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皇家小道士潇洒》 50-60(第29/40页)
忧,是臣等失职。”
皇上面色严厉。
下面的人都噤若寒蝉。
张廷玉,终于将皇上心里的这句话说了出来,脸色发白,极力站稳自己。
好一会儿,皇上轻轻一叹:“张英啊,你有一个好儿子。”
张廷玉的眼泪“刷”地出来。
张廷玉不到四十岁的年纪,目前官位不高,却是做了好几年皇上的南书房行走,皇上这是明摆着,要培养张廷玉做接替陈廷敬的宰相:张廷玉的个人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皇上怀念早逝的老臣张英,张廷玉的父亲。
张廷玉默默地擦眼泪,一番话说了出来,上报皇上的恩,下报百姓供养之情,作为一个读书人,第一个革了天下读书人的命,他只能默默地流泪。
落针可闻的寂静中,皇上问:“阿灵阿,你说说,这次的事情,怎么解决?”
阿灵阿站起来,掏出来准备好的答复:“回皇上,皇上仁慈,然他们不知道珍惜,自当严惩。臣记得,顺治十四年丁酉,也是南京的乡试科场,正考官曹本荣、副考官宋之绳和其他几位考官公然在考场内互相翻阅试卷,按照事先拟好的名单取人,被人告发。朝廷查实后,先皇下旨将涉事官员立斩、抄家!”
“先皇下令南京乡试所有的秀才进京,有他老人家亲自看着重新考试,每一个考生身边有两个八旗兵看守,三天三夜陪着,有没有真才实学,一考便知道。”!!!
阿灵阿的话里杀气腾腾。
在座的人都是沉默。
皇上不断地转动手里的佛珠,陷入沉思。
这件事闹开了,南京乡试重考是必然的。在座的人都担心的,此举会带来的其他问题,一旦朝廷下令重考,天下哗然。朝廷要安抚民众不说,江北江南,江南内部读书人不同的派系,必然也会闹起来。
顺治十四年,重考开始,好多花钱买的举人就露了馅,每一名举人都由两名侍卫持刀挟护,由先皇亲试。最终筛除了二十五人,全部被判死刑,先皇不忍心,天恩浩荡赦免了他们——“俱从宽免死,各责四十大板,流徙尚阳堡”。
不过没过多久,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江南乡试又出事了。
江南乡试上榜举人120人,多为“名士子弟”——这里的“名士”其实就是明末东林党那群人。自然引起舆论不服:都改朝换代了,凭什么掌控朝政的还是你们?
江南中下层民众议论哗然,风波很快闹到北京城。先皇脾气刚硬,东林党在他的眼里,就是一群“水太冷”的人,高兴于他们投降大清,也看不起他们的没有骨头,下令所有举人全部押进北京,依然由先皇亲自考试,身边都有军校持刀监视,不合格的就直接下狱。
结果,只有一人三试皆优,评为解元,剩下一百一十八人全部不合格!这个作弊率和通过率是极其耸人听闻的!先皇大为火光,主考官方猷、钱开宗斩立决,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其余叶楚槐等南闱全部考官18人立即处以绞刑,妻子家产籍没入官。其余被控告有“关节”的新举人,各责打40大板,家产籍没入官,父母、妻、子流放宁古塔。
这就是要所有人至今一提起,就感到头皮发麻的丁酉大案。
当然,先皇此举是很有效果的!在他老人家驾崩后的多年,提起来还是震慑力十足。
只是皇上一心要仁慈的名声,这些年手段越发缓和罢了。
可是在座的人哪个不知道,皇上那缓和的手段,只是表面,真实的做派,比先皇冷酷多了。
都摄于皇上的威严,不管是想要闹大闹得惊天动地的,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都等着皇上表态。
皇上还是沉默。
却是十二阿哥站了起来,道:“汗阿玛,儿臣有一点想法。”
皇上微微睁开眼睛:“说吧。”
“汗阿玛,先皇痛恨贪污,痛恨舞弊徇私之事,手法严厉,这是先皇的仁慈和圣明。若没有当年的一番雷霆手段,大清如今的科举舞弊可能是更严重,而如今不断有科举舞弊被爆出来,另一面也是说明,大清子民信任朝廷,信任皇上,才会拼死想求一个说法。”!!!
所有人都偷瞄十二阿哥:自从十二阿哥进了兵部,这是吃了金刚钻,换了人不成?
皇上笑道:“难得我们的十二阿哥有此言语。”
众人也都笑,大大方方地看向十二阿哥,饱含“赞赏”!
十二阿哥很不习惯在这样的场合说话,更因为众人的注视脸红红的,小小声道:“这是四哥在信里告诉儿臣的,儿臣……和四哥问徐家舞弊案。”!!!
目瞪口呆中,所有人一起哭笑不得。
皇上更是无奈:朕居然有一个如此实诚的儿子?!
皇上笑道:“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佛祖也有金刚怒目……罢了。张廷玉,你给南京发一道催促的信件。若南京不能给朝廷一个公正的答复,就用皇考的方法,有礼部负责重考。”
张廷玉和礼部官员一起站起来:“臣等遵命。”
“至于这次的礼部会试成绩,暂时保留。殿试推迟,等南京之事处理完毕,再酌情处理。”
“臣等遵旨。”
皇上和大臣们商议,先给老百姓一个交代:有关于科举舞弊之事频繁发生,朝廷决心改革,所有大清子民,有好建议的,都可以送报上来。
“刷”地一下,大郡王、八贝勒、九阿哥心底一沉。
用脚指头去想,明天开始,四九城乃至天下的大清子民们,议论的方向大变!
科举改革,关系到切身利益的天大的事情!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情!还有谁去关心噶礼科举舞弊案子了?
即使是闹事的举子们也积极地争取发言权,绞尽脑汁地想“一鸣惊人”的法子!
甚至这次会试考了好名次的举子们,都会恼怒散布谣言的人!
朝廷上的保守派们也会迁怒。
因为皇上借此机会,逼着张廷玉亲口说出来“科举改革”!
可是,皇上对他们的打击还没结束。
群臣都散去,皇上不着急去用晚食,而是领着八贝勒和九阿哥一起散步。
皇上背负双手踱步,目光看着前方,好似自言自语地问:“户部催债的事情,有什么进展,有什么困难?”
八贝勒定了定神,回答道:“回汗阿玛,儿臣和九弟,汇同户部同僚,目前已经收上来欠款五成,京城里各位官员都很配合,地方上,目前有四十八名官员自尽身亡。刑部已经立案,在查访中。”
“自尽身亡?他们的欠款还追吗?”
“追。”八贝勒若是以前,必然劝说皇上仁慈,可他今非昔比了,很有决断地回答:“汗阿玛,儿臣认为,若因为他们畏罪自杀就不追了,以后不知道有多少官员用‘死者为大’的招数,贪污国库银子,搜刮民脂民膏,一死了之,要子孙后代坐享其成。影响之坏,不堪想象。”
皇上满意地点点头,还是望着前方的天空、脚下的石子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