回老家,留在这里当伙计,自己也愿意收留。

    就拿这杀鳗鱼来说,这东西滑溜细长,长得像蛇,不少年轻姐儿都打怵,高菡却是面不改色。

    把鳗鱼拍晕,手上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