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 220-2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夫郎好香,却只想和我做兄弟》 220-230(第12/20页)

神,等着看接了烫手山芋的孟知彰如何破局。

    “陈登、孟知彰,你二人此次临江府之行,如何?”

    陈登出列回禀:“臣有愧,误于途中,多亏孟大人泾溏府返程时将臣一起带回。”

    赵真指指孟知彰:“那你说,临江府水患如何?”

    懿王正了正衣襟,若无其事理着自己的袖口。

    孟知彰看了眼懿王的背影,出列施礼,回道:“臣此行只去了泾溏府。临江府情况尚不知。”

    “那泾溏府,水灾如何?”

    “回陛下,泾溏府的确遭水灾。不过知府王大人已着手安排清淤复田,二十日辖区秋种可全部完成。同时泾溏府因水患而出现的万民流民已妥善安置,月底前一切便能恢复到水灾之前。”

    孟知彰说得简洁,众人却听懂了。水灾属实,水灾之后的所有棘手“麻烦”,也已全部解决。

    “一月之内便能复产如初,孟大人到底年轻,这等大话也说得出?”有人站出来阴阳。

    孟知彰不以为意,将粥厂及流民“以工代赈”的落实计划等当朝详细陈述一遍:“臣离开泾溏府时,知府王大人已着手推行这套救灾复产方案,想必眼下大半水淹农田已得见天日。”

    见赵真面色慢慢阴转晴,有识趣之人站出来:“臣以为这套‘以工代赈’甚好,其他遭水之地可广而推之。”

    赵真没说好也没说好,问向孟知彰:“‘以工代赈’若一月内回复生产如初,当真值得推下去。你为何叹气?”

    孟知彰又扼腕叹了声,双膝跪地:“臣有罪!臣方才忘记说了关键一点。否则,别说一月,便是一年,泾溏府也难恢复生产。”

    刚“识趣”之人,一口气噎住,不由翻个白眼。这孟知彰说话怎么还大喘气!

    孟知彰继续:“因为少了夏季收成,多数农人现在已经是寅吃卯粮。勉强支撑完秋种,已属难得。若要再交夏季之税粮,恐怕只能卖田卖舍、卖儿鬻女了。”

    “既是有水灾,田中无所出,哪里会为税粮将百姓往死里逼呢!自然是减免税粮……”

    识趣之人,话一出口便意识到自己的不识趣。他忙闭了嘴,偷偷观察赵真的反应。

    赵真起身踱起了步子,一步一步,似踩在百官心头。半日指了指户部尚书。

    “将孟知彰方才所讲‘以工代赈’之法,细细出个执行方案推行下去。再派人去实地调查下各地受灾情况,出个夏税减免的折子。”

    百官前列,懿王轻轻咳嗽一声。

    立时有人站了出来:“长公主军中多出的这笔军费,还需夏税来找齐,如今不知该挪用哪一笔。”

    话音落,万马齐喑,无一人吭声。

    这些年西境南疆北域战事不断,尤其长公主所守西境,羌贼近年越发猖狂,军费也一年高似一年。仗不能不打,这负担,委实也越来越重。

    赵真扫视下庭下,不觉心凉。半日目光回到孟知彰身上:“孟知彰,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孟知彰再次出列。

    “军费问题,多半用来采购物资。现下直接提供银两,不如直接物资补给。但物资运输,要考量时间和损耗问题。从京城到西境,路上要一两个月时间。至于损耗,以粮草为例,出发时100斤,到西境军中能有40斤已属于难得。不如就近采买。”

    有人听不下去:“孟大人没睡醒么,说话怎么颠三倒四?一会儿说直接物资补给,一会儿又说花钱采买,到底要怎样?”

    孟知彰微微颔首,赵真示意后,继续说下去:“今岁西境开垦出荒地有几千亩,即便亩产无法与鱼米之乡相较,所出粮草维持西境驻军至秋收时,想来也不成问题。可就近从西境之城购买。”

    “购买粮食,也是要花军费的。”那人很是看不上孟知彰。谁不知他家里有个垦田使君,成日家到处显摆。

    “这个好办。”孟知彰知那人是懿王一党,并不以为意,不卑不亢道。

    “当前西境垦荒皆是州城官府主导下进行的,谁家垦田多少,收粮多少,他们最清楚。这粮食由他们帮着军中粮料使一起收购,再合适不过。若军中采购粮草银两由朝廷拨款,首先要集齐这些银两,先不说眼下正愁这笔军费的筹集,即便当即筹齐,押运至西境后再采买粮食也是一个月之后的事情。所以……”

    孟知彰顿了下。

    “所以,这采购粮食的银两,不如直接由西境各州府来出。”

    满堂哗然。

    “什么?!西境府衙不仅帮军中收购自己辖下百姓的粮食,买粮食的银钱,也要他们自己出?”

    “花自己的钱买自己的粮,最后免费给到军中。世界上哪来这么多冤大头?谁会愿意?

    孟知彰面如平湖:“他们愿意。不仅愿意,还会争抢着让粮料使来辖区采购军粮。”

    “当真?”赵真明显来了兴致。

    “当真。每年夏收和秋收后,地方会将一半之税上交朝廷。想来西境各州的夏税已经就绪。眼下只需一道圣旨过去,用地方上交朝廷的税银,来采买地方所产的粮食。如此一来,

    大半军费有了着落,陛下和长公主可以放心;

    军中粮草就近采购,少了运输途中折损,同样银两所能送至军中的粮草更多,前线将士们也可安心;

    边境城池无需派人长途运送税银,省去往返押解支出,很是省心;

    边境百姓垦田之劳,可以快速实现从田间米粮到口袋银钱的转变,自是顺心、开心。”

    “好!”

    孟知彰话音一落,便有人忍不住拍手称赞。

    懿王一个眼神过去,那人将后半句奉承之话生生咽了回去。

    孟知彰又补充一句:“采买百姓的粮米,一定要按照市价,不能因为是军中所购、是垦田所产而压价。如此,才是长久之计。”

    不少人默默赞许点头,赞叹此子大有当年南时的才情与风采。只是初出茅庐便如此不知守拙藏锐,将来会不会落得如南时一般下场,也是不好说。

    赵真没有当众点评,散朝后将户部尚书单独留了下来。

    赵真议政殿训斥户部尚书庸碌武才之时,懿王赵措将兵部尚书萧之仁和他的快婿骆耀庭,再次传到郊外莲花池。

    “骆耀庭,你和那孟知彰是同窗吧!”

    “是。”明明是盛夏,骆耀庭后颈一阵发凉。

    养尊处优的手上,一条红色蚯蚓,中间贯穿鱼钩的瞬间,狰狞扭动起来。

    赵措一杆甩出去,淡淡道:“孟知彰如今可是陛下身边的大红人,一个‘以工代赈’轻松解决灾后重建问题。还有长公主这次的军费难题,也是他三言两语就想好了对策……萧之仁,你今日上了朝么?”

    萧之仁一愣,忙躬身赔笑:“老臣上朝了,就在殿下身后……”

    “是么?全程未听见你哼一声,还以为你睡死在家中了。”

    这是怪自己没能当场向孟知彰发难,萧之仁头垂得更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