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娘子: 610-6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二两娘子》 610-620(第3/18页)

   魏柏拿上匣子往书房去了。

    王氏自己坐在那儿, 想着沈寄和小亲王的态度。

    这两门亲戚是信哥最有力的援助,他们这个表现是代表不赞成么?

    可是, 有康郡王府做亲家,也是很长脸的。

    不但能给信哥带来好处,就是自己在慈心会也不再是一味依附大嫂了。

    琳姐儿那个丫头,这些年也是历练出来了。

    就算是嫁到康郡王府去, 想必也能把世子笼络得很好,让府里上上下下都夸她。

    所以, 王氏真的很不想放弃。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是魏柏的举动也很明显,他不中意康郡王世子、中意那些有望中进士的书生。

    又是文人的臭毛病!

    自己还是得想法子说服他才是。

    不过,此时不宜拦着他看。

    她自己一辈子只能在大嫂面前伏低做小也就罢了,可不希望信哥依然只能唯人马首是瞻。

    王氏身边的吴妈妈,得了小亲王身边人塞的好处,而且这么多年琳姐儿也将她笼络得很好。

    不过,这会儿她觉得还不是劝说的时候。

    至少得等到夫人开始动摇了才行。

    反正这件事一时半会儿的也不会就定下来了。

    过了两日,东山书院放归宿假。

    不多,就两天。平常每月还只一天。

    也是因为书院要准备即将到来的入学试,所以多了一天。

    到了日子,王氏自然是早早就打发人驾着马车去接了。

    有一个同窗叫谢伏嘉的,搭了信哥的顺风车回城。

    还特地进来向魏柏、王氏道谢。

    王氏笑着道:“小谢你住哪里,让马车夫送你回去吧。信哥你真是的,怎么不让车夫先送同学回家呢?”

    其实信哥本来也是这么打算的。

    可是谢伏嘉说他家门前的路窄,进不了车。又执意要跟他回来道声谢。

    他就把人带回来了。

    这会儿王氏这么说了,谢伏嘉便道:“多谢魏伯母!小侄的家离此不远,走回去便好。小侄一月不见家严家慈,这便告辞了。”

    “那好,信哥你送小谢到门口。”

    信哥点头应下,送谢伏嘉出去。

    王氏对魏柏道:“这小子倒真是个灵活的。”

    魏柏道:“兴许没你想的这么复杂。”

    王氏笑道:“你要不是觉得他可能是故意接近信哥的,方才他说他家离得不远,你就会直接邀请他明日过来,同信哥一道坐车回书院了。”

    魏柏这些年顶着魏楹兄弟的名头,自然是不少人想通过他接近魏楹。@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也是遇得多了,知道很多人只是拿自己当桥用,这才多长了一个心眼。

    不然,方才他的确是会热情相邀的。

    谢伏嘉和信哥一样,都是穿着院服回京。这个看不出来什么贫富差距。

    但他身边连个书童都没有,一看就是寒门子弟。

    他一贯是很乐意提携好学上进的寒门子弟的。

    但这个人从搭信哥的顺风车,到执意进来恭敬的道谢,看起来是很顺理成章,但是也还是有点惹人疑窦。

    所以,他便暂时保留了态度。

    信哥送了人回来,王氏便问他:“小谢是主动提出搭你的车的?”

    信哥有丞相做伯父,在书院自然更受重视。

    就是请教先生问题,先生也会讲得更仔细一些。

    王氏在开学之初,便将他这层身份透露出去了。

    信哥点头,“也不是,是我在半山遇上他的。他成绩挺好,就是家里有些穷。我想着之前和他讨论的问题还没有结论,就邀他到车上说,也顺道送他一程。”

    魏柏道:“此人品行如何?”

    听起来似乎是自己夫妻俩有些多心了。

    但也保不准是摸清了信哥的行程,故意先走一步半道偶遇的。

    “师长、同窗都说他为人不错。我也觉得他很好。”

    魏柏心道:如果真的是品行和学业都好,就算是有意接近信哥,倒也可以理解。顺手帮他一下也无妨,反正大哥也是在寻找值得培养的晚辈。

    如今的他,也是早知道文人如果一味清高,混官场是绝对不行的。

    如果这人只是比较灵活倒也无碍。

    就怕是什么心机城府极深的人,甚至是大哥的对头故意安排的人。

    所以,他肯定不会贸然向大哥推荐的。

    此事不急,以后再说吧。

    信哥问道:“琳姐儿和曦姐儿呢?”

    他一个月回来一次,两个妹妹居然都不在家?

    王氏道:“她们都在大伯那边。琳姐儿去陪大嫂,曦姐儿和小豆沙一起在跟着万先生学习。”

    信哥挑眉,“是那个万先生?”

    太子妃的女先生,那是相当有名气的。

    母亲特地说出来,又是大伯母给小豆沙寻的女先生,信哥一下子就想到了。

    王氏点头,“是啊。你也赶紧换身衣服,咱们这就过去。小包子和小馒头眼看就要入学试了,你去给他们说说考试的注意事项。娘平日里也在那边帮忙。相府人跟事都多,你小姑姑一个人有些忙不过来。淮阳有几家亲戚,这两天也到了。”

    “哦。”

    信哥答应着进去换了一身便服。

    其实他是放了便服在书院的,只是归心似箭就懒得换了。

    至于谢伏嘉,院服就是他最好的衣服。

    而且,穿一身东山书院的院服,不但可以受路人艳羡,也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譬如说如果路上遇上不讲道理的富家公子哥儿,看到他是东山书院的也会忌惮三分。

    不会像对其他穷人一样,动不动就挥鞭子什么的。

    毕竟东山书院可有官场摇篮之称。

    能考进去的一半能进官场,还有一半也能混个名士。

    而且师长、同门都不是等闲人物。

    兴许动了一个,牵出来一串。

    甚至,谢伏嘉有两次路见不平,仗义出言相助。

    对方也是看他是东山书院的给了面子。

    此番他的确是故意接近信哥的。寒门难出贵子,有终南捷径谁不想走呢?

    六房一家三口抵达的时候,沈寄正在和几个老家的亲戚说话。

    芳姐儿的父母也到了。

    她母亲有些失望,领了她下去说话。

    这会儿和沈寄在说话的是三叔祖母的孙媳贾氏。

    三叔祖父做过三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