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80-90(第23/35页)



    周自言看宋卫风对乡试不太了解,又接着说,“剩下那些卷子,会由封官全部用浆糊糊住考生信息,把卷子按照一定顺序,重新排序,然后送到誊录官手里。”

    “誊录官,就是咱们今天早上见过的那两位。”

    “内帘里还有许多誊录官,与外帘不同,他们需要用最短的时间,用朱笔重新誊抄所有卷子。”

    “考生们的卷子叫墨卷,这些便叫朱卷。”

    “若是有誊录官抄错了呢?”宋卫风提出一个问题。

    周自言:“放心吧,内帘还有负责检查的人,他们会把墨卷和朱卷再重新对照一遍,若是有誊录官抄错了,那么这一批誊录官都要被彻查,谁都不敢连累这么多誊录官。”

    “最后,墨卷被封存,留作日后再用,而朱卷则送入两位主考官那里,由他们审批。”

    “其实和童试也有相似之处,每一场都会筛人。”

    “考过第一场的人才能去下一场,留到最后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举人。”

    “如此之难,却还有这么多人奔来。”宋卫风摇动粥碗,有些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考过乡试了。

    周自言拍拍宋卫风的手,“你和豆丁还早,不要过多担心。”

    “好。”宋卫风抬起碗,晶晶亮的眼睛扫在周自言脸上,“来周大哥,你再吃一口,最后一口!我特意去厨房熬的呢!”

    已经快被撑死的周自言:“……”

    放过他吧!

    他只是考了个试,不是退回成小宝宝!

    放榜的时候,宋卫风以一己之力带着周自言挤在最前面。

    “……”周自言这次又差点被挤掉一只鞋子。

    第一场放榜没有什么排名,上面写的也不是什么姓名,而是每间号舍。

    除去朝廷官员,就只有进过号舍的考生自己,知道自己是哪间号舍,大大避免了泄密的可能性。

    “这要人怎么看啊……”宋卫风本想看看周自言在哪,现在看着一堆号舍名,完全看不懂。

    不过像他这样的外人看不懂,那朝廷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真不知道该夸还是该郁闷。

    周自言牵起宋卫风的手,轻轻指向第一个号舍。

    周大哥在这里。

    宋卫风顿时明白周自言的意思,刚想说什么,被周自言捂住嘴。

    周自言摇头,让宋卫风不要声张。

    联系到只有号舍名,没有人名,宋卫风立刻明白朝廷的用意。

    这是怕暴露身份,发生无端是非啊。

    可心中激动不发泄出来,实在难受,宋卫风只能抓住周自言的臂膀,用力抓着。

    周大哥过了第一场,过了!

    周自言点点头,对,过了。

    但是他感觉自己胳膊有点疼!

    “……”宋卫风完全不知道自己对周自言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他正记住周自言这个号舍名,下次一定第一时间找到周大哥在哪。

    叶朗从人群中找到周自言和宋卫风,只用一个眼神便让周自言和宋卫风知道。

    叶朗也过了!

    这真是天大的喜事,他们距离成为举人,又近了一步!

    第87章

    第一场放完榜, 周自言便马不停蹄又拎着自己的包袱,住进新的号舍里。

    是的,剩下的所有考生全都被重新排了号舍。

    这样三次排榜, 全都是完全不同的顺序, 绝不会让外人知道到底是哪位考生在哪间号舍里。

    宋卫风记下的号舍,直接没了用处。

    第二次放榜时, 还是靠周自言指出,他才知道自己的周大哥又顺利考过了第二场。

    第一场筛去了十之一二, 第二场又大批次筛去了一半多。

    乡试宛如大浪淘沙,千人过桥,到最后一场时候,号舍已经坐不满。

    原本热闹喧嚣的贡院,也逐渐变得冷清。

    也正是因为这样, 最后一批考生可以隔一间坐一个人, 避免被旁边人影响。

    贡院里的周自言正气定神闲地坐着, 等待分发最后的考题。

    贡院外的宋卫风急地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在茶摊处走来走去,时不时便要看看时间, 看看贡院方向。

    实在等得焦躁,宋卫风买来一碗茶水, 走到熟悉的老地方, 将茶水倒到地上。

    自己则顺着马鸣沟的方向撩袍跪下,双手合十虔诚祈祷:“县令大人,爹,豆丁……还有各路神仙, 大半时间过去了,今天就是最后一场, 上苍保佑,一定要周大哥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地答完最后一场。”

    做毕,扶着有些湿润的泥地,磕下三个响头。

    宋卫风没有办法在贡院里帮助周自言,所以这些天他一直在外面为周自言拜佛求神。

    只为让诸天神佛能保佑他的周大哥,顺利考中举人。

    突然,头顶炸起一声炮鸣。

    宋卫风回头望去,贡院上方萦绕着淡淡的黑烟,盘旋而上。

    乡试最后一场,正式开始了。

    周自言拿着刚刚发下来的考题,从头到尾看了一遍。

    却在看到最后一题时,楞了一下。

    正如他之前猜测的那样,本次乡试的主考官在前两场出的题,有难度,却都中规中矩,没有刻意刁难人。

    许多考生也在夸赞今年的主考官善心,没有像往年的主考官那样用刁钻难题刷人。

    他们还说,若是能考上,定要磕头感谢。

    可这最后一场,这位主考官果然发力了。

    一共三道题,一题比一题难。

    第一题,国治而后天下平,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修其身而天下平,致天下平之理,同,或不同也?

    是在问考生,书上说的平天下的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之处。

    第二题,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考以礼治国和为官之礼,算是考察考生对于做官的想法。

    前面两道题尚且好说话,可这第三题是一道策论。

    【陛下嗣位,岁乖乱,多为边塞不控之民,是为怨今。从书视之,问古之治天下者,皆在教文为崇化也,是仁。风俗不一,不善则害此国。朝廷岁遣使各之守,颇有习习无常,欲以存不可。学生存此土上,观此弊法,将何以改此?不可裂,而不能尽灭,请以告。】

    用大白话翻译一下,便是在问考生:陛下登基以后经常发生各地叛乱事件,许多都是边塞一些不能随便控制的平民百姓,他们抱怨现在的生活不好。

    从书上看呢,每个人都在说要用更好的美和文化去教化各地风俗和百姓,这样才是仁爱的君主。所以说,各个地方的风俗不统一,不好,就有可能危害这个国家。

    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