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90-100(第15/38页)
这一切,都被密切关注韩榆一举一动的永庆帝看在眼里。
早过了不惑之年的帝王面露得意之色,静静看着韩榆浑身僵硬得犹如一座雕像。
良久,韩榆语气艰涩:“陛下何出此言?微臣不明白,还请陛下明示。”
永庆帝摇了摇头,年轻人的小聪明简直错漏百出:“韩爱卿,或许你糊弄住了老三和老十,却糊弄不住朕呐。”
韩榆浑身一颤,当即深深俯首:“陛下恕罪,微臣只是微臣是陛下的臣子,只想效忠于陛下!”
这话听得永庆帝浑身舒畅,宛若三伏天喝了一大碗冰水。
“韩爱卿之心朕都看在眼里,也对此十分欣慰。”永庆帝满怀愁绪地叹息,“放眼满朝文武
,能如韩爱卿这般,坚定不移地拒绝老三和老十拉拢的臣子没有几个。”
“世家横行,人人都有欲.望,谁又是一心一意为朕的呢?”
韩榆垂首,看不清脸上的神色:“微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永庆帝当即朗声大笑,连道三声好。
乖顺忠诚的年轻人俯首称臣,永庆帝难掩兴奋,拿起御案上的小瓷瓶,猴急地咽下一颗丹药。
永庆帝一边享受着丹药给他带来的极度舒适感,一边呢喃道:“甚好,甚好。”
他闭着眼,也就错过了韩榆一闪而逝的得逞微笑。
打从一开始,韩榆就没想过能骗过永庆帝这只疑心深重的老狐狸。
老狐狸虽然昏庸,可那肚子里起码有一千六百个心眼子。
韩榆身为他几个儿子拉拢的对象,永庆帝如何能不关注?
一次醉酒也就罢了,第二次便显得刻意。
从那天起,韩榆就在等。
等永庆帝找上他,对他予以重任。
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而永庆帝的耐心也出乎了韩榆的意料。
整整五个月,韩榆才等来永庆帝的召见。
好在,一切都按照韩榆的心意发展下去。
永庆帝大笑过后,命全公公给韩榆赐座。
韩榆道了谢,淡定落座,面上却带着恰到好处的局促与期待。
因为帝王的亲和而局促。
因为帝王的夸赞而期待。
“韩爱卿是不是在想,朕既然看破了你的意图,往后会如何用你?”
韩榆抿了下唇,眼底浮现紧
张与好奇:“微臣不知,但无论陛下如何安排,微臣都会对陛下感恩戴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因为丹药的缘故,永庆帝胸膛再一次升起燥热。
他随意扯了衣襟,放浪形骸的模样哪有半分帝王的凛然威严。
“韩爱卿,你要知道,朕非常看好你。”永庆帝非常刻意地顿了顿,在韩榆受宠若惊的眼神下,缓缓开口,“你可知,朕有几个心腹大患?”
韩榆:满眼清澈的愚蠢.jpg
韩榆惭愧道:“微臣不知,还请陛下明示。”
“不知者无罪。”永庆帝心情好,更因为眼前之人还有用处,便直截了当道,“徽州府有周、赵两大世家,朕要你前往徽州府,查找这两家的罪证。”
韩榆当下面露愕然,连连摆手:“微臣不过一初出茅庐的小官,如何能查找他们的罪证?”
永庆帝不慌不忙:“你可知你的先生,沈寒松是怎么死的?”
韩榆摇头:“微臣不知。”
永庆帝继续说:“他是被梅家人杀害,而梅家与周、赵两家素有姻亲关系,若这两家做了什么触犯律法的大罪,梅家必定参与其中,这罪证由韩爱卿查出,也算为你先生报仇了不是?”
震惊之余,韩榆很有些意动。
永庆帝深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道理,连他都查不出世家背地里具体做的哪些事,为了让韩榆豁出命给他办差,沉吟片刻道:“朕记得你有个堂兄在户部,还有两位
好友,分别在翰林院和户部当差。”
韩榆恭声称是。
于是就有了今日韩松和沈、席二人升官,并且连跳数级的一幕。
话题结束前,永庆帝仍不忘给韩榆画饼。
“徽州府知府是周家的女婿,若韩爱卿能办好朕交代你的事情,这知府一职,便是你的了。”
送上门的好处——正四品知府,傻子才不要。
君臣二人一拍即合,各怀鬼胎,在只有三人的御书房内达成合作
韩榆迎上韩松沉沉的目光,正色道:“二哥为我做了良多,如今也该我为二哥做些事情了。”
透过韩松的态度,韩榆猜上辈子二哥肯定被永庆帝利用过。
韩松因此得到许多,更失去了许多,所以才会对韩榆替永庆帝做事这样敏感。
好似化身为火药桶,一点就炸。
自从韩榆去安庆书院读书,韩松一向待他温和,予给予求,有求必应。
今日这般反应,是多年来头一回。
韩榆理解韩松,但他有自己的坚持。
只要平昌侯府在一日,韩榆就无法心安。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掌握比平昌侯府更甚的权势。
绝对的碾压,才能以绝后患。
思绪流转间,书房外有人敲门:“沈公子和席公子来了。”
韩榆表示知道了,又直视韩松:“二哥,今日我在此向你保证,定会平安归来。”
说罢起身,将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推到韩松面前,悄无声息地离开。
韩松一人坐在书房里,右
侧的烛光将他的面庞照得朦胧,神情莫测。
半晌,韩松抬手,打开那张纸。
赫然是罗先生给韩榆的那份契约书。
捏着契约书的手指不断收紧,骨节泛白,以及紧绷的下颌,无一不昭示着主人心中存有百般难言滋味。
韩松就这么怔怔看着契约书,谁也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时间过去许久,久到韩松悬空的手臂微微发麻。
寂静的书房内,响起一声叹息。
另一边,韩榆与沈华灿和席乐安长话短说,道明缘由。
仅半刻钟不到,便有派人去韩宅打探的好事者收到消息——沈华灿和席乐安匆匆而来,不久后又面带薄怒而去,似乎气得不轻。
于是,次日就有消息传开。
翰林院的韩修撰因为不满被外放,和他结识多年的至交好友闹翻了。
消息传到户部,有官员本着看热闹的心思找上韩松:“韩大人如何看待此事?”
“与我何干?”韩松面色冷淡,“调令是由吏部发出,经由陛下准许,韩榆外放怨不得旁人。”
“哦?看来韩修撰也向韩大人表达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