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罪犯档案管理员重生了》 30-40(第16/29页)
再说,他现在都二十六七岁了,也不存在什么遗弃不遗弃吧?”
姜凌摇头:“你们在福利院办理了正式的领养手续,按要求应该将他抚养至十八岁。虽说陈安平现在已经成年,但你们对他实施的冷暴力以及遗弃行为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难道你就不觉得羞愧吗?”
吴萍捂住了脸,半天才放下手来,一脸的疲惫:“我也没办法,我其实根本不想领养孩子。我生了个女儿,健康活泼,为什么一定要养别人家的孩子?是昌德,他是家中独子,非得要个男孩传宗接代。我生女儿的时候伤了身体,一直怀不上,最后只好妥协。
我承认,安平到我家之后我对他有些冷淡,但我真的尽力了,毕竟我和昌德都要上班,还有女儿要养。后来,我意外怀孕生下儿子,是昌德看不顺眼安平,想尽办法要把他送走。如果安平真的介意,我愿意弥补也愿意道歉。请你们警方尽量协调。”
姜凌看她的表情不似作伪,便点了点头:“那你找个时间到派出所来,和陈安平面对面说清楚。”
吴萍连连点头:“好好好。”
姜凌没有起身,继续盯着吴萍,这让吴萍心里很不安,小心翼翼的问:“你们,还有什么事吗?”
姜凌拿出一个证物袋,里面装着一块布料,明黄底绸面,上面绣着一朵朵绽放的凌霄花。
看到这个这块布料,吴萍的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紧张得语无伦次:“你们到底要问什么?这和陈安平的事情有什么关系?是不是赵红霞说了什么?”
这件事是吴萍一生中最为愧疚的事,沉甸甸压在吴萍的心底。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闭上眼就看到一个光溜溜的小婴儿,用一床明黄色的包被裹着,哇哇哇哇地哭着,小手拼命地往外伸,仿佛要为自己争出一条活路。
姜凌问:“这个襁褓你应该见过吧?”
吴萍的心理防线突然溃败,泪如雨下:“是,这个小被子是我拿来包住孩子,让赵红霞送到福利院去。可是,我真的没有想过害她,毕竟那也是一条人命啊!”
姜凌心口一缩。
她强行压下心底涌上来的酸涩感,并没有说出那个孩子就是自己,严肃发问:“为什么把那个孩子扔到福利院去?他的父母是谁?”
李振良在一旁听着,心里头很不是滋味,姜凌的命,也太苦了点。
他右手拿着笔在桌上在笔录本上敲了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吴萍,请不要隐瞒事实。”
吴萍本就愧疚不已,这件事情压在心口太久,既然警察上了门,她也不打算再瞒着,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吴萍的丈夫陈昌德有个妹妹叫做陈昌珍,70年时居委会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当时陈昌德已经工作,底下三个妹妹只有陈昌珍最大,于是陈昌珍不得不下乡。
乡下日子不好过,陈昌珍从来没有干过农活,每天以泪洗面。后来实在撑不下去,她嫁给村里会计的儿子,换了记分员的工作,这才日子舒坦下来。
到了1973年,部分知青开始返乡,陈昌珍写信回来央求父母给她安排个工作。她说乡下太苦,她想回城。
陈家心疼姑娘,花了一笔钱在缝纫机厂买了个工作,原本一切都安排好,可偏偏陈昌珍怀了孕。陈昌珍丈夫不愿意离婚,死不肯放她回城。陈昌珍隐忍到怀胎足月,以回娘家待产为由回到晏市。
陈昌珍的丈夫与她离了心,将她送到陈家之后丢下一句:“老老实实把孩子生下来,我养。等你生了,我就和你办离婚手续。”
陈昌珍的丈夫匆匆离开,连半句暖心的话也没有说。
到了1973年11月份,陈昌珍挺着大肚子进了晏市第三医院。当时吴萍在妇产科当护士,对这个小姑子颇为关照。
陈昌珍住院住的是双人间,跟她同病房的还有一对夫妻,男的是警察,姓林,女的是老师,姓肖,两人挺恩爱。林警官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一有空就会过来陪妻子。男人的母亲慈眉善目,一直守在病房照顾媳妇。
那一家子很和气,见谁都笑眯眯的,肖老师的婆婆很勤快,将媳妇照顾得周周到到,这让孤身一人住院、没有丈夫陪伴的陈昌珍心中嫉妒不已。
说到这里,吴萍声音越来越小。
“也是巧了,到了12号那天半夜,大姑子和同病房的那个孕妇同时发动,一起进了产房。当时的年代你们也知道,大运动时期,几个妇产科医生都被拉去写检查去了,当天晚上能够给她们接生的人,只有我这个资深护士,还有一个刚从卫校毕业的小丫头。
进产房之前,大姑子死死拉住我的手,一张脸因为疼痛有些扭曲,但说出来的话却让我心惊肉跳。她说,她不想让孩子去乡下受苦,肖老师夫妻俩都有正式工作,家里条件好,她要换孩子!
我原本是不想同意的,可当时情况实在紧急,大姑子一张脸扭曲得像鬼一样,咬牙切齿地诉说着自己的可怜、不甘,我只能先点头答应。
忙了一晚上,13号凌晨两点多,两个孕妇终于顺利生下孩子,都是女孩。大姑子生的那个很瘦小,嘴唇发紫,生下来好半天才发出小猫一样的哭声。同病房的那家生下的婴儿白白胖胖的,长得特别好看。
我当时看着两个孩子发了呆。
换还是不换?我想了很久很久。
当天晚上林警官出任务没在医院,肖老师身边只有婆婆陪床,给我打下手的那个刚从卫校毕业的小丫头看到血已经慌了神,全程都躲得远远的。可以说,只要我动手调换,谁也不会发现。
我是一个护士,救死扶伤是我的天职。
把两个婴儿调换,这有违职业操守,是丧了良心啊。
可是,看着那个发出小猫般哭声的小侄女,我可耻地心动了。
我大姑子一心要摆脱农村生活,对肚子的孩子没有半点爱心,肯定是丢给前夫抚养。一想到这条小生命会被送回乡下,那里的医疗条件太差,这孩子根本活不长。
倒是肖老师一家条件好、有爱心,肯定能全力以赴抚养孩子,那我这可怜的小侄女就能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长大。
肖老师生下的女孩一看就健康活泼,这样的身体条件即使是去了乡下一样也能顺利长大。大不了……等孩子长大了,我再帮扶一下。
大姑子说得对,这世道根本就不公平。
明明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个小婴儿,却因为父母不同,未来的命运也会有天壤之别。
我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这是做善事,是为了公平,是为了让两个孩子都健康活下去。就这样,我把那两个孩子给换了。
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侄女即使换给了肖老师,但因为先天性发育不良,哪怕我尽量抢救,也只活了两天就咽了气。
那对夫妻抱着孩子哭了很久,临走之前将给孩子预备的小包被送给了我小姑子,含着眼泪说能够同一间病房同一天生孩子也是一种缘分,自家孩子虽然没活下来,但看她家娃娃可爱,就把这包被留给她。
大姑子出院之前,她丈夫过来了,一看到是个女孩就嫌弃地挪开了眼,对大姑子说:是个丫头片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