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娇娘: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欢喜娇娘》 30-40(第16/19页)

大人物,要在济阳收网,捉拿逃走的要犯。

    文竹一听,心里已然放弃了九成。此前县令一直压着她的诉状,如今有上峰坐镇,更没空理会一介孤女的案子。

    王二虎赌赢了,文竹确实豁不出去。她还得用手头的银钱,好好为后半生打算,不能无止尽的投到这场官司里。

    就在这时,事情却发生了转机。

    据说那位大人物随意翻到了文竹的状纸,觉得蹊跷,敦促县令审案。

    县令立即升堂,让文竹跟王二虎当堂对质,不但让文竹把想说的话都说了,态度也恭敬了不少。

    文竹拿出娘亲留给她的酒方,王二虎却不认,声称江家的老方子当然是留给嫡子,现在由王二虎代管。

    “别看这酒坊现在出兑了,文笙特地叫我们别卖。等江福长大了,还要用这方子重振家业呢”王二虎说。

    江福就是王二虎的小孙子,名义上是江文笙过继的儿子。

    县令又犯了难:“家业嘛,自古传男不传女……依本县看,一个没出嫁的姑娘,真要分家产,分些田产现银也就算了。就算把酒坊给你,一个女人家,自己也撑不起来……”

    旁敲侧击的,是文竹分些其他财产,就此让步的意思。

    只是,王二虎一心要全吞,文竹拿着真正的酒方,对县令的折中法子,两边都不肯从。

    县令脸上有点挂不住:“那你们说怎么办?那江家酒坊都兑出去十来年了,谁还记得当年卖的什么酒?神仙来了也辨不出哪份方子是真,哪份是假呀!”

    “呵——”

    屏风后面,传出一声轻笑。

    声音很低,文竹却发现,县令立刻收敛了怒气,换上一副小心讨好的面容。

    “怎么辨不出?神仙来不了,凡人却都长了舌头。让他们按照配方,各自酿一坛酒,还怕比不出高下么?”

    “那不行!”王二虎当即反对,“酿酒少说几个月,三五载不算长。这要怎么比?”

    文竹却说:“可以比。江家酒坊不止卖烈酒,也做甜酒,凉浆,过路的行人都喜欢来上一碗。我娘说,薄利多销,不比招牌上几种名酒赚的少,所以也用心改良过方子。这两样,不到十天就能酿成。”

    “呵呵,”屏风后的人又笑,“这不就解决了。”

    不等县令发话,那人便说:“很多年没喝过凉浆了……就比这个吧。十天时间,各自在指定的场所酿造,酒坛由官兵保管。需要什么用料,一并从官府领取,不得擅自带入。三月三那天,在县衙前开坛,请全县父老品鉴,分出优劣。”

    文竹几乎不敢相信这等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同时,她只是有娘亲留下的方子,对酿酒见得多,却没亲自上手酿过,便越发谨慎不敢出差错,每个步骤都反复锤炼,一丝一毫也不敢偏离配方,忙的吃不下睡不着。

    终于,到了加最后一味辅料的时刻。

    文竹做完,小心地从坛子里舀出一勺,抿了一口,细细品尝。

    后天就是三月三,成败在此一举了。

    **

    宝缨和叶怀钦赶到济阳时,已经进入三月了。

    万物生长,春光怡人,更让人欢喜的是,济阳城入城盘查很松,守卫只扫了一眼叶怀钦伪造的路引,随口问了几句,就把二人放进城了。

    按照惯例,叶怀钦首先出去打探消息。

    回到邸店,他的神情有些古怪:“你的那个朋友,是江家酒坊的江文竹?她现在是济阳城的大名人。”

    39  ? 〇三九

    ◎程宝缨,别跑◎

    “我找人打听过了, 今天是三月三,济阳城里要办一场酿酒的比试,邀全县父老乡亲到现场作见证, 所以城门大开。听说能不花钱喝酒,附近嗜酒的乡民都在今早往城里挤, 咱们可以混在人群当中, 进城买药换银两……”

    杨会说着说着, 发现妹妹神情恍惚、目光空洞,似乎并没听进去, 声音便也降了下去,到最后几乎是自言自语了。

    近几天来, 杨灵韵有一半的时间都是这幅神志不清的样子,清醒的那一半时间里, 又总是在哭。

    杨会起先还劝慰几句,见劝不好, 后来也放弃了。

    杨家当权多年,根基深厚,对危难不是没做过准备,若不是皇帝之前伪装的太好, 借大喜的日子设下陷阱太过突然, 杨家本不至于被一网打尽, 只有他们二人逃出。

    杨会每时每刻都被这个念头折磨着,再加上逃亡艰辛,一个月来,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现在, 连他自己也快撑不住了, 倒宁愿能像杨灵韵那样无知无觉。

    可事到如今, 说什么都晚了。一个不慎便会丧失性命,杨灵韵不顶事,便只有他自己勉力支撑。

    其实一个多月前,刚离开京城时,境况还没这么惨。于敏之帮他们兄妹逃出杨府,离开京城。出了城门,于敏之把二人交给杨府豢养的死士,自己却往另一个方向走,引开追兵。

    死士们护卫着杨会兄妹,一路向东,只在事先备好的地点落脚,本打算在即墨登船出海,逃离大夏疆土。

    起先虽然惊恐狼狈,却还算顺利,直到五天前,在泰山脚下突生变故。

    那时,离开京城的十二名护卫已经折损了大半,人马劳顿,连饱经考验的死士都面露为难,杨会和杨灵韵更是疲惫不堪,只想找个地方饱食一餐,睡到天亮。

    于是,当死士回报,前方有貌似官兵的人出没,落脚点可能不安全,恐怕要连夜奔赴下一个地点时,杨灵韵首先受不住了,大哭不停,无论如何都不肯再赶路。

    众人正一筹莫展时,杨会倒是想出了个主意——他有个老熟人马瑞,在泰安乡下的庄子居住,或许可以投奔马瑞那里,借宿一晚。

    几个死士有些犹豫,杨会却很放心。

    说起来马瑞还算门亲戚,是他一个小妾的哥哥。当初马瑞兄妹都被卖进了京城的烟花之地,杨会看上了马氏,把马氏抬成妾室,还大方地给马瑞也赎了身。后面杨会一直把马瑞留在身边,经常随手赏下财物,很是照拂。

    前几年马氏病死了,杨会不但厚葬了马氏,还利用自己的关系给马瑞置办了一处产业,让他娶妻生子。

    马瑞辞行前哭的眼泪鼻涕一把抓,连连称杨会是他再生父母,说如果以后有用到他马瑞的地方,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那么,只是安静地借宿一晚,天不亮就走,只要不声张,根本不会被外人发现……有什么不行呢?

    死士们有点犹豫,但架不住杨会兄妹一再要求,几人终是往马瑞的庄子去了。

    到了庄子,果然受到马瑞的热情欢迎,让他们住进僻静的小院,奉上酒肉,还准备了第二天上路的马匹、衣装。

    那一刻,杨会还觉得自己挺有本事的,虽然官场上没什么建树,却交下了几个真朋友。

    谁知马会早就起了歹心,偷偷将一行人的消息报给了官府。

    亏得死士警戒,偷偷吐了马瑞给的酒水,也亏得当地县令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