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两娘子: 360-37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二两娘子》 360-370(第16/19页)

吝于上京。

    回头这宅子里添个老太爷,什么都要干涉一二,那日子就精彩了。

    他去上衙去了,沈寄怕是得被逼得脾气暴躁、心火上冒。

    如果没有小芝麻和小包子,自请下堂这种事都能干出来。

    他已经够烦了。

    所以,千万不能再出这样的事。

    魏柏轻声开口,“大哥这几年在刑狱上很有建树,做京兆尹这一年更是上下称赞。京城治安都好了不少。如果要升到正三品,那也该往大理寺卿升才是啊。”

    叔父说话,魏楹只能打太极绕圈圈。

    魏柏开口他就没这么客气了,“六弟慎言,你是吏部尚书么?就敢妄言朝廷官员任免。”

    魏柏的话其实是低层官员的议论,不过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这会儿被训了便道:“大哥,我只在家里才说的。外人议论我从来不出声。”

    魏楹让他在外头少说话,他也一直老实照做的。

    “嗯。”

    魏晖还等着魏楹的答案。

    他只能说道:“大概是看我太年轻,要放一放再用吧。当年先帝也是故意的贬了我去蜀中磨砺的。”

    这是先帝病逝前召他到病床前说的。

    说当年发现他得罪了镇国侯府,而且还面临站队的局面。

    不想他自误或是被误,这才借故发作他。

    把他贬到遥远而贫瘠的蜀中小县,以免卷进夺嫡之争去。

    当然,也是要借机磨砺他。

    看他是不是能经得起逆境的打压,是不是真的值得培养。

    否则,他一向都不是因言论怪罪臣下的君王,怎会为了魏楹没有掩饰好的情绪就那么发作他?

    魏楹当时跪在龙床旁,皇帝的苦心让他很感动。

    看着病骨支离、两眼明亮说着对他的期许的皇帝,魏楹自然是将头死死磕了下去,承诺一定会遵循遗诏办事。

    魏晖挑眉,“放一放?”

    魏楹顺着魏柏的话往下说:“六弟说我即便是升也是该往大理寺卿升,这话想必不只你一个人说。可如果我真的升到大理寺卿去了,怕是说道的人更多。我入仕毕竟只得十年,是蒙先帝数次破格简拔,才不到三十就到了如今的高位。如果新帝直接将我升到大理寺卿,不服的人怕是数不胜数。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魏晖十年前是五品,如今还是五品。

    魏楹这么一说,他心头就明白了。

    官场的确是要讲资历的,很多时候要论资排辈。

    魏楹升得已经是太快了。

    如果这一次不是升到鸿胪寺卿,而是升到掌实权的大理寺卿。

    那么不服者,肯定比现在为他抱不平的人多得多。

    而有这么一个缓冲,将来如果要调任大理寺卿或者其他实权高位,只是正三品之间的平调。

    到时候反对的声音会低很多。

    将他放个两三年,也的确是个不可缺少的缓冲。

    于是,魏晖便在魏楹的引导下完成了这样的推论。

    并且逻辑自洽地认为就是这样的,如此他就放心了。

    魏晖抬手拍拍魏楹的肩膀,“楹儿,既然先帝和今上都这么看重你,你一定要好好的为朝廷效力。”

    “叔父,侄儿知道的。”

    魏晖都信了,就更不要说至今还在从七品闲职上呆着的魏柏了。

    他这几年无功也无过,便一直没有动过。

    “十一叔和六弟留下来用饭,小寄已经去安排了。小芝麻和小包子也许久没见到叔公和六叔,想得慌。”

    回去也没什么事,魏晖和魏柏自然不会多客套,便都答应了下来。

    三叔侄开始闲聊,话题自然是被魏楹引导着。

    他还拿出了自己收藏的几件珍品古董和他们一起鉴赏。

    末了让人把小芝麻和小包子带到大书房娱亲。

    气氛热烈而和谐。

    席间魏晖喝了酒,高兴的说道:“嗯,在你那里住了一年,老七、老八回去也像话多了。听说平时也肯学着打理铺子里的生意,不再跟狐朋狗友的胡混。已经许久没有要家里给他们收拾什么烂摊子了。”

    老七、老八本来这会儿要前后脚当新郎的。

    可是赶上了国孝,民间禁婚娶,便推到了年后。

    魏楹笑着谦虚了几句,说是年纪大了,自己就懂事了。

    心道不会把他会教育人的名声给他传开了吧。

    他可不想一而再、再而三的帮人管儿子,而且沈寄也受累。

    老七、老八那还算是有药可救的。

    万一给他塞几个无药可救的纨绔来,他可是头痛得紧。

    可都拜同一个祠堂,真要是求上门来,他也不好推拒。

    尤其现在,他干的是闲差。

    上衙的时候喝喝茶闲聊几句,到点就可以下衙。

    除非那些个特殊的时日,否则都是大闲人一个。

    还好,族人们露出这个意向,都被三叔祖父给打了回去。

    问他们是不是自己的儿子管不了,管不了就不要生。

    还说魏楹身居要职,没那个闲工夫帮他们管儿子。

    自己的儿子不想着如何管好了,却寄希望于别人。

    呃,还重点表扬了一下四叔和四婶对魏柏的教育很成功。

    他老人家德高望重,在魏氏一族那就是一言九鼎的存在。

    听说现在族里对族学抓得很紧,请了不少名师。

    而且把他和魏柏都树立成了典范。

    至于说已经中了举人,明年要到京城考恩科的几个族人,以及在族学里附学的亲戚子弟,要到府里借住备考的事。

    魏楹当即表示府里宽敞住得下。

    便不是同族不是亲戚,只要是淮阳一方的举人,要来都是没问题的。

    这种收买人心的投资,魏楹从来不会吝啬。

    相信三叔祖父和四叔也是如此,一定会将事情落实好。

    只是备考,给沈寄增加的事儿也不多。

    三五个月,考完也就完了。

    而且,也能帮她积攒人缘。

    现在魏氏一族如果要对她做什么,老七、老八肯定是会站在她一边的。

    晚间,送走了叔父和堂弟,魏楹回到内宅正房。

    这会儿沈寄在教儿女数数呢,就让他们数自己得了多少铜板。

    所以,魏楹回去看到的就是小芝麻和小包子都一副守财奴的模样,坐在榻上数着。

    俩孩子面对面的坐着,面前放着一堆堆的铜板。

    小包子奶声奶气的数:“一二三四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