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节: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好时节》 70-80(第12/19页)

说道:“就是这样走进去的啊,没人敢拦老夫。”

    赵时晴心道,人家是看你老,懒得理你,还没人敢拦你,你当你是谁,太上皇吗?

    “既然您没有路引,那您就把您的姓名和籍贯写上吧,比如白庐县张三,青庐县李四。”

    老头一听,大笔一挥,在那张五百两银子的欠条上写下了:高营县赵行舟。

    赵时晴瞪大眼睛:“您老姓赵?”

    老头摇头晃脑,得意洋洋:“百家姓里头一个,赵钱孙李的赵。”

    赵时晴忙道:“巧了,我也姓赵,赵钱孙李的赵,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

    老头咧嘴笑了:“难怪咱们这般有缘,原来是本家。”

    赵时晴掏出十两银子:“看在咱们是本家的份上,这十两银子,您老拿去花,顺便打张一千两的欠条就行了。”

    老头的笑容僵在脸上:“咱们都是本家了,你还让老夫打一千两的欠条,你这么缺钱吗?”

    赵时晴吸吸鼻子,带着哭腔说道:“老爷子您是不知道啊,养父尸骨未寒,养母就把我赶出家门,我家中还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哥哥老爷子,您说我能不缺钱吗?”

    早逝的爹,无情的娘,病弱的哥,破碎的家,坚强的她!

    赵行舟叹了口气:“唉,老夫以为老赵家的人个个锦衣玉食,没想到还有如你这般可怜的孩子。”

    他看向赵时晴:“好孩子,你演得挺好,下次别演了,你这样子,一看就不像能被养母赶出家门的。”

    赵时晴:“我发誓,我真的是被养母赶出家门了,真的,珍珠都没有这么真。”

    赵行舟:“你养母她还活着吗?”

    赵时晴不明所以:“她活着呢。”

    赵行舟:“你没把她扔进粪坑里淹死?”

    赵时晴:“哎呀,老爷子,您误解我了,我是那样的人吗?”

    赵行舟:“你就是!”

    赵时晴很伤感,被人误解的感觉真的很不好。

    赵行舟却乐了:“这样说来,你现在无父无母了?对了,那本来就是你的养父母,你本就无父无母。”

    赵时晴板起脸来:“才不是,我又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孙猴子,我当然有父有母了,只是还没有找到而已。”

    赵行舟冷哼:“那不还是没有吗?”

    赵时晴握紧拳头:“我一定能找到他们!”

    赵行舟:“老夫觉得和你挺有缘分,这样吧,你呢,亲爹找不到,养爹也死了,老夫我就吃点亏,认你当义女,以后你叫我义父,当然,你想省事直接叫阿爹也行。”

    赵时晴怔住了,几个意思?这老头要收她当义女?

    这老头的年纪,都能给她爹当爹了。

    她把脑袋摇成拨浪鼓:“不行不行,我潇潇洒洒,多想不开给自己认个爹啊,认你当爹有好处吗?没有!我能发财吗?不能!”

    赵行舟像是受到了莫大的伤害:“你说认老夫当爹没有好处?”

    赵时晴:“你穷得连五两银子都没有,我认你当爹,你能给我发红包吗?”

    赵行舟

    他在身上摸了摸,又摸出一枚小印:“你叫声阿爹,这个归你。”

    赵时晴接过那枚小印,不是刚才那枚,只见这枚小印上,赫然刻着赵行舟三个字。

    “咦,老爷子,你太狡猾了吧,明明这枚印章有名有姓,你却拿个什么放鹤翁来糊弄我。”

    赵行舟:“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刚刚把这事给忘了。”

    赵时晴拿着那枚印章,问道:“这枚印章价值几何?”

    赵行舟想了想:“至少能值个七八万两吧。”

    赵时晴把狼毫笔蘸了墨,递到赵行舟面前:“那你就给我打张八万两的欠条,这枚小印还是你拿着。”

    赵行舟水灵灵俏生生的小姑娘,怎么就钻进钱眼里了呢?

    “老夫打了欠条,你就叫老夫阿爹?”

    赵时晴:“当然。”

    赵行舟几下便写了欠条,还在上面盖上了那枚有名有姓的印章,赵时晴不放心,又让他按了手印,是那种十个手指头的手印。

    然后,她收下欠条,冲着赵行舟说道:“阿爹。”

    赵行舟眉开眼笑,正要答应,却听赵时晴说道:“老爷子,我叫了,说话算数不?”

    赵行舟:“怎么又叫老爷子,不是要叫阿爹吗?”

    赵时晴:“老爷子,您只说让我叫阿爹,可没说叫几声啊。”

    赵行舟懂了,也就是说这声阿爹就只是用来换那张欠条的,不当真。

    “你不给我跪下敬茶?”

    赵时晴:“当然不了,我又不认识你,你连路引都没有,谁家好人会没有路引啊,万一你是江洋大盗,那我岂不认贼做父了,我爹知道了,会从棺材里跳出来骂我的。”

    赵行舟指着她:“你你你!”

    赵时晴:“老爷子,您年纪大了,更要放开心胸,不要总是斤斤计较,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赵行舟:“好,很好,非常好,不愧是姓赵的。”

    赵时晴抱拳:“共勉。”

    赵行舟卒!

    待到他们牵着租来的马离开官驿,那位借给他们笔墨,且一直坐在旁边充当背景的驿丞看着他们的背影,自言自语:“还真以为都是姓赵的就是本家了,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咱大雍朝也是姓赵的,有本事你们去和皇帝老爷论本家啊,切!”

    虽然没能成功认个便宜女儿,又被骗着写了两张欠条,不过,赵行舟很快就又兴奋起来。

    因为他骑马了!

    他喜欢骑马,只是他的骑术并不好。

    好在官驿里用来出租的马匹都很温顺,否则这一路上,他不知道要从马上掉下来多少次了。

    白庐县距离庐州城并不近,他们一早上路,晚上才到庐州。

    可是城门已经关了。

    偏偏庐州城外没有官驿,就连客栈也没有,赵时晴直呼大意,离开庐州时没有留意有没有客栈,又因为她去过的其他地方,城门不远处都会有官驿或者客栈,因此,她便想当然以为也有了。

    泥鳅倒是知道,可是赵时晴一直催着赶路,他以为即使关闭城门,二小姐也能进城呢。

    所以现在,望着已经关闭的城门,只能干瞪眼了。

    看到有和他们一样被关在城外的人,泥鳅连忙过去打听,很快便笑盈盈地回来:“二小姐,从这条路往前走,有个村子,那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能住宿,庐州来来往往有很多客商,像咱们这样错过宿头的,都是去那个村子投宿。”

    说着,泥鳅一指城门旁边竖立的木牌,可惜天黑了,看不清楚上面的字,泥鳅说道:“那是路牌,指向那个村子。”

    那个村子离得并不远,四人很快便到了村口,只见村口左右两棵树,每棵树上各挂两盏大灯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