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海昏》 2-6(第15/23页)
刘基吃酒的时候,已经同太史慈生下了第一个娃,用一只手环在怀里,另一只手给他们张罗上菜倒酒的事。除了刘基,桌上还有近二十位将校士卒。有人喊潘四娘好生歇息,被她一拍脑门,说是以前当黄巾的时候,她能管好小一百人的伙食起居,你们才几个人,算个逑。她生了娃和没生过一样,依然风姿绰约,于是有人叫彩,有人起哄,有人故意驳她。
刘基不是第一次出来和将校们喝私酒,只是觉得他们比平常更喧闹,身上也更臭,像是阴沟洒在了月下,墨色混进了银光。臭是因为他们刚从前线上下来,闹是因为他们都在等一个人回来。那人每次都脱离队伍,每次都孤身犯险,用潘四娘的话说,他一定是跟自家小孩有宿仇,打自生下来以后,就没完没了地主动往鬼门关里撞,一心不想和家里人再见。其实旁人都说,潘四娘的话不太公允,只是因为还没有小孩的时候,他们两人的疯劲不相上下,互相看不出差别。
等他们喝完第一轮浊米酒准备上第二轮的时候,那人终于来了。那就是刘基第一次见到太史慈。
刘基的第一感觉是,那人是卷着一帘血腥气走过来的。他很高,月在背后,投下的影子仿佛能覆满几张桌子。刘基怀疑他正滴着血,但他走得飞快,而且近了看,身上已经包扎完好,换了白布衣,头发也洗过了,湿漉漉散下来。他眼睛亮得像月亮掉了两枚碎块。走到座旁还没坐下,潘四娘给他倒酒,他端三碗敬一桌,端三碗敬一桌,连喝一十二碗。
刘基觉得他的手惊人地长,从这一桌举起酒来,能伸到对面桌跟前。另一个是觉得像他这样喝酒,寻常时其他将士就要闹了,说他抢酒喝。这时候却一团和气,全都在笑,他自己也在笑,仿佛天底下从未遇到过更开心的事情。
十二碗酒下肚,他落了座,终于有人问他:“子义兄,这么高兴,打痛快了?难道又有什么人成功把你伤到了?”
他的嘴咧得更开了,扫视过一双双眼睛,末了叹一口气说:“孙策,孙策,孙策!要是能把他干掉,子义今日就能扬名天下了。”
周围一片哗然,连潘四娘也手上一震,差点把酒壶摔碎。“你、你这……该不会今天就碰上了那个狮儿?”
“是,我们今日交过手了,就在神亭。”太史慈往虚空一点,坐那方向的人差点就要站起来,仿佛孙策就在他们身后,引得他大笑,“你们怕什么!他受的伤可不比我轻。”
他从膝旁拿起一个布包,沉沉往桌上一放,说,你们开了看吧!
看那形状,简直像是一颗人头。其他将士还在狐疑,倒是刘基初生牛犊不怕虎,因为他没见过孙策,对他的畏惧也远没有其他人那么深刻。刘基将包袱解开,却露出一只染了血的头盔来。
毫无疑问,刘基闻到的血气鲜猛厚重,既从这只头盔上扑出来,又不止来自于它。
“这就是江东狮儿的兜鍪。那小子不是凡人,才弱冠年纪,打起来生死不顾。看见那块血了吗?那是我的!当时他挟住我的枪杆,我自恃手长,直接抓他头盔,还在相持,他顺势催马逼近,直接拿头来撞,把我头盔都撞裂了,额顶还留了一块伤。这缠斗术,不是野兽怎么想得出来?”
