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5、即将点亮的科技树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天知道,我是文和?![三国]》 5、即将点亮的科技树(第2/2页)

想法,能够把纸张从易破损变得稍微坚韧,且降低制作成本。”

    “纸张成本降低下来,加上它本身储存空间比竹简要少,用来承载文字再合适不过。”

    “研究出来了,就能用可以帮助华佗著书立传并广为传播,来吸引华佗了!”

    贾诩说得眉飞色舞。

    他自然是高兴的,穿越小说看了那么多,比起当谋士,他还是觉得当一个“穿越者”更容易。

    用现代科技影响古代,生活难度这不就一下子降下来了?

    贾诩高兴,黄月英听了也觉得……

    这能够把纸变得柔韧的本事,贾诩就准备无偿教给她?还谢谢她?

    这贾诩还真是“老实人”啊。

    黄月英加深了对贾诩的刻板印象,而诸葛亮却认为,这个想法,实在太不贾诩了。

    贾诩此前的思维逻辑是“节省”,而这个的行为则是“铺张浪费”。

    哪怕华佗想要开宗立派,贾诩也能有最简单的解决办法,直接从兵营里面给他找,人多了,总有能筛出来的好苗子。

    更别说听起来是想要把自己的知识传下去,那竹简也能够做到。

    “研究更坚韧的纸张”,这完全是费时费力的解法。

    这不像华佗。

    诸葛亮把这个藏在了心底,只待以后继续研究贾诩。

    马车换成船只,从陆路换到了水路。

    贾诩当时来的时候骑马连夜赶路,现在多了些人,但也不着急现在就走,他在沿途边走边停,带着他们多花了不少时间。

    正常三天到四天的路,他来的时候急行,两天不到就到了,回去花了半个月,买了一批生石灰,便宜收了一些碎布头,甚至还有破的不能再破的渔网,还购置了不少陶罐,算是满满当当地回了穰城。

    “这个能用上,我们研究纸的时候,把这个加进去。”刚到穰城,贾诩就指着一棵桑树对黄月英说道。

    黄月英还没回话呢,有百姓认出来了是贾诩。

    贾诩自己的活动范围,百姓们对他也热情,纷纷凑过来,也不很近,大家也在有意识地留出空间,给贾诩活动,也怕有人对贾诩行不轨之事。

    “军师!军师回来了!”

    “军师,将军他还没回来,不过他带了信,我们都看到有信,说是给您的!”

    好热情。

    不对,怎么连有书信都知道?

    诸葛亮惊讶。

    “张绣就是这样,他喜欢宣传,告诉所有人他写信回来了,也算是给百姓报平安。”

    贾诩转头向自己的一车谋士们介绍。

    向百姓报平安,多稀奇的词儿。

    诸葛亮看着眼前的百姓们,他们的眼里都有光,衣服也是打理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

    是在生活,而不是在活着。

    张绣、贾诩治下,比他想象得更好。

    贾诩知道张绣没回来,带着一车人就到了他们的兵营里。

    路上做“备战曹操”的准备工作,又多花掉了一点时间,现在距离正月还有一个半月了!

    没时间了,得让诸葛亮见见这些兵,不然以后他指挥的时候,连自己手下的人什么水平都不知道,这不好。

    还有就是终于可以给黄月英展示自己的“备战准备”,让黄月英这个技术大师来改进改进了!

    当然,他的“备战准备”更是要亮亮相,他自觉很是符合贾诩这个身份的,绝对没有ooc!

    贾诩有身败名裂的计谋,他也有让人裂开的手段!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