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时节: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好时节》 30-40(第7/10页)

的不少,其中不乏奇珍异宝,可长公主却只收下一只小狗,其他礼物全都没收。

    这说明什么,说明长公主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能逗她开心的人或者物件。

    郎夫人没少在郎玉玉身上下功夫,郎玉玉能歌善舞,还能说会道,真是死人都能让她给说活了。

    郎夫人坚信,郎玉玉比那只小白狗,更会讨长公主欢心。

    佳宜长公主不是普通公主,她是先太后所出的嫡公主,而先太后也只生了孝康皇帝和佳宜长公主两个孩子。

    且,太上皇还在世上。

    若说京城里身份最高的女人是谁,那除了皇后娘娘便是这位长公主了。

    毕竟,永嘉帝的生母如今也只是太妃,连太后都不是,后宫之后仅是有太妃封号的就有五人,偏偏丽太妃的排位还在其他四人之后。

    因此,她在后宫里发号施令也要有所顾忌,她的儿子虽然做了皇帝,可是上面还有太上皇,虽然太上皇住进了长寿宫,但只要他老人家还没有飞升,永嘉帝就不能越过父亲封自己的生母为后。

    而事实证明,永嘉帝对这位皇妹也是宠爱倍至,前几年佳宜长公主当街打狐狸精的事,闹得沸沸扬扬,皇室颜面尽失,可是永嘉帝也没有因此而厌恶她,相反,对她的嫡子疼爱有加,只是可惜那孩子福薄,年纪轻轻就死了。

    郎知州和郎夫人千般算计,万般心思,却唯独没有料到长公主会改道,过韩城而不入,他们惊愕之余便是气愤。

    郎知州面色阴沉,难道是自己这边走漏风声,长公主故意避开?

    他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毕竟,长公主夫妻并不是直接去梁地的,而是一路游山玩水,绕了一个大圈子,走的不是这条路,因此并没有路过韩城,她连郎家的人都没有见过,何谈喜恶?

    所以他想来想去,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长公主已经知道自己打算了。

    他沉着脸,对郎夫人说道:“你是不是和别人说过这件事?”

    郎夫人连忙摇头,但是多年夫妻,她那闪烁的眼神已经把她自己出卖了。

    郎知州怒喝:“你究竟和谁说过?”

    郎夫人见他吼自己,也来了脾气:“和谁?还能有谁?还不是你娘,咱家的老太君!如果不是她说得难听,我也不会一气之下,就把咱们的打算说出来。你与其怪我,不如去管管你娘的那张嘴!”

    郎知州闭了闭眼,郎父年轻时家境贫寒,他饿着肚子考上童生,这才引起注意,里正出钱供他读书,一直供他考上举人,做为交换条件,他娶了里正的女儿为妻。

    郎父后来考上进士,并且遵守承诺,到死也没有纳妾。

    可惜郎父出身太低,也没有人指引,郁郁而终,死时也只有三十五岁,他到死也就只是个知县。

    好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终于悟了,把自己这些年走过的弯路逐条做了分析,让儿子不要再走他的老路。

    因此,郎老夫人以死相逼,郎知州也没有娶自己舅舅家的表妹,而是娶了官宦出身的郎夫人,虽然郎夫人娘家官职不高,但她自幼跟着父亲在任上,无论见识还是人脉,都不是郎老夫人娘家的侄女能够相比的。

    且,郎夫人的父亲和冯恪是同窗,郎知州能搭上冯家,便是走的岳父的门路。

    可也正是这个原因,郎老夫人一直不喜欢郎夫人,连带着对郎玉玉也不喜欢。

    郎玉玉生的美貌,在郎老夫人眼里便是狐媚子,郎玉玉练琴学舞,郎老夫人便说这是窑姐儿的作派,总之,郎知州想起郎老夫人,便是头疼不已。

    第38章 韩城有良材

    正在这时,小厮进来:“大人,杨秀才来了。”

    郎知州压下心中那无处发泄的怒火,对小厮说道:“请杨秀才到书房等我。”

    小厮应声出去,郎知州转身对夫人说道:“既然已经这样了,你也不必忧心,总会有办法的。”

    郎夫人叹了口气,是啊,事情已经这样了,还能如何?总不能去把佳宜长公主叫回来吧,她倒是想,可也没有那个胆子啊。

    “其实杨秀才若能金榜题名,也是一门好亲。”

    杨秀才名叫杨胜秋,今年也才二十岁,乃是县试案首,前年由他的恩师万老夫子引荐,拜在郎知州门下。

    杨秀才年纪轻轻,却写得一手锦绣文章,亦是今年秋试的大热人物,就连郎知州也很看好他。

    受冯恪和岳父影响,郎知州早在还是知县的时候,便开始重视人材培养。

    当然,前提只有拜到他门下的人材,才能得到他的培养。

    比如杨胜秋,他只是杨家养子,其养父也不过是个私塾先生,然而他却能在诸多寒门学子出脱颖而出,他的诗词文章流传甚广,不仅是在韩城,就是在京城,也有人知道这位韩城才子,甚至有人说他是文曲星下凡。

    杨胜秋出身小门小户,虽不至于穷困潦倒,可也绝不富裕。

    自从他拜到郎知州门下,从衣食住行到笔墨纸砚无不精致,杨胜秋本就眉清目秀,现在更是玉树临风,卓而不凡。

    郎知州更是将他引荐给避居在韩城的方大儒,方大儒虽然早就不收徒了,但是对杨胜秋青眼有加,隔三差五就给杨胜秋指导功课。

    而上一届的会试主考房婴,便是方大儒的爱徒!

    方大儒便曾在房婴的信里,提起过杨胜秋的名字。

    也就是说,杨胜秋现在已经将绝大多数的学子甩在了身后。

    而郎夫人也很喜欢杨胜秋,她还曾动过心思,想让杨胜秋做郎家女婿,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郎知州,郎知州没有拒绝,而是让她等等,等到杨胜秋中了进士再说,转眼两年过去,却等来了三皇子与冯佳荷的亲事。

    这门亲事就像是给郎家打开了一道窗,郎夫人的那点想法也便淡下去了。

    郎知州没让杨胜秋久等,很快便去了书房。

    杨胜秋长身玉立,气质儒雅,一袭月白色直裰更衬得他唇红齿白,面如冠玉。

    显然,今天在城门口发生的事,杨胜秋已经知道了,他没有多问,只是告诉了郎知州一个消息。

    “八月便要乡试了,方大儒让学生搬过去一起住,方便指导功课,学生觉得,这样太过叨扰,且,秋也不想招人口舌,便婉拒了。”

    郎知州佯怒:“你这孩子,怎么能婉拒呢,方大儒让你搬过去,你便搬过去,你就这样拒绝了,岂不令方大儒寒心?世人爱说什么,就让他们说去吧,管他做甚?”

    杨胜秋垂首认错:“是学生之错,学生狭隘了。”

    郎知州无奈摇头:“你啊,就是书生气太重了,好了,我这就让刘管家给你收拾行李,你今天就搬去,乡试之后再回来。”

    杨胜秋忙道:“秋让运儿收拾便好,不劳烦刘管家了。”

    郎知州微笑:“随你,快去吧。”

    杨胜秋走了几步,想起什么,又转过身来,对郎知州说道:“要不就让小公子和秋一起去吧,秋不放心他的功课。”

    郎知州只有一子一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