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30-1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130-140(第12/13页)

才要存起来,若是不存钱,日日都用光,当然永远也买不起屋子。”阿米说。

    “那怎么行,不可能每日不吃饭啊!”阿久欲哭无泪。

    阿米指了指自己的碗,“若是每日少吃一碗,不吃加蛋加肉的,自是可以存下钱的。”

    第140章

    南东路靠着海, 发展的优势便显现出来。

    先是因地制宜开设玻璃厂水泥厂,如今林肆又要搞海上丝绸之路,要在南东路修建港口。

    先前考试的人一个个的都很是后悔, 起初觉得这地方靠着海, 没什么发展前途。谁知这一下子两个大项目搞出来,这下南东路的县令和白直的履历可就好看了。

    港口的修建有条不紊的进行,石金一下车, 便能看到许多人在劳作。

    石金这次是代表商部前来视察南东路港口的, 同她一起来的,还有原来市舶司的几个官员。

    市舶司既原本管理海运的部门,从前隶属吏部, 如今林肆将他们分给了商部。

    这是大安第一个对外贸易的港口,选择在南东路的明州, 也是有诸多考量的。

    首先便是要避风,不能在开阔直面台风的海岸,否则若是遇台风,那便是损失惨重。其次是水深,泊位必须有足够的深度, 能容纳十艘以上的海船。水流的平缓, 以及地基的稳固也是要考虑的因素。

    石金与几位市舶司并未直接先去州衙,而是下车, 步行于港口修建处。

    莫静连将这港口一事交给石金负责后,石金便狠狠得恶补了一番知识。

    如今她已将修建一个港口需要设计规划的区域搞的一清二楚。

    除了停靠船只的泊位区以外, 还需修建仓库区、海关检查区、货物交易区。

    如今正在修建的便是泊位区。

    最初传出港口修建时, 许多百姓好奇,时不时得过来张望,这修建了有一段时日, 就是再新奇也觉得没意思了,所以很少能看到。

    几位市舶司的官员便装作不知情的样子,问那些做活的百姓,修建的进度,百姓的工钱。

    等知州赶到港口时,石金与几位市舶司的官员正与做活的百姓交谈甚欢。

    知州吓坏了,他不是陛下体系出来的,能留在这个位置上无非就是他老实怕事又胆小。

    正是因为胆小,故而生怕那百姓说出什么不好的事来,虽然他都是按规矩办事的。

    因得港口做工的人多,也有百姓在港口附近摆一些小食摊。

    每日干活费力气,大部分人食量都大,港口的大锅饭不够他们吃。

    明州知州脸上带着讨好的笑。“石部司前来巡查港口,怎得不先到州衙来,如此舟车劳顿,得先好生歇息才是。”

    石金笑了笑。“不碍事,正好牛车行至此处,便下来看看。同百姓们聊聊天,了解一下基层工作。”

    明州知州擦了擦冷汗。“是是是,您自有您的考量。”

    明州知州随后便邀请石金等人去吃饭。

    石金指了指不远处的小食摊,“我瞧这里便很好,就在这里吃吧。”

    明州知州诧异:“这如何行,这等简陋的吃食。”

    “有何简陋,百姓能吃,我等为何不能吃?”

    明州知州这下不反驳了,“石部司说的有理。”

    小食摊的夫妻简直受宠若惊,如今不是饭点,一般的摊子不在饭点都不愿摆,但他们想着多挣些钱,便一直摆到晚食后才收摊。

    中途休息时偶会有工人饿了来吃点东西,不过都是少数。

    这一下子许多人,摊子准备的三张小桌子都快坐不下。

    被知州多看了两眼,小夫妻的话都快说不利索,“今日有鱼干汤底的汤饼,最后会撒些小虾在上面。”

    小夫妻原本看到知州就够紧张的,又从这几人的谈话中得知这是安京来的官,更是吓的勺子都差点拿不稳。

    石金的地位在全场最高,她说吃这鱼干汤饼便吃这鱼干汤饼,说话也是她说,其余的人根据她的话展开讨论。

    小夫妻中的女郎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安京来的女郎真是好不一样,竟能在郎君面前这样的威风。

    石金第一次吃海鲜风味的食物,便赞了句:“这汤底没加什么别的调味,倒是鲜美的很。”

    小食摊的女郎鼓起勇气回道:“海鲜便是吃一个鲜,若加重了调料,那便不好吃了。”

    明州知州也点头,“正是如此啊,等明日,我定设宴给大人们接风洗尘。”

    吃完东西,便在安置处休息。

    石金第一次闻到海风的味道,还很是新奇,想着下次过年一家四口团聚之时,要将这海边的事情讲给家人听。

    说起家人,她很久没见自己的弟弟了。

    父母倒是一年能见个两次,但是她与石头见面便很难,一个在安京一个在潼川。

    如今陛下登基不过两年时间,正是诸多事务繁忙的时候,就是过年都不一样能走得开呢。

    想着想着,石金便沉沉的睡去。

    视察港口几日后,知州召集了几个县的县令过来开会,这是石金要求的。

    既来了南东路,那所有的作坊的商品便都归她管,县令们有什么意见和想法也可以和她提。

    陈穗得知这个消息欣喜若狂。

    这可是安京商部的部司,能下来给她们基层县令开会,这是多难得的事情,她正有许多想法想说呢。

    最开始是罐头。

    这罐头一概念,还是她与张代当时讨论了一番以后得出可以一试的结论。

    陈穗在中学堂学过物理化学,张代就更不用说了。

    二人起初只是聊到食物保存上来,后头又说若是用玻璃密封一些腌制的海味,是否就能保存很长时间了。

    然后张代摇摇头。“这样成本就太高了,而且具体能保存多久,这得反复做实验,有点麻烦。”

    陈穗当时很是失落,后头仔细一想也很有道理。

    于是她便又开始研究起别的东西。

    她将主意打在了那些色彩斑斓的贝壳上,比如夜光贝等。这些贝壳对于她一个外地人来说是极其夺目的。但对于本地人来说,这些就是好看一些的无用贝壳而已。

    这玻璃厂也产玻璃珠,陈穗知道这些玻璃珠在南诏和西平很是受欢迎,贵族喜欢用这些玻璃珠来做各种首饰与服装的装饰。

    陈穗便让自己从小跟到大的婢女艾柳用玻璃珠搭配贝壳做首饰试试。

    艾柳从小便跟着她,手尤其的巧,一些陈穗不喜欢觉得老土的首饰,经过她的改造,都能变得很好看。

    艾柳自认别的帮不上忙,但自家女郎说想要用玻璃珠和贝壳做出好看的首饰。艾柳绝对没问题。

    艾柳得了这个任务,便专心的在屋子里研究,她屋子里堆了几颗珍贵的玻璃珠,以及一大堆各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