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纨绔(重生):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嫁纨绔(重生)》 60-70(第6/22页)



    嬷嬷伸出两根手指,说:“他统共就说了两件事。”

    两件?

    奚静观吃惊之余吗,心弦顿时收紧。

    燕唐脸上含着笑,显山不露水,处变不惊地问道:“除了阿耶封爵,还有什么事?”

    嬷嬷的视线在奚静观与燕唐之间转了两转,撂下惊人之言:

    “圣人还为庭郎君,赐了一桩婚。”

    燕唐朗声问她:“这道圣旨来得莫名,阿娘就不觉得蹊跷?”

    嬷嬷待他说完,才语重心长道:“蹊跷又如何?不蹊跷又如何?这世间,生不由己的事情多了去了,圣旨到了家门口,夫人总得去接。”

    燕唐身在局中,奚静观却瞧得分明,今夜这话若是绕着元婵来说,无异于原地绕圈儿。

    她想了想,移开了话,问道:“嬷嬷,阿兄他们一行人,此时还在去京州的路上,圣人连他的面都没有见,怎么就如此急切赐下了婚?”

    嬷嬷转向她,眼里多有赞许。

    “三娘子,不瞒您说,这事儿说来说去,都是那句话,庭郎君到没到京州,这婚他都拒不了,就算心里有一百个、一千个不乐意,也得老老实实说一声‘谢主隆恩’。夫人命我前来,想要传达的,无非就是这个意思。”

    燕唐向后一摊,道:“一天天的,净给人乱点鸳鸯谱了。”

    他这番话,往小了说是愤愤不平,往大了说就是大逆不道。

    奚静观想劝燕唐一句“祸从口出”,忽而想到被文书传婚的贺悦,又瞬间歇了心思。

    嬷嬷也跟着燕唐说:“可不是?”

    她应和完,却又道:“但庭郎君这桩婚事,是我们高攀。”

    奚静观凝眸问:“不知新嫂嫂是哪家的小娘子?”

    嬷嬷停了片刻,道:“是滁阳王的嫡亲孙女儿。”

    燕唐登时坐直了身板儿,奚静观也难掩惊疑,她沉思一瞬,才道出疑虑:“素闻滁阳之女只嫁皇亲,圣人怎么将她点到燕氏了?”

    嬷嬷没接话,良久才说:“夫人说,圣意难测,骑虎难下,而今时局,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送走了嬷嬷,奚静观与燕唐闲来无事,在石亭内布了几场棋局。

    几场博弈下来,燕唐输得惨烈。

    奚静观笑着将落下一枚棋子,“燕三郎君的心不静。”

    燕唐道:“老头子到底是我亲阿耶,我总不能眼睁睁看他进火海。”

    锦汀溪距京州千里之遥,官宦子弟无昭不得入京,燕唐的担忧与顾虑,看起来有些苍白无力。

    多说无益,奚静观只能哄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燕唐捻指转着棋子,“也是。”

    一局已定,奚静观垂眸看着棋盘上的棋局,半晌才道:“你与阿娘,倒是相像。”

    一个说“且看来日”,一个说“走一步看一步”,奚静观头一次切身地体会到燕唐与元婵的母子连心。

    燕唐笑道:“我是阿娘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与她自然相像。”

    夜色渐浓,镰月微明,燥热的风踮起脚,轻柔地移步至烛光已灭的石亭。

    棋盘上棋子遍布,可见战况之激烈。

    风扫了一眼,却没止步。

    那是场平局。

    斋藤馆内的惊堂木“啪”的一拍,堂下又围了一拨人。

    “听说了么?燕修之又加官了。”

    “我就说徐题那厮是信口雌黄,什么燕氏日薄西山?我看是风钻进鼓里——他净吹牛皮了。不长眼的都去燕府门前多转转,前来恭贺的宝马香车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燕氏要更上一层楼了!”

    燕氏坏事出门,好事也传了千里。

    斋藤馆内或感慨或发酸,也热热闹闹议论了两天。

    角落里的雅间并不打眼,那人桌上的饭菜一动未动,酒也不点,水也不喝,不知是做什么来了。

    他呆上二、三刻,便搁下一袋银钱,道:“结账。”

    小二搭着布巾走来,人已走了,只依稀瞧见道半人高的背影。

    元婵觉浅,连蘅苑中的童儿正在用竹竿粘蝉,看到门前垂手而立的人,忙丢下竹竿,入房道:

    “夫人,望春风内的管事来了。”

    元婵有些不耐,嬷嬷见状,走出几步,向那童儿问道:“他不好好在庄子里呆着,跑来燕府做什么?”

    童儿在心里喊冤,说:“他说庄子里遇到了事。”

    嬷嬷“嘶”了一声,猜测道:“还那个新来的听音?”

    童儿将头重重一点,开口道:“是。管事说,听音三天两头到望春风里去,问他来做什么,他也不说,每每都是看两眼就走,让人觉得心里膈应。”

    连着好几日,许多管事都来提过这位新听音的不是,嬷嬷起先不以为意,随随便便就将人打发了。

    没成想,他竟然胆大包天闹到了望春风去。

    嬷嬷思量一阵,不敢怠慢,忙入内禀报于元婵。

    简略说完,嬷嬷察言观色,又添道:“小小一个听音,量他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夫人不妨由着他去,不必管他。”

    元婵听了,半掀开眼皮,不甚赞同道:

    “燕氏眼下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可不能让他坏了事。嬷嬷,你再置办两斛金珠,送到听音府去。”

    嬷嬷应“是”,才要转身出去,又被元婵出声喊住,问她:“融儿可将前月的帐送来了?”

    嬷嬷老实道:“送来了。”

    元婵又问:“没出什么岔子吧?”

    嬷嬷露出了一点会心的笑,“没有,账上的钱一笔不差,大大小小的地方,也没什么遗漏,几个账房先生看了,也没寻出不妥之处来。不得不说啊,这心细的人,就是不一样。”

    元婵这才放宽了心,合上双眼继续小憩。

    元婵办事妥帖,奚昭与奚暄各有所得,可惜那乌木沉香的手串儿还没送到奚府去,奚昭就自己摸到了兰芳榭。

    奚静观看他背上背着把弓,了然道:“敢情你不是来看我,是来找序儿的。”

    奚昭接过福官递来的清水,一口饮了,才说:“我若不是来看阿姐,就不往燕府拐了,直接将他约去雁寇坡跑马去,岂不省事?”

    燕唐敲了下他的脑袋,“枉你阿姐昨儿还念叨着,要好好给你送别呢。”

    奚昭连忙摇头摆手,连声道:“我才不要送别!”

    他慌乱的视线不期然与奚静观在半空中交汇,忽然心虚地低下头,小声道:“去漠北……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奚静观哼了一声,只觉他的脸皮生得天底下独一份儿,该厚时薄,该薄时又厚了。

    她托起一盏茶,撇了撇茶沫儿,问奚昭:“那你想什么怎么走?”

    奚昭转了转眼珠,畅想道:“我想走时就走了,挑个夜里,牵上匹马,谁也别来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