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 25-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历史直播]》 25-30(第4/11页)

取糯米和蜂蜜混合酿造,再藏于瓮中窖藏,待到取出来的时候,满室飘香,是为“东坡蜜酒”。

    吃一口肉,喝一口酒,吃饱喝足泡个澡倒头就睡,苏轼觉得比起弟弟在朝中诸事缠身,自己快乐的好似神仙。

    【123:老苏这一路走来,写诗搞厨艺,愣是一样都没忘啊!】

    【丐帮帮主:而且杭州政绩搞得也不错,害!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猪肘子的差距都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自来以迷人的风光引文人墨客驻足流连。苏轼这种爱吃爱玩的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处风景。

    四月春盛,当年白居易在西湖旁留下“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名句,苏轼当然要去赏一赏这湖畔繁花。

    同伴邀约,宾客尽欢,苏轼提笔写下“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来赞颂西湖风光。

    恰逢飘雪,西湖周边被一层浅白覆盖,苏轼提着温热的酒壶,踏雪走过溪桥,眼见西湖湖水未冻,泛舟游湖赏雪又是一番乐事。

    只是这样的好日子并未持续多久,自他上任以来,杭州地区灾害频发,先前的旱灾还未缓过去,一场水灾又将周边淹了大半。

    苏轼忙于治灾时,弟弟苏辙也是在京中一路高升。

    【大家在网上所津津乐道的,苏辙为了捞哥哥一路坐上了宰相,其实是一种误读。因为苏家兄弟两个在仕途上向来是共进退的,此次苏辙在京中被提拔为了尚书右丞,位列辅政之臣之前,曾接连递交了四封折子,祈求太后让自己离开京城避避风头。小苏在上书中还说了一个很可爱的理由:“我不想比我哥官位高,我哥不能回到京城得冲我喊大人。”】

    【123:而且以苏轼的性格,他估计能天天在小苏面前故意喊苏大人。】

    【太后此次召苏轼回京,朝中已经有了不少风言风语,有人传言太后是想把苏轼也召回来辅政,这样苏家一下子就会出现两门宰相。这样的消息可把和苏轼不合的人急坏了,有人直接去跟太后说苏辙为人刚强好胜,是第二个王安石,朝中有一个苏辙已经够了,不能再把苏轼喊回来。】

    【喵呜:嘤,小苏风评被害,怎么就刚强好胜了,那可是低调内敛的小苏】

    【丐帮帮主:真是服了这些人,苏轼压根就不想回京,估计是太后又压不住他们了,才把老苏调回来打压。】

    天幕上的苏轼在收到敕命后眉头紧锁,虽然自己接连拒绝,但太后也是意志坚决。

    苏轼说自己在治水患,太后说我派了人去顶替你。

    苏轼说我要去拜访元老张方平,太后说拜三日足够了吧。

    拖来拖去,苏轼还是不得不进京。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苏轼与老朋友钱穆父在途中相遇,想起距离二人上次相见已经时隔三年,现在又要各奔东西,苏轼提笔写下了一首《临江仙。》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老朋友啊,我和你已经三年没见了,在这红尘俗世各自奔波,可是我们重逢时欢笑,依旧让人感到像春天一样温暖。

    【做苏轼的朋友一定是一件很治愈的事情,当你为了赶路灰头土脸地与他相逢,他将仕途生活上的一地鸡毛一笑带过,反而拉着你的手说和你相聚就像春天一样温暖。如果我是钱穆父,一定是疲惫尽扫,倍感贴心。】

    “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必在分别的时候感到悲伤,这人生啊就像一座巨大的客栈,我们也不是其中短暂居住的行人罢了。

    【苏轼这人总能在别人情绪低落时乐呵呵地安慰,放眼天地,所有人不过是过客匆匆来这人世走一遭,这样一看我们的悲欢离合都是小事,根本不值得伤感。】

    天幕中,钱穆父反复品味了一下最后一句词的哲理,虚心请教:“敢问子瞻,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么高妙的见解的?”

    苏轼喝光酒杯里的最后一口酒,微笑:“你跟我一样多被贬几次就知道了!”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起了老苏,你接下来还得被贬

    注1:苏轼受太后诏对,参考《苏轼年谱》

    注2:苏轼任杭州救灾治理西湖,参考《宋史·苏轼传》

    注3:李清照评众多词人,选自【宋】李清照《词论》

    第26章 扶摇直上(四)

    【苏轼此次被召回京城,已经是五十四岁的年纪了,距离自己当年写下“老夫聊发少年狂”已经又过了将近二十载,不同于当年故作幽默感叹自己衰老,如今的他是真正的身心俱疲。】

    马困路长,苏轼背着包袱站在开封府城门前,看农家小儿吆喝着驴车,一路将木炭从城郊运送至城内锦绣成堆的人家,又见凉茶摊子上三五成群的文人坐着闲聊胡侃,汴河之上来往货运的船只络绎不绝人潮拥挤、商业繁荣,满眼盛景,想当初自己第一次来汴京跟个乡巴佬似的热血沸腾,如今却再也激动不起来。

    在返回京城的途中,苏轼一口气写了十几封折子,全部在求情太后让他回故乡眉州养老,最后把太后给看烦了,直言不要再上奏了,不会允许你走的。

    苏轼叹气摇头,只能无奈地换上官服,继续去皇宫里给哲宗上课。

    只是这次见到哲宗他却惊呆了,当年天真的小皇帝现在突然像换了个人,每次苏轼讲什么都一脸漠然不予认同,俨然一个进入青春叛逆期的问题少年。

    “官家可有什么不快?”苏轼小心翼翼地开口询问。

    哲宗不语,只是冷冷地看着眼前这位太傅,内心暗想:朕要恢复父亲的新法,朕要把你们这些和太后沆瀣一气的大臣全部贬下台!

    果不其然,第二日朝中便传来弟弟苏辙触怒官家的消息。

    原来是苏辙引用典故规劝皇帝,将先帝宋神宗和汉武帝作比较。哲宗听完直接暴怒:“汉武帝是什么东西,安能与我父相比?”

    此言一出,不止是天幕上侍奉在侧的群臣脸色大变,明意直播间的评论区也一下子沸腾起来。

    【123:滚滚滚,你是什么东西,在这里狗叫!】

    【丐帮帮主:苏轼你给我出来看看,这玩意儿是你教出来的?】

    【喵呜:不是吧,赵家小儿,你要不要看看你在说什么胡话?这就是你们赵家一怂怂一窝的原因吗?】

    天幕中的苏辙面不改色:“纵观历史,汉武帝算得上是一位功绩不容小觑的圣主。”

    宋哲宗的怒火蹭蹭上涨:“胡言乱语,一派胡言,你给朕滚出去!”

    苏辙看了一眼咆哮的小皇帝,没有多说什么,行礼退下。

    苏辙走后,范纯仁面色严肃,无视哲宗的怒气,开口道:“汉武帝颁发推恩令,提拔杰出人才,推均输法,北击匈奴,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圣主。官家,我朝的士大夫是来与您共治天下的,不是被您随意呵斥的奴仆!”

    范纯仁公正客观的名声自来被满朝称颂,哲宗知道自己要是连他一同怪罪,皇祖母定不会轻饶自己,这才讪讪地闭上了嘴。但是无所谓,老太婆总会死的,等到自己亲政,你们都等着!

    苏轼听闻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