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70-80(第10/26页)

 那天能冻死人。”

    宋满冬听着有些奇怪,河东大队可是比河西大队还穷,怎么反倒说起别人了?

    刘大姐瞧出她的疑惑,随意道, “以前咱们大队就是这样, 都想来挣口饭吃, 一天也不歇。还有些干了活, 把饭留着带回去给家里人的。

    连着几个月,水渠还没修完,人先完了。去年大队上走了好几个人。”

    宋满冬反应了一下, 才听出这走的意思。

    也难怪怨气许多。

    她宽慰刘大姐, “今年咱们大队来的人多, 等天冷的时候也差不多能修完了。”

    刘大姐叹气,“只是觉得这水渠没必要修。咱们这边靠着河,就没怎么旱过,用不上水渠。”

    又问,“满冬,你们城里的人见识多,你说这水渠该不该修啊?”

    “我也不太懂这些。”宋满冬不好意思笑笑。

    她跟赵胜男想法相似,修水渠绝不是坏事,只是功不在当代。

    “你就是太谦虚了。”刘姐定论,“我可不觉得你比那些人差。”

    她用下巴点点宋县长的方向。

    这位宋县长穿着白衬衫,深蓝色的外套,干活热了,脱下外套,那一抹白便格格不入。

    宋满冬不大了解他,但还是知晓自己几斤几两的,“刘大姐,你太高看我了。”

    至于宋县长,她是不评判的。

    不过她还记得前些日子胡婶子托人给她捎的信,说的便是这位宋县长的事。

    讲上回的白切鸡其实是给他做的,又讲他从南方来,吃饭挑剔、口味清淡,只字不提砖厂食堂的事。

    宋满冬看过没放在心上,原以为不会有什么交集,没想到竟是这么快遇上了。

    但她也没打算凑上去奉承,只装作不认识。

    靠别人那路一眼就能望到尽头,还不如靠自己。

    忙碌间,哨声为号,已然到了吃饭的时候。

    宋满冬顾不得多想其他,站在竹筐前,和刘大姐一起给其他人打饭。

    张大队长邀请宋县长先来,人倒也不客气,端着饭盒就上前了。

    张大队长愣了下,才跟着过来,只觉得这宋县长跟其他的领导不太一样。

    宋满冬也顿了下,才把菜打进宋县长的饭盒。

    没想到这位挑剔至极的县长,竟也要同他们一样吃这些粗粮。

    宋县长和张大队长一走开,排队的人便急哄哄的把饭盒递过来挡住了宋满冬的视线。

    她好奇心也不重,便没继续瞧。

    给修渠的人打完饭,宋满冬也坐下来吃了一碗,吃的眉头直皱。

    实在是许久没吃过这么粗糙的饭食了。

    一日过去,回到家里。

    宋满冬跟赵胜男几人目光对上,不约而同的开口,“要不要再做点儿吃的?”

    “要要!”姚娉婷立马追着话喊。

    “我原以为之前大队食堂的饭就够凑合了,没想到还有更敷衍的。”

    今天两顿饭,一顿玉米窝窝,一顿红薯窝窝,即便是宋满冬来做,也叫人吃的心口噎着,想来明天也不会太好。

    宋满冬也不费劲儿整花样,麻利的给一人做了碗汤面,猪油划开做汤底,放上一个油汪汪的炸蛋。

    热乎乎的汤面下肚,才把人唤回了人间。

    宋满冬吃完,才说起来,“大队上给的是陈年粮食,又是大队集中磨出来的,面粗,味道本就差些,还好没有发霉的,不然那才叫雪上加霜。”

    姚娉婷吃惊,“发霉了也要吃?”

    “只能吃。”宋满冬如实道,“河东大队这情况,哪儿有挑的份儿?”

    姚娉婷立马双手合起,求起来各路神佛,“可千万别有发霉的粮食。”

    这一句话说着打了三个哈欠。

    赵胜男脸上也带着倦色,催促道,“洗漱一下早点儿睡吧,明天还得起大早过去。”

    一想到赶路,姚娉婷脸就苦了起来,困意都消散不少,“这也太远了。想到明天起来先走一个小时过去,我就睡不着了。”

    赵胜男询问起来,“要不然咱们也跟着大队上的人住桥洞?”

    桥洞离修水渠的地方近一些,按今天修的地方,约莫七八分就能走到。

    姚娉婷实在点不下头,“那边是大通铺也就算了,还是半露天的,蚊虫那么多,我可受不了。”

    赵胜男又看了看脑袋直点的方宛和江志农,“可天天这么来回赶路也不是办法。”

    大家都受不住。

    宋满冬是一定要回来的,她还得做馒头。

    想了想,便道,“明天问问大队长吧,看能不能用少一顿饭换晚点儿上工。

    大队上还有其他人也要赶回来的,总会出个章程。”

    姚娉婷一拍掌,“这个好!”

    “这饭我才吃两顿都难受的不行,要是天天吃,那真是不想活了。”

    赵胜男想着也是,“那明天一块儿问问。”

    说完见宋满冬又朝厨房去,惊讶起来,“满冬,你还要做馒头?”

    “你们先睡。”宋满冬怕她们要陪着,又说,“我之前也做这么多活,习惯了。”

    赵胜男欲言又止,卖馒头这毕竟是宋满冬自己的事儿,又涉及到买卖,她不好说太清楚。

    纠结了一番,还是回去睡了。

    宋满冬蒸完馒头已是深夜。

    月上中天,以至于来拿馒头的陈家明都有些迟疑,“要不馒头的事儿还是先停停吧,你身体累垮了可就不值。”

    “我现在还能坚持。”宋满冬没有逞强,她确实是打小活就干得多,一直早起晚睡。

    “再卖一段时间吧,等过半个月再看要不要停了这生意。

    水渠那边要两三个月,等三个月后,再重新做买卖,熟客都走光了。而且,难保修完水渠没别的事儿。”

    陈家明仔细瞧了她的脸色,才点点头,“那行吧。”

    “你坚持不住一定要说啊!”他还指望跟宋满冬多合作几年,要是能搞点儿大的买卖就更好。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宋满冬收拾着锅子,见他准备离开,又想起,“你不用回来修水渠?”

    陈家明说,“我还没跟大队长他们照面。”

    “没通知到我,我就当不知道,这水渠少我一个也不差。”

    他住在公社,每日只取馒头的时候往返,还是避开了大队上的人。

    张大队长就是有心找,也要费一番功夫。

    宋满冬瞧他的态度,对修水渠也是不大认同的。

    衡量过后,也就没多事儿劝陈家明。

    临别之前又托陈家明来时给她带块儿肉。

    目前这情况来看,她至少还要跟着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