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100-110(第10/21页)

是?”

    梁九善的脸“唰”地一下红了,一直红到耳根。他下意识地想否认,但在姜凌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清澈目光注视下,那些蹩脚的借口堵在喉咙里,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他低下头,手指绞着校服下摆,像个做错事被抓包的孩子,小声嘟囔着:“我,我就是看他那么混账,眼里只有钱,对小宇一点情分都没有。明明不爱,却为了钱还非要抢小宇的抚养权。这种人,凌姐不是也不想把小宇给他吗?”

    梁九善的声音越说越小,头也越垂越低:“我想,我想帮你。晓月曾经和我说过,那个老东西特别迷信,我就找了个人扮神棍,云山雾罩地说了一通。反正,就是说小宇是灾星,靠近了会霉运缠身、重则有血光之灾,得破财消灾。”

    他抬起头,飞快地看了姜凌一眼,眼神里带着忐忑和一丝倔强:“凌姐,我知道骗人不对。可是,张占山那种人你跟他讲道理根本就没有用。他信迷信,那就用迷信去对付他。他不敢要小宇,这样小宇就能跟着闻阿姨。闻阿姨多好的人啊……小宇跟着她肯定比跟着那两个老东西强。”

    少年的心思纯粹又直接,带着点自以为是的狡黠,却满满都是对弱小的仗义和对善良的维护。

    姜凌静静地看着他。

    眼前这个红着脸、局促不安的少年,有一颗滚烫而柔软的侠义心肠。他已经摆脱前世的悲惨命运,将会有更灿烂阳光的未来。

    没有批评,没有说教。姜凌的嘴角,缓缓地、温柔地向上弯起,形成了一个温暖而真实的弧度。她伸出手,没有像对待大人那样拍拍肩膀,而是像对待一个值得肯定的弟弟,轻轻揉了揉梁九善那头蓬松的短发。

    姜凌的声音里带着无奈的笑意,更带着一种深沉的暖意,“你呀,胆子不小,主意也够歪的。不过……”

    梁九善感受到头顶那温暖轻柔的触感,身体微微一僵,随即猛地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姜凌,带着不敢置信的惊喜。

    姜凌收回手,脸上的笑容温暖而明亮:“做得不错。”

    “做得不错”这四个字,是梁九善最想听到的话。他的脸更红了,但这次不是因为羞愧,而是因为巨大的开心和激动。他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有点傻气的笑容,用力地点了点头:“嗯!”

    “赶紧回家写作业去!”姜凌故意板起脸,但眼里的笑意藏不住,“下次不许再敢搞这种封建迷信。”

    “知道啦知道啦!”梁九善笑嘻嘻地应着,像只偷到油的小老鼠,脚步轻快地转身跑了,书包在他背后一颠一颠的,充满了少年人的活力。

    姜凌站在原地,看着那个穿着宽大校服的背影消失在派出所大门口,融入外面金色的夕阳里。

    晚风带着夏日暖意拂过姜凌的脸颊,她心里暖融融的。

    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巧妙利用了人性的弱点,精心设计了一场“灾星”的戏码。没有刀光剑影,没有唇枪舌剑,梁九善用他独特的方式,兵不血刃地替小宇扫除了回归温暖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这份心意,纯粹、炽热,带着少年人特有的莽撞和智慧,笨拙却又如此有效。

    法律是冰冷的框架,程序是严谨的步骤。

    但支撑起这框架、让步骤得以顺利运行的,往往正是这些藏匿在烟火人间的、最不起眼的温热人心。

    梁九善的“忽悠”,是姜凌办案生涯中,最出乎意料、也最温暖的一次助攻。小宇能遇到温暖慈爱的闻秀芬,是幸运;能遇到这样一个精灵古怪、古道热肠的少年,又何尝不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霞光洒满派出所的小楼,姜凌的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

    守护正义的路上,有法理如山,也当有这样的人情暖意,如涓涓细流,悄然汇聚,终成江海。

    第105章 应璇玑

    九月开学季。

    梁九善上了高一, 梁七巧去了省城师范大学读书,小宇结束心理治疗背着新书包上小学。

    张明辉的判决下来了,杀妻虐子、剽窃欺诈突破道德底线, 法院从重处罚, 死刑, 立即执行。

    牡丹毛巾厂的技术攻关难题被安小慧的导师解决,改革顺利进行,婴儿级别的多彩毛巾一上市就受到热烈欢迎,毛巾厂转亏为盈,厂里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厂领导恨不得把安小慧的导师供起来, 但导师淡泊名利,只希望厂里善待闻秀芬, 让她能够更好地照顾小宇。因此,闻秀芬被提拔为工会干事,不再三班倒,这也算是一份意外之喜。

    转眼就到了10月。

    晏城的秋天, 踏着轻巧的脚步来了。

    窗外的法国梧桐,几日工夫便褪尽了夏日的浓绿, 染上大片大片的焦黄与锈红。寒风卷过, 枯叶扑簌簌落下,铺满了人行道, 被路人踩出沙沙的碎响。

    姜凌独自坐在略显空旷的办公室里,指尖无意识地划过摊开的《犯罪心理学导论》书页。纸张粗糙的触感, 带着油墨特有的气味,让她纷乱的心绪沉淀下来。

    距离重生已经过去一年多,前世那些如同烙印般刻在脑海中的罪犯面孔、犯罪细节、未破悬案的卷宗……曾经是她最大的依仗,是她破案如神的金手指。

    然而, 最近几个月,她清晰地感觉到,这些记忆正在以一种无法抗拒的速度褪色、消散。那些曾无比清晰的档案细节,如今只剩下模糊的轮廓和一种令人心悸的不安感。

    这份力量的衰减,带给姜凌的是前所未有的焦虑和一种深沉的无力感——她看到了罪恶的冰山,却无力阻止它全部浮出水面。

    预防犯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姜凌拿起听筒,那边传来的是父亲林卫东关切的声音:“小凌,听你妈说,最近总熬夜,工作压力很大吗?”

    “还好,案子有点多。”姜凌含糊其辞,她无法解释那份源于金手指逐渐消失的紧迫感。

    林卫东温声问:“是不是对未来有什么思考?和爸说说吧。”

    或许因为同为刑警,林卫东能感受到姜凌的迷茫。想当年,他从派出所到省公安厅,再到京都公安局,一步步走来,艰辛无比,如果当时能够有人能够提点几句,或许能少走一些弯路。

    姜凌心中一暖,斟酌着词句:“爸,我最近在想一个方向性的问题。我们抓了一些罪犯,破了不少案子,但这似乎总是在‘灭火’。看着那些受害人,还有那些因为一步走错就万劫不复的罪犯……我在想,有没有可能,在火苗燃起来之前,就把它掐灭?预防犯罪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林卫东的声音变得更为凝重,带着一种过来人的洞察:“小凌,你能主动思考这个层面,说明你真的在成长,开始理解公安工作的更深层意义了。预防犯罪,从来不是某个部门、某个人的单打独斗。它是一张巨大的网,需要社会教育、家庭引导、社区关怀、经济环境改善……方方面面的配合。这需要时间,需要整个社会意识的进步。”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充满了鼓励和期许:“但是,对你个人而言,想要更深入地理解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