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给汉武帝讲我的男神霍去病》 160-170(第10/25页)
是诈骗的高手,老王上一次这么无语,那还是得在上一次!】
【行八行四的福气:毕竟谁能想到呢?改革变法的决策层重
要人物之一居然反对变法,求老王当时的心理阴影哈哈哈哈。】
苏轼笑得直打嗝:“哈哈哈哈哈,不愧是子由!王介甫那个时候估计都惊呆了!”
司马光(老年版宋神宗位面)眼中也带了笑意:“果然是他苏子瞻的弟弟,跟他哥一个德性!”
都是能把人噎死的。
这个位面的司马光倒是没被主播爆出来的那些事情波及多少,毕竟他在朝为官多年,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不像另外一个他还是个青瓜蛋子。
也正是因为这一份势力和底气,司马光才敢在皇帝明显支持变法的情况下,还能跟王安石他们对着干。
再者……
他这个时候也已经被贬了,已经远离朝堂遭了报应了,所以,即使是皇帝,一时居然也拿他无可奈何。
季驰光也笑道:“对,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苏辙想捞哥,结果发现自己没有这个条件。”
“但是,当时的很多大人物都伸出了援手。”
“最先出手的是驸马都尉王诜。”
“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因为不好直接向苏轼预警,所以退而求其次,通知了苏轼的弟弟苏辙,叫苏轼赶紧跑。但是没想到,前来抓捕苏轼的人来得太快,苏轼没能跑路成功。”
“事后,驸马都尉因为泄密,被革除了一切官职,成为了乌台诗案中受损最严重的一个人——苏轼身上都还挂着个副团练使的官呢。”
王诜:“……”
他无奈的笑了笑。
嘛,对他来说倒是没什么关系。
反正他又不是靠做官吃饭的,倒是苏子瞻这样的人才,没了属实是可惜。
苏轼感慨:“患难见真情啊!”
虽然乌台诗案让他的身心备受挫折,但是也让他看出了不少患难朋友。
苏轼没忍住嘿嘿一笑:“谁能想到他王介甫居然也会上书帮我说话!”
可见也是拿他当朋友的。
估计是平日里交流不多,所以不太好意思直说罢了。
哎呀,做人这么含蓄做什么?
弄得他有时候都误伤友军了嘿嘿。
……
季驰光:“除了驸马都尉之外,第二个站
出来帮苏轼说话的是当时已经卸任的宰相吴充。”
“这个人大家可能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不像王安石名气这么大,但是在当时也是赫赫有名的实权人物。”
“吴充一直被认为是新派人士,因为他家娶了王安石的女儿为新妇,与王安石是儿女亲家。”
“谁也没想到,这么一个板上钉钉的新派人士居然会为当时被打为旧党的苏轼求情。”
“紧接着站出来的人是曹皇后——或者,这个时候应该称呼她为太皇太后了。”
仁宗朝的曹皇后挑了挑眉,明显一惊。
她还真没想到自己未来的命数还挺长的。
居然能连太皇太后这个位置都混上了。
不过……
曹皇后沉吟,这个苏轼的才华真有这么好?
要知道,在当时皇帝已经摆明了要杀他的情况下保人可是很难的,她居然能这么摆明车马要救他……
嗯……好奇。
季驰光:“曹太皇太后为了把偶像挖出来,直接谈起了一件陈年烂谷子的事情——她表示,当年你祖父仁宗陛下曾经对苏家三父子一同来参加进士考试这件事情,津津乐道许久。”
苏轼:“……”
苏辙:“……”
是啊,真是落泪了。
他们三个来考试,其实主考的人是他们的爹啊!
他们两个当时年轻,只是试试水来陪考的。
谁能料到爹这个主要人物没考上,他们两个陪考的居然考上了?!
季驰光:“然后,太皇太后继续说,当时的仁宗陛下非常高兴,甚至对她说,认为自己为子孙后代们找到了两个宰相之才,能使天下太平,盛世长存——你今天要把苏轼给杀了,那你以后又有什么颜面去见仁宗陛下呢?”
“甚至,在当时还有野史流出,说当时的曹太皇太后已经身患重病,她居然直接对神宗表示——你要是把苏轼杀了,你心情确实舒服了,但是,我这病也就好不了了。”
“换句话说就是——”
“皇帝,不孝和不爽你总得选一个吧。”
天幕下的皇帝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可真是千古独一份的奇景了。”
李世民感叹。
能让政敌、太后,都为他向皇帝求情。
恐怕天下也只有这苏子瞻一个人能做到了。
这人的才华得是高到什么地步,才能叫这么多人都帮他?
要知道,这苏轼的背后可没什么家庭背景支撑。
那真是纯纯靠一腔才华打天下的。
……
季驰光:“与此同时,因为朝臣们对新法不满,给神宗的压力过大,不得不被神宗当成典范被罢免在家的王安石也上书了。”
“甚至还不只是普通的上书,而是连夜派人进京,替他和宋神宗说了一句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天下哪有太平盛世杀有才之人的说法呢?”
刚干掉了几个有才之人的刘彻:“……行吧。”
忽略朕这一次的行为。
【血祭:怎么说呢,当时的王安石其实不要沾染政治是最好的,毕竟他当时算是被大半个朝堂敌视了,连皇帝都保不住他的那种。但没想到,他重新进入别人的视线,居然是为了苏轼这个当初跟他掰过手腕子的人上书。】
【清曦:正是因为这样才让人感动,在沈括这样的好友落井下石的时候,王安石和吴充这种政敌反而能帮他——患难见真情啊!】
王安石:“……谁见鬼的和他苏子瞻有患难真情?”
他这仅仅只是基于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才出手相助的好吧!
谁想帮他苏子瞻?
也就是看在当时同朝为官这几年的同僚之情的份上,要不然就苏轼这种嘴臭的家伙,他才不拉拔呢!
王安石迎着老妻吴氏那调侃的眼神,颇有些不自在,别开头,嘟囔道:“看我作甚?不过,就是不忍心让这么一个诗才好的读书人死了罢了。他苏轼死了就死了,可别带累了皇上的名声。”
吴氏:“嗯嗯嗯,我懂我懂。”
王安石:“……”
不,听你的语气,我就知道你一点都没懂。
季驰光:“而新党的另一位大人物章惇,这一年他刚刚结束守孝,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