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佛系重来2: 121. 青云路(16) 求收藏~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快穿之佛系重来2》 121. 青云路(16) 求收藏~(第1/2页)

    清音回到前院,就决定给小汪氏一个深刻的教训。

    不如就先拿汪家开刀吧。

    本来还想后面再收拾他们,既然送上门来,她又何须客气。

    汪家让林氏,让几代承安侯府寝食难安,那她就让汪家一门都不好过。

    九月的某日,汪家长子与李家庶子起了冲突,两方人马当街就打了起来。

    当时李家庶子带的人少,被汪家主仆十余人狠狠胖揍了一顿,听说伤得不轻。

    不过三日功夫,汪家长子就被人打断了双腿,扔在长街上。

    打人者毫不遮掩,打了人扔了人,嚣张得扬长而去。

    京兆尹的田大人是愁得不行,汪家不算什么,不过一个破落户。

    但汪家姻亲是真不少,不止有承安侯这样的结实姻亲。

    还有郡王、伯府这样的伪后台。

    要说这汪家也是了得,能生闺女,闺女还生得个个漂亮。

    因生得好,汪家可以说是广撒网,各种送女儿去给人做妾。

    还非大门大户不进,时日一久,可不就结下了无数关系。

    不过这关系到底不是多正经的,做人妾侍的,要是得宠,那娘家还能得几分看重,要是不得宠,就真是六亲不得认。

    只是汪家这么广撒网也不是没有好处的,总有那么几个出息的女儿是得宠的,他们不敢轻易得罪李家,还能不敢得罪区区一个京兆尹吗?

    田大人烦得脑仁疼,这个位置,头顶几重太婆婆,他是想推也推不了。

    以他多年办案的经验,几乎可以断定汪大被人打断腿一事是李家庶子所为,但没有证据。

    没有确凿证据,他是不能动的。

    所以他只令衙役调查,结果如何,只能和稀泥。

    不服?那就去弹劾他吧!

    这个后娘养的京兆尹,谁爱干谁干,老子还不想伺候了!

    是的,田大人很任性。

    他有任性的资本,他也是世家出身。

    他在这个位置上,就是永靖帝特意安排的。

    这样一个得罪人的位置,给了旁人未必能干得比他还好。

    汪家本身是绝不敢跟外戚李家对上的,李家一个庶子都敢如此张狂。

    之所以没直接杀了汪大,恐怕只是想留着人慢慢折磨,故而先令人断了汪大双腿,以作泄愤。

    这种行径,一般人真的挺不住。

    这不,继汪大之后,汪家其他人出门,也都分别受到了不小程度的伤害,打斗。

    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一般,汪家人都似染上了霉运,一门上下难找个全乎人出来。

    不是受重伤就是缺胳膊断腿,连女眷们也是如此,外出不是被人推下水,就是摔跤、惊马,总之方式五花八门,不肯消停。

    况且,汪家可谓是一窝子怂蛋,早就怕死了。

    其他姻亲不放过,承安侯更是首当其冲被找上。

    汪家现在做主的是汪大老爷,也就是小汪氏的亲爹,裴荣正的亲舅舅。

    看着汪大老爷毫无形象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求他帮忙,裴荣正面无波澜。

    这样的事,从前不是没有过,那时他还对外家很有感情,可是处理的多了,渐渐的,他就懒得再出面了。

    这一次汪家对上李家,他是极生气的。

    他一直想跟李家深入合作,但李家自上次李五爷和李大公子一事之后,仿佛沉寂下来了,这一条线,就像是断了一般。

    他本意也是想等机会合适再上门求见的,哪想到汪家竟会跟李家对上,简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气煞他也。

    “侯爷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汪大老爷素来秉持汪家不好过,裴家就别想安宁的原则,几近无往不利。

    裴荣正面色漠然,对汪大老爷一番作态无动于衷,还端起了茶盏。

    这是要端茶送客?汪大老爷内心瞬间冰凉一片。

    别人不知,他可是明明白白的,其他家都不是正经亲戚,只有承安侯府才是汪家最大的靠山。

    他不敢想,若是裴荣正真不管汪家了,汪家会如何。

    汪家人对承安侯府纠缠不休的时候,李家风平浪静。

    很显然,对于李家庶子断人腿一事,李家根本就不曾放在眼中。

    李皋不缺儿子,嫡长子被杀也只是被他趁机利用了一把,好安插心腹。

    一个庶子又能如何?

    他甚至打算好了,若是朝堂上那些老家伙不肯干休,那他不介意将这个没用还断了腿的庶子送出去堵坑。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能以一个庶子的死,换取到更大的利益,李皋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至于汪家?

    汪家是谁?

    李皋并不关心。

    不过胆敢冒犯李家者,事后他必不会放过就是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时,汪家数人因伤后感染而死。

    这其中确有清音的推波助澜,但更多的还是汪家人所受的伤确实都不轻。

    又因对李家外戚凶名的惊惧,各种因素都有一些,清音只是将这些都放大了数倍而已,试问汪家人哪抵受得了。

    一命呜呼,都算便宜他们了。

    汪家再不入流,连死数人,也不得不引人侧目。

    一时间弹劾李家的奏章几乎堆满了几大篓筐,但永靖帝却一直留中不发。

    此举何意?众臣均面面相觑,不得其意。

    直到十月中旬,爆出李家多年前涉及到的一桩赈灾钱粮失窃案。

    二十万两赈灾银和十万石粮食都凭空消失了,账目却被平了,当时负责这件事的就是李二老爷。

    这次李家才算是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一旦坐实了李家偷盗赈灾钱粮,并监守自盗的话,抄家砍头是肯定的。

    大理寺连证人都找到了,证据确凿,辩无可辩,震惊朝野。

    李皋终于坐不住了,他进宫求见永靖帝未果,又往后宫去见李贵妃。

    李贵妃生得极为美貌,近四十的人了,却像个二十来岁的少妇一般,时光似乎十分优待她。

    她打扮得很是素净,眉眼间尽是温软,看上去是个温柔如水的女子。

    面对李皋的震怒,李贵妃显得很是淡定。

    她淡淡的听完李皋的抱怨,方才漫不经心的道:“兄长真的确定除了那个所谓的证人,没留下其他痕迹了?”

    李皋蹙眉,肯定的道:“老二保证没有了。”

    提起李家老二,不仅李皋皱眉,李贵妃亦是闪过一丝厌恶。

    李家的这些兄弟中,除了长兄李皋最有出息,素有谋略外,其他几人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