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 50-60(第12/24页)

内就行。

    武拂衣带上胤禛,低调地来了松江府。

    既然萌生出了去东瀛看看的想法,在获得皇上的出行批准之前,要尽早做好硬件准备。

    比如一艘足够安全的船只去哪里找?

    朝廷也许有船,但不拆开来亲眼瞧瞧船只内部构造,不动手自己开一番,真是不能放心的。

    不久,发现老九大摇大摆地跟来了。

    胤禟说是不想留在江宁,怕人在曹家坐,祸从天上来。

    他先去苏州见了吉旺财,解决了冒名顶替的误会。然后心里琢磨着不如去找四哥,说不定还有好玩的事。

    武拂衣想着胤禟来都来了就给他找点事做,也不能让他平白蹭吃蹭喝,问了他对海船有兴趣吗?

    胤禟回答不上来。

    虽与西洋人做生意,但皇子无诏不得离京,他没见过真正的海船实物。至多瞧过几幅画,也谈不上是否有兴趣。

    随即,就听四哥提议,既然都来了海边,走过路过也别错过,不如买一艘海船来玩玩。

    那就买!

    胤禟买了船,准备开始玩耍。

    但这种玩法和他想象的差距甚大。他以为是开船出去转一圈,没想到居然是把船给拆了。

    四哥还鼓励他,这船拆了才最能值回本钱,因为相信他能够造成更好的船。

    那就拆!

    一时间仿佛被打了鸡血上头。

    胤禟也不知道四哥怎么那么会说话,好似非常相信他这个九弟。

    只要现在两人拆了这一艘海船,将来一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能造出世上最先进的海船来。

    于是,胤禔、胤禩在拉拢官员时,他们在拆船;胤礻我在胡吃海喝时,他们还是在拆船。

    一个月过去,胤禟瞧着一地堆积如山的零件,终于缓缓清醒回神。

    虽然他挺喜欢创造发明的,但没有搞过船。所谓的他能创造大清第一海船,真不是四哥画的大饼?

    最关键,这一地零件都是钱啊!

    他把白花花的银子给拆了。论败家,还是四哥厉害!

    武拂衣对胤禟和善地笑了笑,感谢九阿哥大方入股资助,她得以描绘详细海船构造图一份。咦?胤禟的神色不太对,像是清醒过来了,快点再罐一壶新迷汤。

    武拂衣笑着说,“九弟啊,你对东瀛感兴趣吗?”

    胤禟顿时僵住了。

    不是吧?上回四哥问他对海船是否感兴趣,然后就一起拆了一艘船。这一次呢?问他对东瀛是不是感兴趣。

    胤禟脱口而出,“四哥,难道你想把东瀛也给拆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根据袁枚的《随园诗话》,其中记载了陈鹏年的《重游虎丘》的诗二首,完整版如下。

    “雪艇松龛阅岁时,廿年踪迹鸟鱼知。春风再扫生公石,落照仍衔短薄祠。雨后万松全逻匝,云中双塔半迷离。夕佳亭上凭阑处,红叶空山绕梦思。”

    “尘鞅删余半晌闲,青鞋布袜也看山。离宫路出云霄上,法驾春留紫翠间。代谢已怜金气尽,再来偏笑石头顽。楝花风后游人歇,一任鸥盟数往还。”

    ——

    袁枚《随园诗话》、 陈康祺《郎潜纪闻》、徐珂《清稗类钞》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等等,都记载了陈鹏年的诗案。

    历史上,康熙四十八年陈鹏年得罪了上司,两江总督噶礼以这两首诗诬对其进行构陷,并其革职下狱。

    此事传入京城,康熙表明不予采信,说是“诗人讽咏,各有寄托,岂可有意罗织,以入人罪?”,随即否决噶礼对陈鹏年的处罚,并将陈调入京城编书。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武拂衣以胤禛一个月的荤菜做担保, 在询问老九对东瀛有没有兴趣时,她的潜台词不包括把它给拆了。

    什么?让胤禛一直吃素食可以吗?

    回答是显而易见的,他能够做到虔心茹素一段时间。

    换句话, 拆一拆东瀛也不是不行。

    武拂衣自认向来都不暴力, 本意也就是搞亿点点矿产而已。当下,先纠正了胤禟瞎说大实话的嘴瓢。

    “九弟, 你误会了。我想说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拆了一艘海船, 总不能白拆。拆了船知道它的构造, 也就到了真实体验的时候, 该坐着海船去东瀛转一圈。”

    “这样啊……”

    胤禟悄悄藏起隐秘的失落,还以为四哥要搞一把惊天动地的事。

    转念一想也明白不切实际。

    哪怕红衣大炮能炸开城门, 但没有听过有什么利器能将一个岛屿拆得四分五裂。

    四哥是人, 又不是呼风唤雨的神。

    胤禟很快把小失落抛之脑后,乘坐海船去东瀛逛一圈也不错。

    放在一个月之前,他不会有如此强烈出门放风冲动, 但是辛辛苦苦拆了许久的海船, 要不多做点什么总觉得亏本了。

    摆到面前的问题,凭什么让康熙允许他们出东洋?

    胤禟迅速思考起来,大清能够立即开采的铜矿与银矿都不算富足。

    东瀛实行锁国政策,往年与大清的交易设有限额,而且推出了信牌制。顾名思义,想要进行贸易就要获得德川幕府给的许可证。

    然而, 从秧参案来看所谓的严格规定也有漏洞的,哪里都有走私贸易。

    虽然索额图倒了,但那一条贸易线没必要废弃,可以由朝廷接受继续做下去。

    派谁去一探究竟?

    肯定是派生意经验丰富的。

    胤禟下意识抬头挺胸,觉得自己又能行了。

    比起八哥推荐他在江南查索额图的一笔烂账, 去东瀛坑一笔大的,那才能体现他的价值。

    武拂衣见状,大致推测出胤禟脑洞开到哪种程度。

    老九不是傻子,结合最近发生的事,他要是没有丝毫判断与联想力,那么一堆生意也不用做了。

    海船往东瀛跑了一趟,总得把路费给赚回来。

    而究竟是先想坐海船所以要赚回路费,还是先想赚钱所以去开了船,因果关系没必要分得清清楚楚。

    武拂衣却又给胤禟泼一小盆冷水,让他的脑子稍微降一下温度。老九愿意去东瀛转一圈固然不错,但别在没成事时就表现得太兴奋了。

    “听闻曹寅有意经营铜矿生意,他身在江南更知海贸诸事。如果汗阿玛需要几人出行东瀛,你说选熟不选生的可能性是否更大?”

    胤禟的靠谱度忽上忽下,他可别瞎嚷嚷。一日不正式出海,一日就有可能就被谁截胡了。

    武拂衣不介意由别人主导出海事宜,只要让她上船就行。等到了海上,那就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

    但必须考虑某些人阻拦雍郡王上船。原因能是各种各样的,一来怕海上风险,二来是怕利益受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