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 80-90(第22/35页)
表名字。
而号舍外,也没有童试的假山小河,只有一条通向房间的小道,被称为‘号巷’。
现在正好是暑中最热的时候,周自言坐在号舍中,感觉身上都在冒热气。
哪怕脱掉外面一层衣袍,还是发热,只能靠一把折扇来取凉风。
如此情境,年纪小或者年纪大的人,在这样的地方,能坚持三天就算厉害了。
也难怪有些考生坚持不下来乡试。
号舍里有一桶水,一个火炉和一个手提壶。
所谓的床不过是一张床板和两层被子一个枕头。
睡过客栈舒服松软的床铺后,周自言摸着还有倒刺的床板,心中叹气。
三天……不过三天。
三天后就能离开了!
每日餐食是朝廷分发,都是简单的馒头和小菜,只能果腹,并不怎么好吃。
周自言吃完朝廷发的馒头,又热了一下自己带来的凉包子,摊开被窝躺下。
有些想念外面的宋卫风了,不知道这位小哥儿此时在做什么?
是否也如他一般……在这里苦苦思念。
翌日,鸣炮。
考生起床。
印卷官按照号舍分发先前收走的官制纸,每发一份都要仔细确认考生和官制纸是否相配。
确认是考生本人,才可下发。
点检结束后,印卷官还要在答卷上盖上“对”的印章。
这又称为“对号戳”。
一场考试下来,官制纸末尾会多出一片印章。
不过少一个都不行。
周自言拿到官制纸,不敢胡乱放,只敢小心放到床板上,免得染上污渍。
这官制纸的检查远比童试更严,不能有一点污渍,也不能有任何涂改痕迹。
哪怕只有一个墨点,都有可能被评为舞弊。
第一场考四书三题,和诗词一则。
诗词有指定的韵脚,不能胡写一通。
四书看似是回答,实际也要发散思维,联系大庆实际,写成两篇文章。
四书题目如果要加注或者修改文字,需要在末尾写上正文多少字,修改多少字。
所写所答,皆是规矩。
周自言看过题目,在心中打好草稿,提笔落于草稿纸上,开始写文章。
童试尚且是为考背诵,可从乡试开始,每一道题都为了选官。
所有答案都必须从官员的角度去回答。
主考官不仅看考生的学问,还要从文章中看这个学生适不适合做官,有没有为政的能力。
若是选上了,将来可能就是同僚。
所以主考官在做选择的时候,时常会从个人喜好出发。
这就导致考生们每一场考试都必须要摸清主考官员的喜好,对症下药。
周自言手上这几道题目,中规中矩。
不惊喜,也不出格。
要么主考官员是一位沉稳,不爱求变的老大人,要么就是攥着大招,要在最后一场策论上下死手。
不过不管是哪一种,周自言都不怕,他只需要好好作答就行。
第一场的时间是两天,直到明天傍晚都可以交卷。
所以周自言有充足的时间作答。
早上写完一篇四书文章,好好吃了一顿午饭,小睡了一会,下午又开始写第二道四书文章。
两道四书题目都出自《大学》,一道问考生何为正心,一道问家与国的关系。
都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只要考生自己不掉链子,这两道题还是很好回答的。
不过考试么,总是会发生一些意外。
周自言写完第二道四书题,还未将答卷收好,就听见不远处,不知道那一处号舍传来一阵骚动。
听不到任何谈话的声音,只能听到匆匆忙忙的脚步声。
周自言稳坐床板,把自己的答案收好,好好放到干净的地方,以免弄脏。
方才那阵骚乱,只有几种可能。
要么是考生晕倒了,要么是考生弄坏了官制纸,才能引来这么大的动静。
不管是哪一种,那位考生今次乡试都算是提前结束了。
第一场要在号舍里考两天两夜,到了晚上若是有人没写完,就需要点灯熬夜。
这一点灯,就更容易出事。
回回都有考生因为点灯,燎到自己也燎到官制纸的事情发生。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提前结束乡试,格外令人摇头叹息。
周自言分配好自己的时间,慢慢悠悠回答问题。
第二天早上,写完的人就可以交卷了。
不过交了卷子也不能提前离开,全都等在大门后,要等全部人答完才能离开。
周自言写完最后一道诗词题目,重新检查了一遍,在午时交上自己的答卷。
交上答卷,领到‘照出笺’,周自言便能离开号舍了。
他离开号舍的时候,身旁还有许许多多考生,正在奋笔疾书。
直至傍晚,他们都还有机会提交自己的答卷。
这薄薄几张官制纸,便是寒窗苦读十几年的结果。
是福是祸,实难预料。
在小小的号舍里待了两天,吃喝方便都在里面。
那味道,极难形容。
反正周自言一离开号舍,立刻用准备好的布条捂住自己的口鼻。
因为不光是他自己难闻,凡是交了卷子的考生,身上都是一样的味道。
这样一群人聚在一起,堪比毒气现场。
带上布条,把那些味道挡在外面,周自言舒服许多。
有经验的人也像周自言一样,提前准备好。
剩下那些第一次参加的人,只能自己捂住口鼻,仿佛随时随地都能呕出来。
若是还有下次……他们一定,他们一定也要带好装备!
回去客栈,周自言万事不管,先好好洗了个澡,然后就是睡觉!
好好休息了一番后,周自言总算从一个邋遢模样,变回原本的清贵夫子。
宋卫风直接把周自言当成瘫在床上不能动的宝贝,所有吃食全都端到周自言面前,绝不让他受累。
“周大哥,这成绩什么时候出啊?”宋卫风一勺一勺喂着清甜的米粥,时不时还帮周自言擦嘴。
周自言无数次想自己端碗,都被宋卫风打下去,最后只能变成现在这样。
“第一场不出成绩,只会筛人。”周自言咽下米粥,“参加乡试的人多达几千人,那些官员看不过来,所以需要快速过一遍所有卷子,踢掉那些跳题、漏答、或者弄脏卷面的考生。剩下的,才能去考第二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