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50-60(第6/32页)

来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案情,为破案提供思路。”

    姜凌这话传递了一个信息——她这次过来不是指点江山,也不是评判对错,她只是想和一大队的同仁探讨案情。

    “谢谢。”范威依言坐下。

    姜凌继续道:“除非是真正的变态,否则即使激情杀人,也会有所选择。报复性杀人的特点,通常都是因为嫉恨。因为自己家庭不幸,所以憎恨所有夫妻和美的;因为自己身体残疾,所以憎恨体态美好的;因为自己很穷,所以憎恨有钱人。”

    又有人说话:“可是,这三名受害者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成功者。”

    是啊,一个干个体的小老板,一个在餐馆打工的服务员,一个和善的小学老师,都是普通人,怎么就招来凶手嫉恨?

    姜凌摇了摇头,展示三名受害者的生活照:“有没有从他们的面相中发现共同点?”

    看到姜凌没有什么架子,又鼓励大家发言,底下说话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踊跃。

    “都长得好看。”

    “爱笑,笑起来很美。”

    “带爱相,看着就很舒服。”

    带爱相,这个词是湘省独有。

    意思就是这个人的长相招人喜爱,有人缘。

    姜凌点头:“大家分析得很正确。好,那我请问,这样的人怎么会招来杀身之祸呢?”

    片刻静默之后,会议室里忽然响起热烈的讨论声。

    最后,范威猛地站了起来,有些激动地回答:“他们会招来弱者的愤怒。或许是一个笑,或许是一个热情的招呼,又或者……是他们忙碌工作的身影,都可能会让那些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利的弱者嫉恨。”

    雷骁示意范威坐下:“你激动个啥,小姜老师说了,发言不用站起来。”

    范威嘿嘿一笑,不好意思地抓了抓杂乱的头发:“太激动,太激动。”

    又有一道声音从人群中传来:“会不会是那些下岗了的?他们平时闲功夫多,没有工作、失去收入来源,一口气顺不过来,就杀人泄愤?”

    九零年代下岗潮,太多闲散人员涌向社会,治安问题频发。这个声音所说,的确符合现下的时代背景。

    顺着声音看去,姜凌见到一张女性脸庞,是郑瑜。

    姜凌冲郑瑜点了点头:“郑警官说得很对,的确有这种可能。”

    范威却有不同意见:“不一定是下岗职工。也可能是婚姻不幸,刚离婚的,看这三人家庭幸福心生嫉恨;也可能是性格偏激被周边人排挤的,看这三人招人喜爱便怒从心起;也有可能……”

    受到姜凌的启发,范威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

    郑瑜想说话,姜凌用眼神制止了她。

    姜瑜看向全场:“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报复性杀人这一点可以达成共识,是不是?”

    所有人都点头。

    姜凌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1、定性质——报复性杀人。

    “好,性质确认之后,接下来我们定范围。”

    姜凌示意李振良切换幻灯片。

    以晏市地图为底板,用红笔将作案地点标记出来。

    “从案发现场来看,案件发生在城市及其周边相对偏僻的地方。受害者活动区域虽有不同,但都在城市范围内,因此可以推测凶手可能就在这个城市居住,对城市比较熟悉。”

    这个结论是范威他们在调查后给出的推断,姜凌也觉得没有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凶手作案既需要熟悉现场环境,又害怕被熟人发现,因此他会选择相对方便的地方作案。”

    李振良与刘浩然交换了一个眼神。

    这话他俩熟啊。

    自行车铃铛案里,姜凌就曾经这么说过。

    姜凌拿起准备好的教鞭,指向那三个标红的地点:“这样一来,会以凶手的住所为圆心,以能够到达的最远距离为半径,形成一个心理边界。经验显示,这个边界半径一般为五百米左右。”

    一大队的刑警明显比李振良、刘浩然他们高出一个级别,一点就通。

    范威立刻走上讲台,仔细观察地图。

    他指挥手下拿出地图,以案发地为中心,画出三个直径五百米的圆圈。

    半晌,他指着三个圆圈包围的中心区域大声道:“三角形!看到了没?案发点以这个地方为中心,呈现三角形布局。这是城东的老城区,北面、东面多山,山上产茶,聚集了十几个茶厂。”

    他的手下也很兴奋:“对,我调查的时候走访过那里。听说以前茶厂效益不错,但这几年不行了,倒闭了好几家。那里归属茶园路派出所,下岗工人多,治安较为混乱。”

    姜凌没想到自己只不过指点了两句,这帮子刑警便立即抓住了重点。她真的很欣慰,笑着说:“没错,凶手住所大概率就在这个区域,可以进行重点排查。”

    范威没想到姜凌三下五除二,就这么把调查范围给缩小到了茶园路这一带。

    他不知道如何表达内心的欢喜,瞪着个大眼睛,牢牢地盯着姜凌,催促道:“姜老师,赶紧,赶紧定脸谱。”

    姜凌冲李振良做了个手势。

    李振良立刻切换了幻灯片。

    幻灯片上是手绘的一张表格,列出了心理画像的主要特征。

    姜凌道:“好,现在我们来定脸谱。”

    她目光似电,扫过全场,所有人都心中一震,挺胸抬头,坐得笔直。

    姜凌:“第一,性别。”

    范威立即接话:“绝对是男性。勒毙需要一定的体力,女人没那么大力气。而且相对女性而言,男性更容易实施这种暴力犯罪。”

    姜凌:“第二,年龄。”

    范威思考片刻,没有说话。

    郑瑜站起身,大声道:“可能在30到4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上有老、下有小,可能受到下岗潮冲击较大,从而产生极端心理。”

    话题又回到下岗职工上来了。

    姜凌有心提点郑瑜,刚才之所以制止她发言便是要在这里给她足够的时间,充分展示。

    姜凌问:“为什么是下岗职工?”

    郑瑜平时在一大队没有表现的机会,这次难得姜凌给了机会,立刻朗声回答。

    “受害人与凶手并不认识,仅只简单接触很难了解到受害人家庭幸福、婚姻美满,但有一点是他们共同拥有,并且能够一眼就接收到的信息:他们都有工作。”

    “另外,从现场物证来分析。现场留下了麻绳、工作证、搪瓷茶杯,还有粉笔画的圈圈。麻绳常用于捆绑物品,多见于建筑工地、仓库,结合前面的定范围结论,我推断凶手可能是名茶厂仓库打包的工人。工作证的照片模糊,刻意放在尸体旁边,搪瓷茶缸也是工作时常用的物品。杀人之后故意留下这些东西,是一种对下岗失去工作的不满。”

    郑瑜的发言有理有据,引来雷骁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