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80-90(第16/17页)

总会给村里孩子们分些自家种的枣子。现在,这位曾经慈祥的老人正蜷缩在泥水里,眼睁睁看着最后的活命粮被抢走。

    “看什么看?”王二突然抬头,发现了不远处的李大山。他咧嘴一笑,露出几颗发黄的牙齿,“哟,这不是李大山吗?埋老婆呢?”

    王二晃晃悠悠地走过来,手里掂量着刚抢来的糠饼。他比上次见面又胖了些,脸颊上的横肉把眼睛挤成两条细缝,腰带明显新换过,上面还别着一把明晃晃的匕首——那是里正老爷的物件,李大山认得出。

    “要不要来一块?”王二掰下一小块糠饼,在李大山面前晃了晃,“只要你点个头,以后跟着我们干,保管饿不着。”

    李大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他的胃立刻痉挛起来,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他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最后半块发霉的糠饼给了儿子

    儿子。

    想到儿子,李大山突然清醒过来。他别过脸,声音低沉:“不用了。”

    “装什么清高?”王二嗤笑一声,“你以为官府还会管你们这些贱民?县太爷的粮仓满得能撑破,可一粒米都不会施舍给你们!”他凑近李大山,酒气和肉腥味扑面而来,“昨天我们还劫了一马车的粮,白花花的大米啊你猜怎么着?那是准备偷偷运去给知府大人过寿的!”

    其实王二也是跟着别人劫的。

    李大山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火光。王二似乎很满意这个反应,继续说道:“听说北边已经有人反了,杀了好几个狗官。要我说,早该这样!与其饿死,不如抢他娘的!”

    “你们抢的是百姓。”李大山终于开口,声音像砂纸摩擦般粗糙。

    王二愣了一下,随即大笑起来:“百姓?现在哪还有什么百姓?只有活人和死人!”他拍拍李大山的肩膀,“好好想想吧,明天我们还在这儿分粮。”

    王二转身走了,留下李大山跪在妻子的新坟前。雨还在下,冲刷着新翻的泥土,也冲刷着赵老伯头上的血迹。远处,王二一伙人已经架起了锅,米香混着肉香飘过来,与乱葬岗的腐臭形成鲜明对比。

    李大山缓缓站起身,双腿因饥饿而发抖。他最后看了一眼妻子的坟堆,然后拖着步子往家的方向走去——如果那间漏雨的茅草屋还能称为家的话。

    屋里比外面更冷。角落里,一个小小的身影蜷缩在干草堆上,一动不动。李大山的心沉了下去,他几乎是扑到儿子身边,颤抖着伸手探向孩子的鼻息。

    还有气,但已经很微弱了。”狗儿,爹回来了”李大山轻声唤着儿子的小名,从怀里掏出半块他从王二那里偷眼记下藏粮地点后冒险偷来的糠饼,“吃吧,有吃的了”

    孩子没有反应。六岁的男孩瘦得只剩下一层皮包骨,肚子却奇怪地鼓胀着,这是长期吃观音土的结果。李大山把糠饼掰成小块,塞进儿子嘴里,轻轻按摩他的喉咙帮助吞咽。

    “吃啊,狗儿”李大山的眼泪终于落下来,“吃了就能好起来官府说了,救济粮马上就”

    他们就是靠这个虚幻的希望活着,明天也许救济粮就到了也许永远不会到。

    孩子的喉咙轻轻动了一下,咽下一小块糠饼。李大山心头一喜,赶紧又塞进一块。但这次,孩子没有吞咽。他的眼睛突然睁大,然后永远定格在了那个瞬间。

    “狗儿?狗儿!”李大山摇晃着儿子瘦小的身体,但已经太迟了。

    屋外,王二一伙人的笑声隐约传来,伴随着米饭的香气。李大山紧紧抱住儿子尚有余温的身体,喉

    咙里发出不似人声的哀嚎。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连日的阴云时,李大山已经挖好了第二个浅坑。这次比昨天更浅,因为他实在没有力气了。他用家里最后一块相对完整的布裹住儿子,小心地放入土坑。”狗儿,别怕”他一边填土一边喃喃自语,“爹很快就来陪你很快”

    但当他填完最后一捧土,站起身时,目光却落在了墙角那把生锈的柴刀上。柴刀已经很久没用过了,自从庄稼绝收后,它就闲置在那里,刃口布满红褐色的锈迹。

    李大山走过去,拾起柴刀。锈迹蹭在他手掌的裂口上,带来一阵刺痛。这痛感让他突然清醒过来,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逐渐清晰:为什么要等死?为什么不是那些狗官去死?为什么不是王二那样的畜生去死?

    他用布条将柴刀缠在右手上,试了试松紧。然后,他最后看了一眼儿子的新坟,转身朝北走去。

    听说那边有人造反了。

    听说造反的人,有饭吃。

    ——

    得了五万块的大唐众人自然是喜不自胜。

    但是其他没有得到五万块的朝代,则是满满的失落。

    他们也想要改变命运。

    蜀汉的众人握紧了拳头,指节发白,眼中满是懊悔与不甘。他们怎能错过这样的机会?早知世间真有长生不老药,即便是拼上性命,也要为丞相求来一颗。

    姜维原本不知丞相会病逝五丈原的天机,全赖吕蒙愚钝,被他三言两语就套出了《三国演义》的全部内容。此刻他心如刀绞,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却浑然不觉。

    “丞相”姜维望着那道清瘦的背影,喉头哽咽。蜀汉的精神支柱就是诸葛亮,这一点他比谁都清楚。诸葛亮若亡,蜀汉必亡。

    丞相是蜀汉众人的精神领袖。

    案几前,诸葛亮正专注地书写着姜戈交代的奏报。他运笔如飞,时而停顿沉思。既要言辞得体不显卑微,又不可过于张扬,这般拿捏分寸的功夫,于他而言倒不算难事。

    姜维像只护主的小犬般在诸葛亮三步之内来回踱步,时不时就要凑上前去,生怕丞相需要什么。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盛满担忧,连递茶研墨都要抢在侍从前头。

    周瑜抱臂倚在廊柱旁,看着这一幕不禁挑眉:“你这是当奶娘还是做丞相?怎的片刻都离不得人?”他今日换了第三套锦袍,月白色的广袖在风中轻扬。

    身上还有淡淡的香味。

    姜维正要反唇相讥,诸葛亮已搁下毛笔,衣袖在竹简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大都督说笑了。”他抬眼时,羽扇在指间转了个优雅的弧度,“倒是您这一日三易其装,莫非江东近来时兴一日三沐的雅趣?”

    不仅是今天,周瑜其实每天都会换几身衣裳,每套衣裳都精美华丽,整个松阳县的女子都期待周郎的出现,因为他不仅美还非常有审美眼光,他的每套衣裳穿在身上都是那样的美丽。

    他并不以换装频繁而耻,就连孙权都会每年冬天夏天给周瑜送上百套的华服,投其所好。

    周瑜闻言大笑,腰间玉佩叮咚作响。

    美人大笑也是美的。那笑声清越如碎玉投壶,眼角眉梢都染着明媚的春光。就连庭院里那株垂丝海棠,似乎也因这笑声开得更艳了几分。让人看的呆了。

    笑罢,周瑜才猛然想起正事。吕蒙那小子其实机灵得很,若不是曹操从中作梗,自己何至于把那段历史原原本本说给蜀汉众人听?

    都怪那曹孟德太过奸诈。

    谁能料到那台电视机自打送过去,曹操压根就没打算归还。如今司马懿都快死了,那宝贝电视机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