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30-3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330-340(第3/18页)

得住风吹,只怕要醉的更厉害了——

    于是她起身挪走了案桌,空出来一整张罗汉榻,而整个过程她动作都很轻,因皇帝一直扯了她的鹤氅未放手,她怕把陛下扯倒。

    大约是见她没回答,皇帝又问了一句:“吃黄鱼饭吧好不好?”

    姜握笑道:“好。陛下睡一觉吧。明天早上起来,就能吃到了。”

    她扶着皇帝躺下来,榻上只有两方瓷枕,姜握一向是不习惯的,也就直接没用。

    圣神皇帝迷迷糊糊间,还随口笑了一句:“这回,终于不是你醉了,卧于朕膝了。”

    只是语气已经含糊,而说完后,很快就闭上眼睡着了。

    姜握估计,明天早上陛下自己都会想不起最后这段了。

    待皇帝的呼吸平缓绵长起来,姜握才尽量小幅度地动了动身体,伸手推开了一点窗户,声音小的,让她觉得自己特别像打暗号的贼:“严公公。”

    一直在门外守着的严承财,脸皱成了一个苦瓜果,终于见大司徒叫他进去,连忙进门。

    然而……

    听完姜握的话,严承财头摇的像是个拨浪鼓:“大司徒,陛下吩咐过许多回,火盆是不能进来的——别说这间屋不能生明火,便是周围的屋也不能。”

    “连陛下每回过来,都是用玻璃灯。”

    毕竟此时房舍还全是木制,冬日宫中上头是灯,下头是火的,确实是很容易走水(失火)。

    姜握蹙眉:“但天这么冷,陛下要这么睡一夜,必是要冻病的。”

    严承财看着满屋字画,想到陛下的严令禁止,陷入了纠结。

    姜握却不愿等他纠结下去,直接‘不讲武德’道:“严公公,咱们也是多年老友了,但……你再不令人搬熏笼火炉来,明儿我就告你的状。”

    严承财:……

    那还是去吧!毕竟明儿陛下见了明火生气,他还是可以往大司徒身上推的,可以声泪俱下道‘大司徒逼我干的’。

    但要是被大司徒告状,他往谁身上推也没用了。

    拨完内心小算盘的严公公,很快搬了火炉和熏笼来。

    姜握在熏笼上烤了烤手。待手恢复正常温度后,才去贴着试了试陛下的额头与脸颊,生怕陛下已经发起烧来,而她却不知。

    好在,陛下只是睡着了,并没有作烧。

    姜握端起杯盏,喝了一口方才顺便要来的浓茶。

    今夜她还是不要睡了。

    屋内一片寂静,唯有摆在案上的玻璃灯,散发着一团柔和的光芒,映着这屋内的诸多字画旧物。

    方才之事发生的太快,姜握的思绪都在如何回答皇帝,如何安慰皇帝的心境上面。

    如今一切骤然安静下来。

    姜握环顾此屋中桩桩件件的旧物。

    忽然想到了一件事——

    如果陛下早就在琢磨她的来历,并且认为她是在‘历劫’,甚至历劫后就会离开,那么在她提出的一件件改革之事,陛下是抱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支持的呢?

    她摇了摇头,有些后悔:或许她该早点告诉陛下,她会留下来的。

    *

    “姨母会留下来吗?”

    姜握此时还不知,就在她与皇帝说起此事的这个黄昏,曜初来到了鸿胪寺。

    “姨父近来总在鸿胪寺,又是教学生又是谈商路,难道没有发现姨母状态不对吗?”

    曜初几l乎是开门见山。

    崔朝闻言神色却不动,沉默半晌后,却只道:“她近来很欢喜。”

    曜初不肯接受这个答案,她近乎于逼问道“姨父不会害怕吗?”

    “不会怕,回到家后再也见不到姨母吗?”

    崔朝垂眸,在黄昏的灯烛下,鬓边白发如银丝。

    他如何感觉不到呢?

    只是当年在滕王阁上,他想要拉住她,这一回却不想也不愿了。他经过了先帝的过世。

    若她能够不经历这些,岂非也很好。

    尤其是……

    崔朝想起了她封大司徒的那一日。

    那是端午前的炎炎夏日,他正在往门上悬挂艾草。

    转头看到姜握在望着他,是很担忧的神色,手里还拎着给他的药。后来,夕阳落下去,院中渐渐蕴起凉意。两人就坐在院中,边饮凉茶边闲谈。

    就是那天,崔朝感觉到,她有些变了。

    于是他问道:“你今天,遇到了什么意外之喜吗?”不用多说,他们彼此都明白,他说是意外之喜,指的自然不是什么尚书左仆射和大司徒的官位。

    她颔首应是,笑容如释重负。

    虽然姜握当时没有明说,但崔朝忽然就猜到了,哪怕没有任何的证据,可他就是觉得:让她这么如释重负的,应该是她终于……自由了。

    何为自由?他想起了他们交换过的‘遗书’。

    想必是她可以不用怕‘命去不自由’。

    真好。

    之后崔朝便从先帝过世的伤心中渐渐走了出来:挚友已逝,但知道这世上,他至为在乎的另外一个人,能够免于病痛的折磨,能够决定自己的去留,便足以让他欣慰了。

    崔朝望着眼前的安定公主。

    “公主,你幼年长在姜府。她与你讲过‘异乡人’的故事吧。”

    曜初默然。

    幼年时,她为这些故事迷惑过:姨母为什么讲那么多异乡人?明明她生于长安,长于宫廷,京城就是她的故乡。

    后来,曜初觉得,姨母故事里那么多异乡人,大概就是为着,姨母作为女子,在这朝堂之上是‘异乡人’吧。

    为此她还问过‘姨母是不是觉得很孤独’?

    那一日,是她第一次见到姨母落泪,且是泪落如雨。以至于曜初整个人都惊怔住了,手忙脚乱去擦。

    也是从那时起,姨母就极少再唤安安,便都是曜初了。

    崔朝的声音轻轻响起:“所以,公主不是明白吗?”

    他望着天边层层叠叠的黄昏暮云。

    曜初不知道是不是看错了,夕照中,似乎有泪光一闪而过一样。但她在凝神去看,就发现崔朝的神色,一如既往的温和平静。

    崔朝是想起了过去这些年。

    他们两人都在朝为官,但姜握走过一处,会有一处的朋友。

    而他并没有。

    鸿胪寺于他,也不过是一份擅长的公务。

    甚至,他最喜欢鸿胪寺的地方,便是接触的人不需要总见面,多是异国他乡的使节,按照礼数客气应酬往来就是。

    多的是见了一次,此生都不会再见的人。

    彼此无涉无碍就好。

    他只想平平静静过他自己的生活。

    崔朝想,他们很多地方很像,但最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