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 160-167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60-167(第3/21页)

乱。

    原先龟缩不前的敌军忽然突袭四镇。他们不惧将军印,不惧朝廷旨意,却惧冯知节的刀锋。军中将士哗然,有人夜里以盔甲枕席痛哭,有人写血书请冯将军复任。可冯知节此时早已踏上南下之路,听着马蹄声在梦里远去。

    这日午后,皇宫昭德殿内。

    李鸾徽身披玄袍,端坐于榻后,神情疲惫却强撑着精神,案前放着厚厚一摞名单。他手中缓慢翻阅,嘴角偶尔抽动,像是在咀嚼什么难以下咽的名字。

    李慧瑾披着长公主绣金的朝服,恭谨地立于案前。她已经陪皇帝议事一下午,直到夜色吞没窗外的芙蓉瓦。

    “你觉得徐圭言……给太子当宰相如何?”李鸾徽忽然开口。

    眼下正是组建东宫要员,为太子搭班子。

    李慧瑾愣了一瞬,旋即答道:“她有才干,有胆识,兼有阅历,重要的是,她为天下百姓着想。她,很好。”

    李鸾徽沉吟。他指节用力,扣在案几之上。

    “但……一个女子,当宰相……朝中老臣们,怕是难以接受。”

    李慧瑾轻声一笑:“陛下,武帝为女,仍立千秋;上官婉儿辅政,亦未乱大局。天下在理,不在性别。”

    李鸾徽的脸色骤然冷下,啪地一声,将名册狠狠扔在地上。

    “够了!”他咳嗽不止,胸口急促起伏。

    李慧瑾惊惶失措,立刻跪下:“臣妹失言,请圣上息怒!”

    咳嗽声在空殿中久久不止。李慧瑾从地上抬起头,望着哥哥那张因李起凡之死而日渐枯槁的面容,心中忽然一阵悲怆: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帝王,如今却被过去的阴影和现实的重压拖成了影子。

    最终,李鸾徽挥挥手,低声道:“她,可暂为右相。你去拟旨。楚云祯也留京,崔彦昭,进三省。”

    圣旨很快传至东宫。

    李起年接旨时,站在丹墀下,面无波澜。但等送旨太监一离开,他便将那黄绢圣诏卷起,一步步走回东宫寝殿。

    寝殿之中,沈溪龄正等着他。

    她轻声道:“陛下这是在给你筹班子。徐圭言……恐怕是圣上看好的未来宰相。”

    “她?”李起年坐下,语气复杂地说:“她若真成了左相,迟早要与我分庭抗礼。”

    沈溪龄端起茶盏:“那你更应早做打算。李文韬年纪已大,朝中对他也多有忌惮。但徐长史不同,她年轻,有朝气,还有口碑。你若不收她为己用,她迟早成你的威胁。”

    李起年望着窗外的石榴树,如今,她步步踏上权力之巅,与他比肩而行——可她是他的臣子,不是他的伴侣。他始终捉摸不透她,是靠近权势,还是走向敌意。

    “她,是扶我之人,也是我路上的障。”

    李起年低声道。

    “那你要如何处置她?”沈溪龄问。

    李起年没回答。他只是用手指轻轻敲着桌面,眼神在光影中阴晴不定。

    这夜,风从北来,带着战火未熄的气息。

    徐圭言伏案批阅政务,忽听门外传来轻响,一名小太监悄悄递进一封没有落款的信笺。她拆开,信上只一句话:

    “你知道,你看得越清楚,离死也就越近。”

    落款处,印着一个模糊的图案——像是用火烫出来的鹰爪。

    徐圭言怔住,一时间,东宫书房的烛火明明灭灭,仿佛被看不见的黑影吞噬了一角。

    她抬起头,窗外月色清冷,照着她案上那一页未批完的军报——吐蕃,再度南侵,血流成河。

    权力的中心终究不在东宫,而在更深处的漩涡之中。

    圣旨下达的那天,天光如水,长安秋日正浓,寒气逼人。

    李起云跪在金銮殿前的白玉台阶上,面色平静地接过旨意,耳边却只听得耳膜间的轰鸣——“李起年,封为皇太子,入主东宫。”

    他低着头,双手高举那一道圣旨,指节泛白,仿佛在拼命压住体内翻涌的某种情绪。

    那是一种窒息般的荒谬感——他被囚禁在偏殿数日,不见天日,恍若一个被遗忘的囚徒;而当他一脚踏出幽冷的殿门,世间天翻地覆,皇权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另一个人手中。

    李起凡被囚的滋味,他可算是尝过了。

    长安的晨钟再度响起,传遍四方。

    而太子,已经与他无关了。

    那晚,李起云回到泰王府,第一件事就是独自泡了一壶碧螺春。他衣袍未脱,坐在廊下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像极了命运缓缓张开的利爪。

    张向天也来了,他看着李起云,不知道泰王在想什么。

    “殿下的茶泡得很好,可惜啊,这茶若久泡不饮,终归是苦的。”

    李起云抬眼,似笑非笑地看他:“狼来了的故事多讲几次,就成真了。”

    张向天挑眉,神色严肃,“那便是……真的要来了?”

    “还不够。”李起云慢慢将茶水一饮而尽,“狼得饥到极处,才会咬人。”

    他的语气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慌乱,反倒有一种极致的冷静与自信,像是一把淬火未拔的剑,沉稳中隐隐透着杀气。

    几日后,一名风尘仆仆的副将悄悄出现在泰王府西侧偏院中。他是冯知节手下老将,随冯将军远征归来,却在京中突然获令,被暂时调入守备营。

    他的脸上还带着风霜的纹路,眼中却是不加掩饰的愤怒与不甘。

    “冯将军被贬,我等虽未言语,但心中早有定夺。殿下若有意,他日之势,我等愿为先锋。”

    李起云并未立即回应,只是命人赐座上茶:“你是冯将军的人,我怎知你不两头下注?

    副将沉声回道:“陛下贬冯将军,却留了我们在京。我们是被丢下来的,朝廷既不信,也不敢用。您若不信,大可将我们逐出长安,我一个兵也不带走,看他们如何收场。”

    李起云终于轻轻一笑,道:“我信你,正如你信冯将军。我知道你们打仗时背后从不看天,只看战旗在哪。”

    副将长身而起,重重一拱手:“从今日起,您若起事,我甘为先锋。”

    冯军留下的一部分精锐兵将,原本被安插在御林军中“编制重组”,名义上是“赏功”,实则是削权。而这些人早已在边疆厮杀数年,忠诚不在朝廷,而在能让他们生存、有血有肉、有酒有肉吃的将领身上。

    李起云早知这一点,便以张向天之手,在暗中逐一召见。

    “你们的刀,在战场上有用,在长安……就废了吗?”

    “我不是太子了。”他对那些兵士说,“但你们不是皇帝的狗,也不是公主的鹰。你们是将军的兵,是活人的兵。”

    他没有给他们承诺官职、财宝、功名。

    他只说:“若我为帝,冯将军为相。若我不成,就让这天下再乱一次。”

    第162章 自笑狂夫老更狂【VIP】

    秋光微凉,长安的晨雾像细丝般缠绕在宫墙与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