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二两娘子》 610-620(第4/18页)
大员,贾氏的公公如今也外放在做知府。
不过,他年岁已过知天命,要想再往上就有些难了。
希望自然是放在了儿子和孙子身上。
只是贾氏的夫婿考过举人已经很多年了,却一直没考上进士。
如今他的儿子也考上秀才了。
听贾氏的口气,打算去吏部排个号,活动一番以举人身份入仕途。
但是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
毕竟这样一来,就是断绝了考进士的路了。
读书人还是想金榜题名做两榜进士的。在他们眼底,这才是正途。
魏楹当年因为害怕考上同进士,都停了三年再考。
可见文人对此的执念。
贾氏看到信哥就道:“咱家的小才子回来了,快过来让婶婶瞧瞧。”
信哥朝沈寄行了礼,又朝贾氏行礼。
然后走到贾氏跟前,“婶婶,有半年未见了。”
贾氏点头,“是啊,信哥又长高了一头。这回啊,宁哥也进京来了。你们正好一处说说话。”
说着转头对沈寄道:“大嫂,听说小包子和小馒头要考试了,宁哥在那边不影响他们吧?”
沈寄道:“没事儿,劳逸结合嘛。信哥,你过来得正好。快去给弟弟们说说书院的考试。”
她说到这儿,对贾氏道:“这会儿送宁哥进京,是不是也要让他考东山书院?”
本来她还不确认的,可是看贾氏对信哥这么热情,又听淮阳来的人提起贾氏一房对四叔这个代族长很是相帮,心头便有点数了。
这是为了宁哥进京,能多受些照应。
魏楹还是挺在意魏氏子弟的学业的。
书香大族,如果两代之内没有后辈考上进士在官场崭露头角,那就得慢慢落败。
魏氏之前就是因为这个,家世不如当年。
魏楹他爹考上了进士,但身体不好并没有出仕。
还是魏楹回归之后,淮阳魏氏的声望才重新起来的。
如今自然是更上一层楼了。
也是因为有魏楹这么一个榜样,近年来魏氏子弟的向学之风很是浓厚,有了好学的氛围。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自然是好事。
科考是要靠实力说话的,可比芳姐儿父母想借相府的势联姻好多了。
贾氏点头,“让他试试呗,考不上再说。”
话说得谦虚。其实如果没有一定的信心,也不会千里迢迢来投考了。
王氏笑道:“我就是让信哥过来做这个的。快,去给你三个弟弟说说。”
宁哥比小包子小,比小馒头大,今年十四岁。
算下来,魏家如今已经是有四个十五岁以下就中秀才的了。远景很好!
信哥朝在座几妯娌躬身一揖,然后往小包子的院子去。
路上遇到小豆沙和曦姐儿有说有笑的过来,看到他便停下招呼:“哥哥|信哥哥”。
信哥摸摸她俩的包包头,从袖袋里掏出些糖果给她们。
他这是特地准备的,不然怎么会随身还带着糖果?
“听说你俩进学了?”
两个小姑娘一起点头。
曦姐儿还伸出手板心,“哥,我今天让先生打了。你看,还是红红的。”
第 613 章
小豆沙也举起肉呼呼的小巴掌, “我也被打了。我们上课分心。”
信哥笑道:“定是因为听说来了亲戚,所以坐不住了。以后不要如此了!万先生可是难得的好先生。”
这一段时日,陆续会有亲戚抵达。
要是这俩小丫头老是因此分心, 怕是手板心要被打肿。
“嗯。”
这两天把娴姐儿忙了个脚不点地。
要安排人去接到达的客人, 要安排好来客的衣食住行。
而且还有日常的中馈也要应付。
她这会儿更觉出做当家主母的不易。
想一想,大嫂居然还把自己的事业也做得风生水起, 还把四个孩子都教育得很好。
真的是太、太、太厉害了。
王氏略坐了坐便起身去帮忙了。
沈寄方才一直在招呼淮阳来的客人。因为和王氏熟络,也就没怎么管她。
她就算要开始稍微冷落王氏, 也不可能做得太明显跟失礼。
王氏这会儿也没觉察出什么不对来,很热心的帮着娴姐儿张罗事情。
娴姐儿一看到她就高兴了, “六嫂, 好多事啊!”
王氏道:“比起皇家,咱家亲戚不算多。来,六嫂帮你。”
不过, 皇家张罗一切事宜的是皇后。
娴姐儿这个幺房的弟媳妇倒也不需怎么忙碌。
晚一些, 十五叔、十五婶也过来了。小权儿也从衙门过来。
毕竟是幺房的事, 只是他们那边安排不下,所以客人都在相府而已。
总是要过来打个照面的。
傅清明也被沈寄叫出来见客了, 只介绍是她娘家表弟, 在相府温书备考。
可是淮阳来的人里也有眼睛毒的,贾氏就是其中之一。
她看到傅清明, 当即便瞅了小权儿两眼。
其实傅清明的样貌有八成是随了红姨,而且还青出于蓝了。
但十五叔毕竟贡献了基因,真要细看还是能看出些端倪来的。
不过,只一眼贾氏就看出来了。
沈寄怀疑她见过红姨。
“真是生了个好相貌啊!既然是大嫂的表弟, 那也就是自家人了。以后,只叫我一声嫂子就是。”贾氏满脸堆笑的道。
要不是傅清明年纪不小, 已经有十七了,贾氏还会给一份见面礼。
这会儿他也就借着年纪不小的由头,说了两句就告辞了。
结果刚出去,就遇上小厮来请他,说是魏楹让他到前院去。
还是让他见一见淮阳来的亲戚的意思。
傅清明推脱不得,只得又往前院去。
大哥、大嫂是好意他知道,可是他很不喜欢被人意有所指的打量啊。
小权儿自然是一起就出来了,见他有些尴尬便道:“家里人多,是麻烦一些。敷衍一下呗!”算是释放了一些善意。
傅清明点点头,跟着他往外走。
贾氏问沈寄,“这孩子年纪不小了,又生了这么好的相貌。他的婚事定下没有啊?”
十五婶其实也在想这事儿。
她的儿女都定下了好亲事,自然不想人说她对个外室子不闻不问。
不过,傅清明的事儿有些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