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养病弱小夫郎: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娇养病弱小夫郎》 30-40(第15/16页)

不会像村里似的,两三文便能买下个大肚陶罐。”

    用来烧陶的黏土不值几个钱,村里便能找见,只是会烧陶这门手艺的人却不易寻。

    “我记得上河村有户会烧陶的人家,明儿回来顺道过去问一嘴。”

    宋听竹眸子忽地一亮。

    经自家夫君这么一提醒,倒是想起件事儿。

    “夫君说的那户人家,可是姓花?”

    刘虎摇头,“我也不晓得姓啥,只是偶然听一起做工的汉子说起过。”

    宋听竹却激动道:“应当是花家没错了,三月下旬花婶子请我到家做记礼先生,瞧见过她家院子里摆了好些陶罐,听前来观礼的村民说,花婶子夫君会制陶的手艺,早几年家里还有窑厂呢,只是后来荒废了。”

    见媳妇儿如此高兴,刘虎也咧着嘴角笑开。

    “那咱明儿过去问问。”

    “好。”——

    作者有话说:酒曲跟酿酒的方子是从度娘上找的,还有私设在,大家看看就成别纠结对错哈~

    [红心][红心][红心]

    第40章 又到上河村 刘家在后山挖到了宝贝!……

    翌日卯时, 太阳尚未升起,宋听竹便同夫君一道去了镇上,先是到孙师傅那取了定做的陶罐, 后到方掌柜医馆买了些草药,以备不时之需。

    宋听竹并未同孙师傅说死不能合作, 若是马叔那不成, 便只能到孙师傅这里定制陶罐了。

    “哎, 这不是花家姑娘成亲那日,大花妹子打云溪村请来的记礼先生吗。”

    “还真是, 他边上那汉子莫不是他夫君?模样真好,两人瞧着还怪登对。”

    “竹哥儿来啦,你还记得我不, 我是你黄婶儿。”

    甫一进入上河村,便有妇人认出宋听竹,热情地同他打着招呼。

    宋听竹自是记得,那日到上河村来,便是黄婶儿出来迎接的他。

    “记得。”他笑着唤了声, “黄婶儿。”

    “哎。”黄婶儿瞧着刘虎问, “这位是你夫君?”

    宋听竹点头,“听竹今日来是想找花婶子跟马叔帮忙, 不知婶子这会儿可在家?”

    “在呢,我正要去花家一道过去吧。”说着扭头对同行的妇人道, “走了哈。”

    黄婶儿是个健谈的,话匣子打开就没关上过, 直到进了花家大门,这才止住话头。

    “大花妹子,家里来贵客了, 快把你那上好的茶叶拿出来,让我也跟着沾沾光。”

    “啥贵客啊?”花二娘正在后院喂鸡鸭,听见呼唤声,端着食盆儿绕回前院,瞧见来人不由惊讶道,“呀,竹哥儿来家啦。”

    花二娘客客气气把二人迎进堂屋,对从西屋出来的花巧娘道:“巧娘快去把娘头些日子到镇上买的茶叶取来。”

    “哎。”

    成亲那日花巧娘只听说她娘请了个颇为年轻的记礼先生,且还是个小哥儿,那日她没能瞧见模样,今日一瞧果然生得出众,便是他身旁的汉子也是高大俊朗,两人瞧着十分相配。

    那小哥儿说话也同他们这些村户人家不一样,温温柔柔好听极了,花巧娘不由得多瞧了两眼。

    一番寒暄后,花二娘问:“竹哥儿今儿来可是有事儿?”

    宋听竹点头,瞧见夫君将糕点摆上桌,方才同花二娘表明来意。

    “我跟夫君打算做酿酒的买卖,眼下还缺一批器皿装酒,巧娘姐成亲那日,偶然听闻马叔会烧陶的手艺,便想着到婶子家问问,马叔现下可还能接定做陶罐的生意。”

    花二娘闻言,面色犹豫道:“哎哟,这我可替当家的做不了主,当年公婆便是因为这事儿去的,他心里有疙瘩,这些年都不曾提过重新开窑烧陶的事儿,怕是帮不上竹哥儿了。”

    宋听竹带着歉意道:“婶子无须为难,贸然上门是听竹唐突了才是。”

    “娘,爹会答应的。”花巧娘端着泡好的茶水进门,听见几人谈起此事,开口说道。

    花二娘看向自家闺女。

    花巧娘解释道:“爹虽没说但也一直惦记着窑厂,不然也不会将院儿里那些瓶瓶罐罐当个宝,三不五时便擦洗上一遭,前两日我打窑厂路过,还瞧见爹坐在外头叹气呢。”

    花二娘听后微怔。

    宋听竹道:“听竹今日就先不打扰了,等马叔回来婶子一家商量一番,若是叔愿意接下这桩生意,便托彭大爷给听竹捎个信儿。”

    花二娘直爽道:“等啥,你马叔在田里呢,这就叫你巧娘姐把人喊回来,也省得你再跑一趟了。”

    花二娘做事儿风风火火,闺女也是个急性子,只一刻钟便把在地里锄草的马广忠叫了来。

    “听巧娘说竹哥儿要定做陶罐?”马广忠搓着手,黝黑的面孔上尽是激动,“我都这些年没动过手,手艺怕是早生疏了,窑厂也荒废了十来年,修缮起来且等一阵哩。”

    宋听竹道:“不急,来年开春交货便成。”

    马广忠憨笑:“那行,时间绰绰有余哩。竹哥儿你有啥要求不?”

    “虽说是陶罐但成色不能太次,大小不超过六寸,要小巧精致些。”

    “没问题,百十来个不出五日便能烧制好,我这许久没上手,一个陶罐便给你算作两文半文,等窑厂修建好,先出上一小批试试货。”

    宋听竹点头,马叔要价两文半,比在孙师傅那定做足足便宜了一半呢。

    他心里高兴,又问:“马叔可会刻字?”

    “这我可不成。”

    “看来还得到别处寻个会刻字的师傅。”

    “不用寻,家里便有现成的。”花巧娘抬手拔下发间木簪,拿给宋听竹瞧,“这是我夫君闲来无事雕的,竹哥儿瞧着手艺可行?”

    宋听竹瞧过后,点头道:“想不到姐夫还有这等手艺在。”

    花巧娘笑着说:“他自小便爱琢磨这些,不过也只是当个闲暇时的爱好罢了,手艺同镇子上雕刻师傅自是没法子比的。竹哥儿你若是觉得尚可,那等夫君回来我便跟他说一声,爹制陶罐时,便让他顺手把字儿刻上。”

    宋听竹没拒绝,“那便麻烦姐夫了。”

    商定好验货时间,交了二成定金,夫夫二人便起身告辞回了云溪村。

    路上宋听竹与夫君说起买粮一事。

    “秋收刚过大伙家里余粮尚足,趁着年节前粮价没涨囤下一批,我不晓得村里谁家粮食多,买粮一事还需得娘跟大嫂帮忙才是。”

    刘虎提醒道:“媳妇儿忘了,还有秋税呢。”

    宋听竹眉心微皱。

    他确实忘记了,今年劳役没出什么大岔子,只邻村几个汉子砸伤了脚背,大伙还没来得及高兴,便被上调的秋税砸了个头晕眼花。

    刘虎瞧见,宽慰道:“明儿我到相邻几个村子问问,大河村富饶,有余粮的人家不会少。”

    宋听竹点头,暗自反思自己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