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佛系重来2: 120. 青云路(15) 求收藏~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快穿之佛系重来2》 120. 青云路(15) 求收藏~(第1/2页)

    朱仁浦指着那张得了三票的考卷,道:“既然有了结果,此人当为头名。”

    洪同也不是个冲动的人,他收敛好表情,将那张考卷拿了起来,反复看了好几遍,没有挑出什么错漏之处。

    又有另三位投了那张考卷的三人同他争辩,最终败下阵来。

    正副主考官都没意见,再加上投票了的三位同考官,五人对此无异义,其余三人还能说什么。

    他们不是不想争,而是争不到。

    除了与洪同一派的同考官,另两人势单力孤,根本说服不了其他人。

    不服?憋着!

    结果出来后,为防洪同等人从中作梗,朱仁浦当机立断,令人直接将名次一一定下,抄录至红榜上。

    至此,就等着放榜了。

    ……

    “公子中了!公子中了举人!”

    “你说什么,公子真中了?”

    “快让开,我还要去给公子和老夫人报喜呢!”

    看榜回来的小厮,跑得满头大汗,喊得几乎都破音了。

    “公子真中举了?”

    林氏听到这消息,一下子就站了起来,看着坐在一旁淡定喝茶的清音,方才将跳得扑通扑通的心压了下去。

    “清儿,你中举了!”若是你父亲还在,若你真是男子……该有多好。

    林氏当然不会将这话说出口,她接受了将女儿当作“儿子”,接受了“儿子”考科举,却不能真将一切想得太简单。

    清儿读书不足四年,便能中举。这其中固然有一大半原因是她天赋惊人,更有大半是因为她这几年勤勉认真。

    她是为了她和玉娘才这般努力上进的,是她们拖累了清儿。

    林氏只要想到这些,心里就又痛又憾,可是她却不能说,什么都不能说。

    尤其是对比裴玉娘真心的喜悦,她的笑容里更带了几分心疼和愧疚。

    清音没中解元,但她排名不低,虽然有被炮灰的嫌疑,但她还是排在了第四。

    呵,第四!会试她定当雪耻。

    第四,名次也不低了。至少在小民看来,只要中举,哪怕是在榜尾,那也没差的。

    所以,她中举的消息一经传开,别的人还没多大动静,媒婆倒是来了一拨又一拨。

    大多叫清音令人拦下了,但也有拦不住的。

    比如这会正坐在花厅里喝茶的——

    承安侯夫人,毕氏。

    原身印象里,毕氏是个沉默寡言的女人,对小汪氏的磋磨和打压,十几年如一日的逆来顺受,是个软弱妇人。

    可是经过上次小汪氏生下鬼胎一事之后,清音再不会小瞧于她。

    她就说嘛,毕氏出身不差,她生母又是出自世家。

    西洲王氏,可从来都不好相与。据闻当年太|祖未登基前都曾吃过王氏的暗亏。

    但太|祖登基之后,生恐太|祖记恨王家,王氏就渐渐沉寂下来了。

    饶是沉寂下来,整个西洲仍是尽在王氏一族掌控之中。

    太|祖登基后至太宗时期,确实是杀了不少世家,王家也曾遭受涉及,但王氏擅长隐忍。

    对他们来说,失去的都不再重要。

    后来他们利用手中剩有的,很快又再起势,只不敢在京中一带活动罢了。

    这些世家,说白了就如打不死的小强一般,只要传承还在,族谱仍在,世家就会一直存在。

    因为他们这些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知道自己的传承,这样只要他们不死,哪怕被迫分离四散,只要记得身上的传承,他们的心力便会始终朝着一个方向使。

    周而复始,无穷尽矣。

    所以灭世家,首要就是先毁了他们的传承,毁掉他们的世家谱系,分家分宗,分而化之。

    她不信断了这一份传承,那些人还能死抱成团。

    对付这些世家,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从内部去瓦解他们。

    一年不成,那就两年。

    两年不成,就三年。

    总有一日,庞大无比的世家会被逐步瓦解掉。

    只有瓦解掉他们,才能为小民求一条坦路。

    只是这样的一件事,她现在还做不了。

    她不想造反。

    她选中了赵王,来改变这一局面。

    她不是没考虑过永靖帝。

    说实话,相比起手段还很稚嫩的赵王,她本人也更倾向于辅佐永靖帝。

    但永靖帝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几年时间太短太短,短到她几乎无法实施自己的诸多计划。

    生老病死,乃是天命之事,尤其是帝皇,这是人力所没有办法更改的事。

    而且他的棋局也到了收尾阶段,他这一局棋收子,至赵王这一代,定是可以一举解决世家。

    如果赵王给力的话。

    ……

    话说回来,观王家,也能看出来毕氏是继承了王氏擅隐忍的一部分优良基因。

    不过可能是她生母早逝,她本人并未受到王家多少关照。

    要不然也不能将日子过成现在这般。

    毕氏统共生了两个孩子,长子裴泊,也就是现在的承安侯长子。

    裴荣正袭爵后,并未给他请封世子,所以他也只是承安侯长子。

    裴泊比她大四岁多,今年已经十九了,尚未议亲。

    不知是何缘故,裴泊与毕氏的母子之情十分稀薄,情份极淡。

    幼女裴珍娘,年纪较小,今年才五岁,因生下她之后不能再生,毕氏对她极为宝贝。

    如此,小汪氏便常用裴珍娘来拿捏毕氏。

    在承安侯府时,林氏与毕氏其实并不怎么亲近,大房二房是异母所出,不亲近才是正常的。

    所以清音过去时,林氏与毕氏二人间气氛有些古怪,俱都沉默不语。

    清音只作不知的走进花厅。

    见她进来,毕氏面上的表情终于有了一丝变化。

    裴泊不喜读书,亦不曾习武,裴荣正也从不管他,所以裴泊高不成低不就,至今都还在混日子。

    而这个二房侄子,搬出侯府后,短短四年时间,竟考中举人功名,还是第四名,简直惊掉了侯府所有人的下巴。

    站在读书人的立场,毕氏很欣赏这个上进的侄子,可是站在承安侯府的立场,她的心境又有些复杂。

    “见过伯母。”礼不可废,尤其她要入仕。

    毕氏没有出手害过二房,清音自是不会将账算到她头上去。

    “快别多礼。”

    毕氏微微起身,手虚虚抬了抬,“清哥儿出息了,你母亲日后可有了指望。你小小年纪便中举,不说是在侯府从未有过,便是整个大齐又能找到几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