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120-130(第7/20页)



    他们都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却没想到霍去病压根不按照常理出牌,连兵都不练就敢攻城?

    他们该说什么?

    “不愧是冠军侯啊。”程咬金突然打破沉默,粗犷的声音里竟带着几分赞叹,“当年漠北之战,他不也是”

    “知节!”

    长孙无忌急忙喝止,偷眼看向御座。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修长的手指轻叩扶手。他今日一直眉头紧锁,目光却越过群臣,望向殿外飘落的梧桐叶。他不仅为了霍去病奇袭攻城一事烦心,更有一桩心事压在心头——太医署昨日来报,长孙皇后临盆在即,那个在原本历史中继承大统的李治,就要出生了。

    历史还会不会发生?

    李世民因为此事辗转反侧许久了,这大唐还会不会如历史上那般?

    “陛下?”房玄龄小心提醒。

    李世民回过神来,指尖在扶手上重重一敲:“传朕旨意,李靖即刻”

    话未说完,一名内侍慌慌张张跑进大殿,扑通跪倒:“启禀陛下!皇后娘娘娘娘要临产了!”

    历史有些地方会改变但有些地方是改变不了的,这改变不了我们常称之为命运。

    李世民和李治是命运中的父子。

    李世民深深凝望着襁褓中的红皮小猴子,这就是那个不孝子,害他……婴儿的小手在空中乱抓,无意中抓住了李世民的手指,紧紧攥住。

    一大一小的两双手就这样交缠着。

    叫李世民的心都软软塌下去了一块,罢了……他还是个孩子——

    作者有话说:秦始皇骑北极熊[墨镜][墨镜][墨镜]

    第125章 在路上

    松阳县的将领攻下临潼关的消息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迅速传到朝廷,同时来的还有诸葛亮那封讨逆檄文。

    “反了,全反了!”

    大皇子——如今已登基为帝的年轻君主猛地将檄文拍在龙案上,香炉被震得嗡嗡作响。他攥着信纸的手指节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明黄色的龙袍袖口随着急促的呼吸剧烈起伏。

    阶下的太监们将身子伏得更低了,额头几乎贴到冰冷的金砖上。

    新帝登基不过月余,这已是第三次雷霆之怒。次次都是因为这个松阳县。

    这个松阳县即使是太监们也有所耳闻,听说县里设立“松阳义学”,凡适龄童子,无论贫富,皆可入学。有一个叫诸葛亮的编撰启蒙书册,又命人抄录典籍,藏于县学之中。亦常至学堂讲学,教授兵法、算学,使松阳少年不仅知书,更能明理。

    这是一件大好事,就连久居深宫的太监也听到了百姓对诸葛亮的赞美。

    甚至还听到了百姓们说:要是他们在这个松阳县多好。

    “卢志云何在?”

    皇帝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声音像是淬了冰。数万大军和这位心腹大将确实早已开拔,但军报传递总有延迟,此刻他急需一个确切的答案。

    “回、回陛下”跪在最前头的小太监浑身发抖,声音细若蚊蝇,“卢将军,按行程按行程”

    此时,卢志云也在问前面的士兵:“还有多久到松阳县?”原本他们要去镇压那些造反的流民,现在要改道去松阳县,因此在路上耽搁了些时间。

    “回将军,还有两日。”

    卢志云眯起眼睛望向远方。暮色四合,远方的山峦在最后一缕残阳中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像一幅未干的水墨画。

    他勒马驻足,铁甲上凝结的露珠在晚风中微微颤动。

    自改道以来,关于松阳县的传闻便不断传入耳中,此刻望着那隐在暮霭中的方向,他不禁陷入沉思。

    “将军?”副将见他出神,轻声唤道。

    卢志云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缰绳:“继续说。”

    “是。据探子回报,松阳县确实不同寻常。”副将压低声音,“县内设有松阳义学,无论贫富子弟皆可入学。更奇的是,那松阳县还专为妇人开设纺织作坊,让她们既能持家又能赚钱贴补家用。”

    夜风送来凄凉的晚风。卢志云忽然想起镇压造反路上那些饿殍遍野的景象,心头莫名一紧。

    “还有呢?”

    “县衙门前立着块明镜高悬的匾额,据说审案时允许百姓围观。每逢空闲,那个诸葛亮还会在县学开坛讲经,上至白发老翁,下至垂髫童子,都可去听讲。”副将说着,自己也不免露出向往之色,“最奇的是,他们推行以工代赈,流民只要肯干活,就有饭吃有屋住。”

    卢志云冷哼一声:“收买人心罢了。”可话虽如此,他握缰的手却不自觉地收紧。作为将领,他太清楚一个民心所向的地方意味着什么——那将是最难攻克的堡垒。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脆。副将犹豫片刻,又道:“将军,还有一事松阳县的守军衙役,大多是本地青壮。他们他们称自己是保家乡勇。”

    月光悄然爬上卢志云的铁甲,在他刚毅的面容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

    他突然明白为何陛下会如此震怒——这不是普通的叛乱,而是一个正在孕育的新世界。一个能让百姓真心拥戴的地方,比十万大军还要可怕。

    “传令下去,”

    卢志云的声音突然变得格外冷硬,“明日尽快出发,我倒要看看,这个世外桃源经不经得起铁骑的践踏。”

    乌鸦在林中发出一声凄厉的啼叫,惊起一片飞鸟。

    而姜戈听着外面的鸡鸣,睁开了眼睛。

    她披衣起身,掬一捧温水净面,冰凉的水珠顺着下颌滑落。她望向铜镜中的自己——棱角分明了些,比原先多了锋利。

    今日要去街道走走,只是不能再像原先一样带着周瑜了。

    姜戈失笑。

    那个姿容绝世的美周郎,自从上次在街市引发骚动后,就被诸葛亮半强制地禁足在府衙内处理文书。想起当时满街女子掷果盈车的盛况,姜戈至今仍觉好笑。

    事实证明长得太帅也是负担。

    晨光熹微时,姜戈没有去吏房,而是独自走在松阳县的街道上。青石板路被露水洗得发亮,两旁的商铺陆续卸下门板。卖早点的摊贩已经支起炉灶,蒸笼里飘出的白雾裹挟着面香,在街巷间流淌。

    “姜县令早!”卖豆腐的老王头第一个看见他,忙不迭地舀了碗热豆浆,“今早新磨的,您尝尝。”

    这喝豆浆早就成了松阳县人的习惯,早上来一碗热腾腾的豆浆也用不了几个钱,反正可以找到活,不会饿肚子。

    姜戈接过粗瓷碗,温热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她望着街道尽头渐渐亮起的天色,忽然想起初到松阳县时的景象——那时街上商铺十室九空。如今这条街上,连最穷苦的挑夫都能在清晨喝上一碗热豆浆。

    “诸葛大人!”街角传来孩童的欢呼声。

    整个松阳县里只有诸葛亮会有那么大的欢呼声。

    姜戈转头,看见诸葛亮一袭素袍从晨雾中走来。他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