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70-80(第9/26页)
,赵胜男和江志农如获至宝,天天捧着记录本跟麦田里的做对比。
徐清跟着卫大根做赤脚大夫,原本大队上的人瞧他年轻还不以为意,但等他瞧过几次病后,便态度陡转,亲热的不行。
·
又逢初一,宋满冬把红枣糕交给陈家明,给陆许山他们一人也留了一块儿。
大家正珍惜的品味着,远处传来呼喊声。
宋满冬看向姚娉婷。
其他人也看过去。
姚娉婷,“我这才听个声,能知道什么?”
她嘴上说着,飞快把红枣糕塞进嘴里,出门去看。
张大队长跟大队书记都走在一起,在他们旁边的是个皮肤很白的年轻男人。
姚娉婷抬头想了下,“前几日听婶子们好像提起来过,县领导要下大队督促生产,也不知道来咱们这儿的是哪位领导。”
嘀咕完,她又朝那边看去,“这么年轻啊?感觉跟咱们一般大。”
“看着还比咱们年轻呢。”赵胜男笑道。
经过秋收和连日来的上工,他们虽没有河东大队上的年轻人那么皮黑肤糙,但也个个生出劳作面貌,至少年长了几岁。
姚娉婷哼道,“等他住上几个月,也跟咱们差不多。”
“不过,现在也没活干了吧?”
宋满冬有一瞬间惊讶,不过又很快敛好神情。
这人她见过,正是胡唐两家捧着的宋县长。
当时也没多想,现在才知道,原来在东风公社,是准备来附近下乡驻村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巧,刚好在河东大队。
宋县长的到来,宋满冬原本也是没多在意的。
但隔天,河东大队上却又掀起了风波。
张大队长开了动员大会,号召大家报名修水渠。
宋县长也坐台上,念着稿子。
开大会时,无人响应,过后更是哀声一片。
赵胜男不解,“修水渠不是好事么?”
她大约也是听明白了的,河东大队修水渠目的有二,一是为了防洪防汛,而是为了引水灌溉。
这一是安全保障,二是造福后来,怎么听都没问题。
姚娉婷更不懂这事儿。
宋满冬也摇摇头,她在大队上住的那几年,倒是没这种事儿。
冬天都在休养生息。
一群人面面相觑,最后决定照着宋县长说的什么大寨,找报纸去了。
报纸上也尽是好消息,改梯田、修水利,粮食增产。
折腾了一圈,还是没弄明白,可她们跟大队上的人关系算是融洽,却没到托心的地步。
唯一还算能多说几句的张兴旺,如今已经忙的抓不住人了。
赵胜男揣着疑惑报了名。
傍晚就下了通知,喊到的人明日五点集合,一起前往修水渠的地方。
宋满冬没报名,可张兴旺来通知的时候,还叫她明天一起去,准备给大队上的人做饭。
赵胜男听的直皱眉,“这不是自愿么?怎么满冬也要去?”
张兴旺也没办法,“我爹说,咱们多去点儿人,早点儿修完还能回来过年,不然修的慢,到时候天冷地冻,又难干活,还耽搁着过不好年。”
“不止你们,基本上符合年龄的都通知到了。”
既然如此,宋满冬便也顺流,“去做饭我是没什么问题的。”
“不过这喂猪的活怎么办?还有修水渠的事儿你得跟我们讲清楚。”
张兴旺早就知道他们问题多,特意留在了最后一家来通知,先答了宋满冬喂猪的事情,“之后就是喜娟一个人喂了。”
“开始修水渠之后,工分重新调整,只有去修水渠是满工,包三餐,其他大队上的活都会降工分。”
宋满冬奇怪,“那听起来倒是好事儿。”
怎么大家都不见喜色?
张兴旺摇摇头,想着与其明天发现落差,不如早做准备,便同他们仔细讲了。
“这三餐基本上早晚窝窝头,中午是稀饭和窝窝头,再加一个炖菜,不比秋收的时候。
活很重,而且一修就是几个月。除非一口饭也吃不上,不然是不会盼着修水渠的。”
“至于工分,这跟钱不一样,钱是越多越好,工分多了,未必分的多。”
张兴旺是不想去修水渠的,可他爹是大队长,他或许要接任,因此他家做的表率,除了他娘照看孩子,几乎是全员都去。
赵胜男乐观的想着,“苦过现在,将来多的是甜头。”
张兴旺直摇头,“小麦还有盼头,这可没有,那水渠可不一定用得上。”
他这话算是含蓄了。
宋满冬第二日跟刘大姐汇合,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做饭,就听见有人也说起修水渠的事儿。
“我看那些领导就是没事儿找事儿!修什么水渠?咱们又用不上!
什么洪什么汛的?不就是发大水么?东风公社几十年就没淹过!
至于浇地,挑水浇地才几回,能费多大功夫?这水渠得修两个月。”
“这是不是就叫那个劳民伤财?”
“哪儿有劳民伤财?只劳民了!县里是一毛不拔。”
宋满冬没扭头,手上忙着捏窝窝头。
做饭的人也减少了,只她跟刘大姐,两人要做所有来挖水渠的人的饭。
好在这饭属实简单。
把玉米窝窝蒸上,再煮一锅汤。
早晚是这饭,午饭还有一锅白菜萝卜。
宋满冬煮着饭,等人陆陆续续都走开,才抬眼瞧了附近挂的红幅。
“学习大寨赶大寨,大寨红旗迎风摆”
“农业学大寨”
“愚公移山、战天斗地”
……
瞧着倒是比锅里的饭好吃。
第76章
◎举报。◎
宋满冬不停歇的蒸了两筐窝窝头, 才有坐下来喘息的时间。
这还是情况好的。
挖渠的人是一刻也没停,来来往往颇为壮观。
今年修的是东风渠,这一段往西是河西大队, 往东是河东大队。
两个大队从中间开始挖,依照张大队长的话,便是从这儿修到家门口, 今年的活儿就干完了。
坐在他们这临时搭建的棚子下, 还能遥遥的瞧见河西大队的人。
只是比起他们这边, 人似乎有些少。
刘大姐坐下来, 见她扭头看着,也瞧了眼, “河西大队每年都这样, 修渠的这些人都是要钱不要命的,不回家过年,干一整个冬天。”
“到了腊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