他头上还湿,看不出伤,但潘四娘伸手去摸,却吓得赶紧进屋去寻膏药。太史慈却不介意,随着大家追问,滔滔说着两人搏斗的过程细节、武术章法、拆挡妙处。说的过程穿插着朗朗大笑,仿佛那不是一场生死战,而是去看了天底下顶精彩的一番演出。言谈之间,刘基觉得众人都默默松了口气。这是因为过去半年里孙策势如破竹,每个人心里都凄凄惶惶,这时候终于踏实了一点——太史子义和他也差不多!其实太史慈到刘繇军中时间也不长,但刘繇偏重文学,鲜少跟士卒们往来,倒是太史慈虽然没有将军位,却已经隐隐成为军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支柱。
那天刘基也高兴,喝了不少浊酒,又把私藏的好酒拿出来分人。他还没经历后来的诸般变故,带着点公子哥儿气,最大的瑕疵就是贪杯。过得三更天,喝得石板路浅了,月色浓了,树影舞着。
士兵们躺了一地,也有人站着醉了。以前刘基只知道马站着睡觉,不知道人能站着醉的,后来知道这是乱世里才有的事,和马在野外一样:是怕出来的。
潘四娘拿了药膏,为太史慈擦着伤口,一张刀子嘴毫不饶人,却不知道他醺醺的能听进去多少。但他一双眼还是亮,亮得像刀戟还在刮擦花火,那场战斗仍在发生。
刘基深一脚浅一脚地靠近,说,父亲没奉你为上将,是不是负了你?要是给了兵马,你是不是能赢孙策?
太史慈却是大笑,说,助了孔北海,又助刘扬州,兵马有无,对我有什么区别!
潘四娘说,他那次救完孔北海以后也是这样的,一天天念着想着,无论是锦衣玉食还是金银赏赐都没了兴致。孔融要留他做官,给他房子,都不要,两手空空走的——也不完全,带走了北海最好的一匹马。这军中的人都说他像古代的侠客,荆轲、豫让,潇洒呀!像几百年前遗落的一颗星。可我知道,一是他们说的人没一个得了好死,二是哪有侠客像他这么爱惦记的?他是刻意而不自知。
刘基也想起刚才有人在醉死前问了一句话,说太史慈是轻兵单骑,那孙策却有几千兵马,怎么也跟他两个人比划,难道都是武痴?他就拿这个问题去问太史慈。太史慈的声音清醒得像刚洗了冰水出来,说他们两人都不是武痴,武痴这事情太匹夫了、太草莽了。他们是同一类人,两边人马护着他们散开的时候,两人笑的也是一样的。孙策跟他说了一句话,说得比孔夫子还好,像闪电劈开万古长夜。他说:因为有了今天,神亭从此有名字了,五百年、一千年后人们都记得这小土山叫神亭。
回忆起这些,是因为吕蒙常常问起太史慈的相关故事。在出了一桩失踪案一桩命案之后,吕蒙也不再拘泥于避嫌的问题,隔天就到了建昌城。刘基向他陈述了自己的判断,并且提议,不要在这里继续等待,而是主动出发去海昏。聊起太史慈往事的时候,两人和三百部曲已经在去往海昏的路上了。
“你刚才说,如果太史有兵马,结果犹未可知,这点我是相信的。”吕蒙说,“他和孙将军第二次交手的时候,我跟着叔父,亲历了那一场仗。”
刘基说:“那时候我却不在了。父亲兵败,带着我退往豫章,太史慈自留丹阳泾县,但终究是没挡住,在那里被孙将军招降。”
“他打的本就是一场必败之局。手底下没几个部曲,只有归附的山越。可他手底下的山越也和寻常的不一样!孙将军指挥将士分八路攻城,他靠着那一点人,腾挪防守,整整守了一天。太史将军也是块硬骨头。光他一个人站在城上,就射杀了近百人。那时候我们部曲冲在前面,好些弟兄死在他手上,家书还是我送回去的。”吕蒙说完往地上唾了一口,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嫌恶呢,还是钦佩。
说话间他们已经能看见海昏城的轮廓。海昏位于建昌城以东,浮于彭蠡泽上,满目葱茏,河泽密布。整体而言,建昌与海昏之间由一条缭水相连,缭水从西面山区盘曲而出,过海昏城侧,与自南而来的赣江汇流,终入彭蠡泽。在沥沥水光中,城池显得并不大,民居坊市星散于水系之间,各自修有藩篱、围墙。显然,这里城池守备不如建昌集中。
刘基远远看过整体地势,视线沿缭水上溯,深入乱山杂林之间,只见一座山上平平劈出一片台地,像个楼台正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