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炮灰的人形外挂》 40-50(第17/29页)
领着手底下的几位弹花匠,琢磨了数日。
最后赶在燕晨出发之前,造出了新的弹棉弓。
新的弹棉弓,由原来的一尺半进化为四尺大弓,弓弦改用牛筋弦,弹棉时,改用手拨弦为用槌敲击。
一把长直弓横在四尺大弓上,棒槌敲一下,两条弦都能带来震动效果。②
新的棉被一打好,燕灵川往给燕晨准备的行李当中装了两床。
此外,她还发散思维:
能不能将新弹棉弓弹好的棉絮,填充在衣物中?
这种方法,燕灵川小时曾和燕父尝试过。当时就是因棉絮硬塌得太快,加上消耗过多,才选择放弃。
而如今弹棉弓经过改良后,不仅弹出来的棉絮更软。
同样数量的棉花,弹好后得到的棉絮体积,也比之前大有提升。
燕灵川说试就试。
如今已是开春,她便没有填塞过多的棉花,只做了几身薄棉袄。
最后一算成本,整个人乐开了花。
倘若皇帝当真如养弟所说,打算大力推行棉花的种植,那恐怕整个苏州,不,整个景国的布行主要卖的布,怕是都要从麻布变为棉布。
燕灵川毫不犹豫,收购棉花,令手底下的作坊开始赶制薄棉袄。
一部分,她直接挂到自家布行去卖。
南方的冬日不长,买的人少没关系,但一定要把「第一」的名号打出来。
更多的部分,她则是思及养弟所说的北方冻灾,打算赶制出来后,运送给养弟,让他拿去赈灾。
三月下旬的苏州,就这样迎来了便宜,还保暖的轻薄棉袄。
贫民们,其实大多半辈子,连布行门往哪边开都不一定知道。
他们往往靠自己的双手制衣,冬日的衣服,则用如芦花、麻等物来填充,以达保暖的目的。
若是遇上冷冬,手脚都冻得通红、生冻疮,流脓,也都只能忍着。
针对这些人,燕家的布行也卖特制的厚麻衣。
但为了保证他们能买得起,压缩成衣价格的同时,成本也会降低。
最后所售的麻衣,说实话,也厚不到哪里去。
这批厚麻衣,比百姓自制的要稍保暖一些,也要稍贵一些。
说实话,十分鸡肋。
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填补市场空缺。
起码跟其他店里清一色贵得,贫民摸都不敢摸的厚衣服比起来,已经友好太多。
属于平时舍不得买,但咬牙买一件,就会发现它很值得的类型。
这日,包顺来到燕家一间店铺,就是想买这样一件厚麻衣。
只是他快到门口时,却发现店里店外,排出三条长队,附近还有人在往里张望。
包顺茫然:前几天他过来看时,这里还门可罗雀啊?
发生什么事了?
包顺走近过去,奇怪地看着这群人:一般到布庄买布的人,家里都有些小钱。
而今日,围在这燕家布店外的人,大部分却都跟他一样,泥腿子一个。
还有的人看着,比他还穷呢。
总不能是燕家在免费发布匹吧?
家中贫寒的人,往往更精打细算。
这要是没什么好事,他把名字倒过来写。
出于对群众眼神的信任,包顺不由也站到了队伍后,伸长了脖子往店里看去。
忽然,店内冲出一名男子。
“哈哈哈,我抢到了!”男子手里抱着一件深灰布衫,大笑着拨开人群。
那是什么布?看上去像麻,可若单是麻布,这么厚,此人如何买得起?
包顺转动眼珠子去看,一个没站稳,被男子撞了一下,差点歪倒。
“排队,诸位请排好队!已经买到的客人不要激动,当心冲撞到其他人……”
“我们的库存还很充足,大家不要心急。”这应当是店内伙计的喊声。
所以,这么多人排队,是为了买方才那位男子手中的衣物?
包顺偏头往里看了眼,人太多,他压根啥都看不到。
有人拍了拍他的肩膀,包顺回过头,对方同样是个农民汉,他心底的紧张便消散开。
“你还不知道吧?”对方笑问。
“知道什么?”
“燕家卖的新棉袄啊!”
包顺皱起眉:“棉袄?你们是在抢购棉袄?”可方才那人抱着的,也不像棉布啊。
而且棉……他知道棉花,那可是个金贵东西。
大汉笑道:“是棉袄,我看你一脸奇怪,就猜你肯定不知道。”
他将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昨日,我打算来买一件厚麻衣。店里的伙计,为我推荐他们新制的棉袄。”
“棉袄,我以往没穿过啊!但它看着暖和,还跟厚麻衣一样的价钱,我便买了一件,想着回家试试。”
“它实在是太暖和了……”
“唉!”大汉忽然重叹一声,扼腕道:“我还以为自己发现得早呢,结果你看,今日来了这么多人。”
“昨日还能随便买,今日,就每人限购一件了。”
“我昨日,还看到有人买了五件回去!”大汉伸手张开比了个「五」,目露艳羡。这种好事,他怎么就没把握住呢?
包顺有些不太相信:“和厚麻衣一样的价格?比厚麻衣还保暖?此话当真?”
“自然!”大汉笃定点头:“要不哪儿能来这么多人啊。”
这……说得也是啊!
包顺恍然咂舌,不由再次偏头往前看去,数了数自己前面还有多少人。
“不会买不上吧?”他有些担忧。
“不会,你没听店里伙计说吗,库存管够。”大汉说道:“且那棉袄,外面用的还是麻布,那些富贵人家,不会来跟我们抢。”
虽说穷人远比富人多,但穷人当中,能舍得银钱来买这薄棉袄的,却绝对多不到哪里去。
毕竟开了春,再熬一段时间,就是夏季了。
明年冬天的事,等今年把肚子填饱了再说吧。
“你说得也是。”包顺点点头。
他排了好长时间的队,待终于交了钱,拿到了深灰棉袄,心里的石头才算彻底落了地。
离开布店回家,他将这件薄薄的棉袄,强硬地套在了他娘子身上。
包娘子脸有些红,不是羞的,是因发着低烧。
包顺给她请了大夫,药只喝了一剂,包娘子嫌费钱,便不愿再喝了。
包顺只好砍了柴,给她烤火,又琢磨着给她买件厚实保暖的衣物。
“你又乱花银钱。”包娘子瞪他一眼,要将棉袄脱下:“马上天气热了,这衣服我不要,你拿去退了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