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40-150(第13/17页)



    “唉,要是咱们这也能……”

    他们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警惕,也带着一丝不敢表露太多的向往。

    姜戈推行的政策,经过商旅、流民的口耳相传,被简化、被美化,却也在无数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希望”的种子。

    他们不懂什么纲常伦理,他们只知道,谁能让他们活下去,活得像个样子,他们就期盼谁。

    消息甚至传到了塞外草原。

    金帐之中,彪悍的部落首领们听着探子的回报,眼中闪烁着狼一般的光芒。

    “中原的朝廷,内部又乱起来了?一个叫姜戈的汉人称帝了?”

    “是的,大汗。他们正在调兵遣将,准备内战。”

    “好!很好!”大汗哈哈大笑,举起手中的马奶酒,“让他们打!打得越狠越好!等他们两败俱伤,就是我们勇士南下,夺取粮食、布匹和女人的时候!”

    中原的内乱,对于一直窥伺在侧的异族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

    他们开始秣马厉兵,准备趁火打劫。

    在这纷乱的局势中,各色人等也开始粉墨登场。

    有自诩身负经天纬地之才的落魄文人,打点行装,准备前往松阳,欲在这新朝谋个“从龙之功”。

    有在旧朝不得志的低级官吏,暗中写信,试图与新朝廷政权搭上关系,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也有江湖奇人、能工巧匠,对这位敢于挑战旧秩序的新皇帝产生了兴趣,动身前往,想亲眼看看那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而在某个远离旋涡的小镇,一位老人,在听到“姜戈”这个名字时,手中的茶杯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他低声自语:“姜县令…是你吗,没想到你真的走到了这一步……”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姜戈称帝的消息,就像一块投入历史洪流的巨石,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才刚刚开始——

    作者有话说:快二十天的断更,我想对一直支持我的读者宝宝们说声对不起,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一些对我造成很大冲击的事件,让我暂时失去了创作所需的精神状态。我尝试过强迫自己写作,但写出的内容远未达到应有的水准,非常对不起大家,我会恢复正常更新的,[合十]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148章 庆功宴

    姜戈对于朝廷众人的反应一概不知。

    她正端坐在大堂上首,目光扫过堂下每一位将领与谋臣——诸葛亮、周瑜、赵匡胤、霍去病、白起、秦叔宝、尉迟敬德、杜甫……

    这些在史册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如今齐聚一堂。望着这般群星璀璨的景象,她唇角微扬:有如此豪杰相辅,若不携手闯出个日月山河的新天地,岂不辜负这天赐良机?

    这次她没有等众人汇报,而是直接站起身,清脆的声音打破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不能再等了。”

    短短四个字,却有千钧之力,让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她身上。那目光中有探究,有期待,更有被这决断所点燃的火焰。

    “我们步步为营,朝廷却得喘息之机,不断加固城防,调集兵马。”姜戈的声音提高了几分,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与其等待时机,不如创造时机!我们何必再给朝廷留下喘息之机,应当主动出击!”

    此话一出,如同在滚烫的油锅中滴入了冷水,堂下顿时一片沸腾。

    “主公所言极是。”

    尉迟敬德率先吼道,声如洪钟。他环顾四周,见众人虽情绪高涨,却大多还在消化这个决定,目光不由得掠过坐在角落兀自出神的霍去病——这位年轻的冠军侯保持这般神游天外的状态已有数日,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哎呀。

    不管他。

    他见众人议论纷纷却无人立刻提出具体方略,他按捺不住胸中翻涌的战意,猛地站起身,黝黑的面庞因激动而泛起红光:

    “既然要出兵,刀枪要磨快,肚子也要填饱!不如先办个庆功宴壮行!来个火锅、烧烤、烤肉什么的,让弟兄们吃饱喝足,才好上阵杀敌!”

    脑海中已然浮现出铜锅里红汤翻滚、烤肉架上油脂滴落爆起滋滋火苗的景象,这些美味他向往已久,只是独自享用总觉少了那股子热闹劲儿——当然,他是绝不会向旁人承认他是心疼钱的。

    诸葛亮羽扇微微一顿,轻掩唇角,眼中闪过一抹促狭笑意:“尉迟将军倒是心急。这京城尚未拿下,此时便谈庆功,岂非为时过早?莫非将军已能未卜先知,稳操胜券了?”他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善意的调侃。

    被这么一说,尉迟敬德非但不恼,反而重重拍了拍自己坚如铁甲的胸膛,豪气干云地回应:“有神机妙算的诸葛军师,有运筹帷幄的周郎,有勇冠三军的诸位同僚在,莫说拿下京城,就是生擒那皇帝小儿,也不过是探囊取物!”他粗犷洪亮的笑声在厅内回荡,那毫无保留的自信仿佛能驱散一切黑暗,顿时冲淡了议事带来的凝重气氛。

    这番话虽说得信心满满,却绝非无的放矢的狂言。

    毕竟他是尉迟敬德——曾于万军之中单骑救主,一杆马槊横扫千军,在玄武门之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猛将。当年面对太子府的禁军精锐,他便是这般一往无前、视险阻如无物的气势,今日面对在他看来是土鸡瓦狗的朝廷兵马,自然更添几分胜券在握的从容。

    一旁的秦叔宝闻言,不由得朗声大笑,他与尉迟敬德乃是生死之交,默契非常,伸手在他那宽厚坚实的肩头重重一拍:“好,既然敬德兄有此豪情,那我可就拭目以待了。”

    他目光不经意间瞥向始终静坐一旁,仿佛与周遭喧嚣隔绝的霍去病,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不过要说千里奔袭,擒拿敌首于万军之中,冠军侯可是最在行的。千里奔袭,直取祁连,封狼居胥,这等本事,我等可是望尘莫及啊。”

    这番话既是对尉迟敬德豪情的赞许,也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那位沉默寡言却无人敢小觑的年轻将领。

    堂上众人闻言,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个角落。

    一直静坐如山的霍去病,直到此时才微微抬眸。他那双锐利的眼眸中,似乎有寒光一闪而逝。年轻的将领唇角牵起一抹冷峻而自信的弧度,整个人的气势为之一变,仿佛一头蛰伏已久的猎豹,终于等到了出击的号令。

    “擒拿敌首,讲究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缓缓起身,玄色战袍随着他的动作泛起流动的光彩,低沉的声音如金石相击,“打他个措手不及,断其根本。”

    他信步走到舆图前,身姿挺拔如松。修长的手指精准地点在京城以北的一处险要关隘之上,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

    “给我五千精骑,”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多带干粮,轻装简从,绕行山麓小道。三日内,我必破此关。届时大军自北而下,如天兵突降,直捣皇城,正好与诸位主力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使守军首尾不能相顾。”

    话音未落,他倏然转身,目光如电扫过全场,最终定格在尉迟敬德身上:“只是这庆功宴——”他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