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替身文里的白月光》 90-100(第7/14页)

来的伤药不知克扣了多少,反正都是小事,找麻烦,又不是银饷和军粮,天高皇帝远,皇上也管不到这个。

    等将士们染了风寒,传了好多人,将士倒了一片,徐景行才知道这件事。

    徐景行说话时呼出白气,这都进二月了,怎么还这么冷,不及往年暖和,而且,风寒来的突然,一下倒了数千人。

    军医给诊了病,开了药,徐景行看过药方,吩咐人去煎药。

    然后对着军医道:“他们病情如何。”

    军营有药,但是不多,而且都是伤药。

    军医道:“染了风寒,得慢慢养,还是太冷,风邪入体又受冻,老夫看他们手脚都是冻疮,有的已经烂了,不是已经领了防冻疮的药吗。”

    徐景行知道药领了,但显然药没给这些人用,“查。”

    病来如山倒,风寒传人,还不易好,几天下去,无一人痊愈,军营里染风寒的人已经有五千多了。

    随处都能听见咳嗦声。

    徐景行有些犯愁,几天都愁眉不展,西北常驻军,以前也没有这么严重地大范围染病,徐景行还要小心,不能把风寒传给城内的百姓。

    有时他也会想,这是不是上天给的警示,老天爷不让出兵攻打乌迩,就算将士们风寒痊愈,出兵攻打,也会大败而回。

    大楚兵马强盛,但是,西南,盛京的兵马调不得,思前想后,徐景行给盛京写了封奏章。

    言明军营大面积染风寒,恳求皇上三思后行。

    这封奏章快马加鞭日夜兼程,用了六天就送到了容誉手里。

    蜡油封信,信封写了皇上亲启四个字。

    是徐景行的笔迹。

    容誉撕开信封,面无表情将信看完,然后吩咐平阳侯去给西北大军送药。

    “从民间收伤寒药,让太医院开防治冻疮的要,再收些生姜,这个发热。”容誉一条一条吩咐下去,“现在是二月,时间过得很快,再买一些防暑热的药,一同送过去。”

    这回是他思虑不周,既然出了事,那就得想办法解决,并且防患于未然。

    风寒,暑热,还有瘟疫,每一样都不容小觑。

    容誉道:“军营每天都要拿艾草熏,病人和将士要分开,吃住上让徐景行自己看着来。”

    他是将军,知道怎么才对士兵好。

    平阳侯连连应下,他很听容誉的话,平阳侯府在盛京低调得很,他夫人也不敢跟以前一样张扬了。

    他不敢贪污受贿,也成了属于容誉的一把刀。

    容誉点了下头,“现在城中可乱?”

    城中不单指盛京,还有其他城,从年前开始,北方诸城的人就开始往南方跑,各地流窜的百姓,难民,让大楚乱了好一阵。

    平阳侯道:“回皇上,已经安稳许多了,但是盛京城许多人家把子弟送走,可要……”

    容誉:“不必。”

    那些酒囊饭袋,留着也无用,真到了关键时刻,跑的比谁都快。

    平阳侯讪然一笑,容誉道:“尽快把药送到西北,就近买,各地城守别光吃不干事,明白吗?”

    要懂变通,哪里的药好买,哪里离得近就从哪里拿药。

    容誉目光一凛,“不许哄抬药价。”

    当初朝廷收粮,便有粮商哄抬粮价,那些人如今在地牢里,日子过的挺好。

    “微臣领命。”平阳侯从御书房退了出去,今天天气不错,阳光很好,也挺暖和的,他从一个承爵的侯爷变成了皇上御下的肱骨之臣,倘若没有那些事,应是行得端坐得直。

    可是,面对皇上,妻子,女儿,再也直不起腰来。

    人禁不住贪这个字。

    各地调药,西北军营里都是药味,风寒好了,可是冻疮难好,每日泡花椒水最多能止痒,等天气暖和下来才能彻底好。

    而且来年还会犯。

    不过,将士们风寒好了,已经是万幸。

    已经是二月了。

    刚进二月,柳叶抽出新芽,虽然天还是冷的,但总算能看见春意。

    徐景行收到盛京的来信,容誉下令大军穿过沙漠,再做定夺。

    徐景行看这封信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信烧了,从营帐出去,吩咐副将整顿士兵,准备出征。

    在最美好的春日,乌迩寻找新的牧地,无力应对敌军之际,大楚以乌迩在永州安插探子为由,出兵征讨。

    长公主嫁给乌迩王和亲,只维系了短短四年和平。

    大楚大军经过沙漠,靠的仍然是太阳,星象。

    二百多里的荒漠,走了总共十六日。

    大军停在母亲河前,徐景行下令停军,在母亲河前安营扎寨。

    河边草木繁盛,徐景行去了一趟河对面,过河之后往前走就是长岭山,雪已经化了,山上新草郁郁葱葱,他仰头看,指着山顶一片问道:“那是城墙吗。”

    山很高,看得并不真切,像一条线,青色的线。

    也幸好是现在刚开春,不然等夏天,那城墙真是一点都看不见了。

    羽十三道:“应该是。”

    他上次来,城墙并没有修到这里,看不清,不知道是不是城墙,他指着右前方道:“那里是山谷入口,再走五十多里,就是了。”

    徐景行深吸一口气,五十里,已经是安全防线了,往前再进一步都是像乌迩宣战,而且,倘若城墙修到这里,乌迩人已经已经发现他们了。

    徐景行道:“派两个人守在这里,其余人都回去。”

    城墙上隔一个瞭望台就有四个士兵驻守,轮番休息,山太高,往下看什么都是小小的。

    大概应了那句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但不是什么都看不见,人看不见的,还有大毛二毛。

    大毛二毛发现了大楚士兵的踪迹。

    两只鹰很焦躁,像是有人侵犯了他们的领地,耶律加央带人去查探,从长岭山下去,发现了敌军的踪迹。

    脚印,马蹄印,而且,母亲河源头那里,有取水的痕迹。

    96.  第九十六章 回乌迩的第三十七天   大楚……

    脚印和痕迹被掩藏过, 但是仔细分辨还是能看出来。

    耶律加央心微沉,大楚的军队来了。

    倘若没有事先修筑城墙,没有大毛二毛, 兴许大楚打到家门口都不知道,现在正是迁徙新牧地之际,若是大楚突然来犯,乌迩很难应对。

    耶律加央对尼玛道:“派人巡视, 小心为上, 一有消息, 立马回来禀告。”

    乌迩的士兵都在后山, 那里空旷, 适合练兵,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该试试磨得剑锋不锋利了。

    “传令下去, 乌迩将士在城下集合, 整军待命。”

    *

    大楚军营,徐景行一遍又一遍地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