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二两娘子》 360-370(第15/19页)
。
这样一来,小包子更欢实了。
指着摇摇摆摆的鹅就显摆:“白鸡!”他一向是这么叫鹅的。
沈寄好笑的想,白鸡,我还白切鸡呢。
小芝麻笑着说:“是鹅,傻弟弟。”
于是自然是小芝麻又得了铜板,小包子只能看着。
学了回舌学成了‘我’,沈寄硬是不通融。
再来是孔雀,小包子指着叫‘大鸟’,又被小芝麻得了铜板去、他看着。
小包子嘴巴一瘪,不乐意了。
乳母赶紧抱在怀里哄,陪着笑脸道:“奶奶,您看是不是也给二少爷一枚铜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铜板她倒是有不少,可二少爷就认奶奶手里发出来的。
沈寄便看了小包子一眼,伸手把他接了过来,“是你自己要跟姐姐一起上课的。”
“嗯。”小包子点头。
“如果你不闹着要上课,娘给你多少铜板都没问题。可既然你是要上课,就得守规矩。你自己给这些动物起的名儿,自己叫可以,但是要让大家跟着你改口却不行。”
小包子吸吸鼻子,“呜呜,我改。”
“这就对了。小包子改口叫对了,才可以得铜板的。”
“嗯。”
沈寄放了小包子下地,眼见他又跟着小芝麻去重新认各种动物,便微微的笑了。
那些枯燥的启蒙文章,还不如实地来认识事物。
魏楹负手远远儿的看着,这是他的家,他的妻儿。
管他是谁,敢来抢夺他都会奋起反抗的。
如今是国丧,沈寄足不出户,内宅看得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暂时不用担心。
可是,他不能辞官。
那沈寄就是外命妇三品诰命夫人。
如果太后或者皇后相召,她就得入宫去。
而且外人也不会丝毫觉得有异。
如果发生了什么,他想把事情闹大也是无凭无据。
可是,即便无凭无据,这种事闹开新帝也吃不消。
按说孝子守孝二十七个月,只不过为了不耽误国事才以日代月的。
他们夫妻都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还有沈寄送上去的砸碎的玉佩,皇帝也要掂量一下才是。
下人来报,前院来了客人,是两拨人,在门口撞上的。@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正是十一叔和魏柏叔侄俩。
他们得知魏楹升为了鸿胪寺卿,一则高兴他年纪轻轻就做到了三品高官,二则大家都是官场中人当然是清楚什么位置是掌实权的,什么位置是坐冷板凳的,疑惑之余直接便上门来问个究竟。
从他升了扬州知府,魏氏一族对他的期望值就水涨船高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后来见到他在关键时刻升到京兆尹,三叔祖父私下里更是说当年那个算命的算得准,魏家这一辈终于又要出个位极人臣的了。
第 369 章
现在消息还没有传回去, 可是淮阳肯定是要来信问的。
而且他们二人也着实好奇。
下衙后过来在门口撞上,只对视一眼便知道来意相同。
魏楹叹口气,一边让人告诉沈寄十一叔和六弟来了, 一边自己往前院去应付。
这是让沈寄安排晚上的席面好招待客人的意思。
沈寄收到消息, 自然是要过问一下大厨房今天的菜色。
这是她作为当家主母的责任。
本来派个人过去问一声也就是了,想了想她索性带小芝麻和小包子过去, 让他们在那里认各色菜肴。
小包子只会说两个, ‘肉肉’和‘菜菜’。
小芝麻也大多不认得, 于是要厨房里的人一一说给她听。
大厨房的管事很快拟好今晚的菜单, 拿给沈寄过目。
得到她点头允准后便开始准备。
只是看到两个小主子兴致勃勃的在厨房里逛来逛去, 管事的头都大了。
万一磕着碰着怎么好, 更何况旁边还有人拿刀切菜。
沈寄一看小包子已经跑去掀鸡笼了,小芝麻则颇感兴趣的看着厨子用刀雕盘子里装饰的萝卜花。
便让厨子给他们一人雕了只兔子拿着玩,把他们带了出去。
“厨房好玩!”小芝麻两眼发光的说。
沈寄瞥她一样,好玩儿?
她出手再慢一步, 小包子就把那几只待宰的鸡鸭给放出来了, 到时候厨房才热闹呢。
“等你满了八岁,娘带着你进厨房玩儿。”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为什么是八岁?”
“因为你娘我就是八岁开始进厨房玩t?儿的。”
小芝麻握着手里白萝卜雕成的大白兔,“娘, 我想学。”
“满了八岁才可以。”
前院魏楹把叔父和堂弟引进大书房。
魏晖一坐下就问道:“你怎么被调到鸿胪寺去了?”
“这是吏部发的公文, 侄儿也只是听命从事而已。”
魏楹让上茶的人退了出去, 只留下三叔侄在大书房里。
魏晖挥挥手, “别拿这种话来搪塞, 到底怎么回事儿?”
“就是升了一级嘛。”
眼见叔父瞪过来, 魏楹笑道:“这里头皇上到底什么用意, 侄儿现在当真不知。”
无论如何都不能让魏家人知道,他明升暗降是因为皇帝觊觎小寄。
虽然, 如今他才是族长,不会有人拿宗族大权来压他。
可如果被他们得知,他在仕途上折翼,全是因为沈寄。
他们不敢怪皇帝,却会把责任全推到沈寄身上。
她日后处境会很不妙。
毕竟,他总是要告老还乡的。
沈寄如果背上个红颜祸水的名声,以后在族内将举步维艰。
族里的人一心巴盼着他重现祖先当年的荣光。
如果知道他在仕途上再难寸进。
他们碍着皇帝、也碍着自己,或许不敢弄死沈寄。
可是一定会往他房里塞女人的。
一句孝道,一句长者赐不可辞就能把人塞了进来。
以沈寄的性子肯定不会答应,他自然也不会答应。
可要是族里长辈一而再再而三的一定要插手他们内宅的事,闹起来也麻烦。
三叔祖父当初因为五叔、六叔到江南去跟二房争家产,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官声,都不惜千里跋涉过来给他解围。
要是知道了这件事怕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