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的人形外挂: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炮灰的人形外挂》 40-50(第7/29页)



    燕晨是自信即巅峰,陆维舟则是有家里帮衬,他不图做高官,届时进了殿试,最低也是同进士出身,故而丝毫不愁。

    逛了几天,两人又受邀去赏花。

    三月杏花开得繁茂,会试放榜恰巧也在这时,故有「杏榜」之称。

    几日的玩乐下来,就连一向急性子的耿明,都平静如水。

    直到杏榜放出来,他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挤入人群,一眼就看到了榜首的那个名字。

    “公子!公子!”

    耿明双眼一瞪,先是不敢置信,而后是狂喜,拨开人群大喊道:“公子,你是会元!你是会元!”

    “会元?谁是会元??”

    人们听见他的呼声,纷纷循声看来,迫不及待想要一笃会元风采。

    总之,接下来的场面十分混乱。

    好不容易回到客栈,燕晨高中会元的消息,已然传遍了就近的好几家客栈。

    客栈的老板喜气洋洋地免了他的住宿费,至于银两,燕晨没有收。

    杏榜放出来,一时间有人欢喜有人愁。

    燕晨自不必说,陆维舟也取得了不错的名次,石怀广在武试那边,名次竟然也出奇地高。

    齐树侥幸上了榜,进不了殿试,便打算先回乡了。

    临行前,他来问燕晨:“燕公子,可需要我代你送信回去报喜?”

    他还没搞清楚燕晨到底是不是开布庄的那个燕家人,虽说心里觉得八九不离十,但还是想再探一探。

    哪知燕晨摇摇头:“不必了。”

    “报喜之事,自有报喜先生去做,齐兄一路平安便好。”

    齐树笑了笑:“也是。”

    他转身走了,徒留徐安满眼复杂地看着自家公子:果然,即便得了会元,书呆子还是那个书呆子。

    这亲手写的报喜信,和报喜先生去说的,那能一样吗?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把考试写细一点;

    结果想了想,环境太差了;

    舍不得qaq所以就……感谢在2022-04-13 23:55:21-2022-04-14 23:54: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 古代商女对照组(6)

    从书呆子到帝师

    杏榜一放, 殿试也提上了日程。

    作为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最后能够参与的学子,都是全国各地的佼佼者。

    曾经殿试有过极短一段时间的淘汰制, 但随着整套科举考试制度的成熟,如今的殿试已然不再淘汰考生。

    所有能够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最后会被分为一、二、三甲。

    即便是末流三甲,也是同进士出身。

    因而, 虽说殿试仪制更为严明, 考生们反而没有那么紧张。

    唯一的紧张感,大概也是来自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试问哪位文人、尤其是寒门出生的文人, 读到这句诗时,不曾有过热血沸腾的期盼?①

    能一睹国君的样貌, 这可不是一般的殊荣!

    殿试当日。

    众考生跟随礼部官行至奉天殿。

    路上,远远看见侍立在殿内两旁的文武百官,就连一直表现得极为平静的陆维舟,都忍不住呼吸紧张起来。

    他艳羡地看了眼身旁的燕晨。

    心中想道:真不愧是燕公子,这般场面, 都能如此从容淡定。

    于殿内站定后, 鸿胪寺官请升殿。

    一高一矮两道身影缓步走出,两人皆着玄黄常服。

    这是……皇帝和太子都来了?

    随着皇帝和太子站定, 陆维舟屏住了呼吸,垂下头, 手心冒出了冷汗, 不敢抬眼去看。

    待一声鞭鸣过后, 众考生随百官行礼。

    老皇帝打量着这群或方及冠, 或而立之年的考生, 令太子颁赐策题。

    ——此举有些不合规矩,但他是皇帝,他说了算。考生们虽心有疑惑,也都按捺不发。

    侍官将策题传送下来,置于桌案上,执事官搬置桌案,鸿胪寺官则引考生们再次行礼。

    最后,礼部官分发试题,考生们行毕最后一礼,方能开始答卷。

    燕晨拿到试卷,先没急着看,而是研起了墨——殿试与乡试、会试相同,笔、墨、砚都需考生自行携带。

    同一时间,除监试官等考场官员,其他官员全部离去。

    殿前,皇帝和常静宵的目光,扫视着一张张考生的脸。

    最后,两人的眼神,不约而同停在了右侧中间,正不紧不慢研墨的燕晨身上。

    此人着一身寻常青衫,乍看起来并不打眼,身材瘦削,腕骨微微突出,修长手指在浓黑墨汁的衬托下,显得更为白皙,神态气质相合,如一簇修竹。

    只要是有点眼光的人,都会第一眼被他吸引到。

    ——实在是,跟殿内其他坐姿僵硬、埋头闪避的考生比起来,他显得太过闲适。

    仿佛不是身处殿试考场,而是在自己家中,正准备作诗一首。

    这倒是个奇人,只是不知肚子里的墨水,能不能配得上这一身气质。

    老皇帝握住腰间的玉佩把玩着,下场巡视起来。

    他先往左边走,太子还站在原地没动。

    燕晨研好墨,抬眉看去一眼,便见身量半高不高的少年储君,不巧也好奇地望着自己。

    燕晨朝他微微一笑,才低头拿起了题卷。

    题目共有两道,这让他微微松了口气——往常曾有过最夸张的记载,是十道题。

    而他若是一一认真作答,半日时间可不够。

    殿试题目由皇帝亲拟,两道题目一为策,二为论,十分常规。

    燕晨先看第一道策题。

    策题问的是:今年冬,冰雪严寒,晋州百姓冻死上千,大量流民涌入周边各州逃难,州府官员开仓赈灾,然库中粮食日益不足,粮价飞涨,该当何解?

    燕晨又看向论题。

    论题问的是:君弱臣强,于一国之君为大忌。然昔有卓氏,挟天子以令诸侯,终将幼帝取而代之,并改写历史,号己为正统。

    诸君以己之心度卓氏之行,以为如何?

    一看这个题目,燕晨就明白了。

    这哪里是论题,分明是皇帝夹带私货,以古比今,出的一道先论后策题。

    别说考官了,也不知道其他考生看见这么个题目,该如何想。

    燕晨抬眼看了一圈,果不其然。

    分明是寒冬三月,不少考生都不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