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谋金台: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30-140(第11/33页)

”他语气含着几分揶揄,却也有难掩的倚重。

    秦斯礼微躬身:“虎父无犬子。”

    李鸾徽低低叹了一口气,似乎倦意忽生,手指轻叩案面,缓缓道:“斯礼——”

    他语气骤缓,仿佛在酝酿一桩难以启齿的大事。

    “过一段时日,等这场宴会过了……朕想立周王为太子。”

    殿中霎时静得出奇。

    外头庭前正传来几声脆响,是太监在调度宴席之用的银樽与玉盘,远远地,却像撞破了这片寂静。

    秦斯礼眉眼低敛,神情未动,只道:“圣心所向,臣自当遵从。”

    李鸾徽看着他,没有急着说话,而是伸手将身前一卷黄绢缓缓卷紧,像是考校,又像是试探:“你无异议?”

    秦斯礼神色不动:“陛下数月前封周王为宗室首爵,赐良田、开第于宣平坊,先于诸皇子。明眼人皆知圣上之意。”

    况且,周王,这个名号还暗示得不够吗?明眼人都清楚,圣上李鸾徽喜欢李起凡的母亲,子凭母贵,李起凡顺理成章得到了最好的。

    秦斯礼看着李鸾徽,顿了顿,他抬眸,眼底平静:“臣不过是识时势之人。”

    李鸾徽低声一笑,却不带喜意:“你一向识时势。”

    他语调忽而轻缓下来,又仿佛多了一分疲惫与真实:“朕的儿子们,一个个都不省心。六皇子狂妄,十皇子年纪小野心大……只有起凡,从不与人争。”

    “可太子之位,争也罢、不争也罢,终归要定下。”

    “他既无母族倚仗,也无宦官助力,偏又能在朝中稳得住脚,这几年你不也在暗中替他挡过几回?”

    无母族倚仗?秦斯礼听到了想笑,但他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并不辩驳,只道:“臣所为,不过顾全朝局。”

    李鸾徽垂眸,半响方道:“你若真心顾全,那就帮朕,再保他一步。”

    “朕不求他日后英名盖世,只求能护国护天下。”李鸾徽语气沉了几分,“哪怕将来不如你当年所想的那样聪慧有谋,只要他不坏……便足矣。”

    殿中又沉默片刻。

    秦斯礼终于躬身应道:“臣谨记圣命。”

    这算是托孤,也算是给李起凡的东宫搭班子,组织未来扶持周王的左膀右臂。

    李鸾徽一挥衣袖,起身缓步至殿中窗前,眼望宫外。

    他背影微佝,发角鬓白清晰可见,竟不似传言中那般英毅无老。

    他忽然笑了笑,低声自语般道:“瑾儿倒也稀奇,好些年不理宫中事了,这回却亲自留下来筹备宴席,说要给我‘惊喜’。”

    “朕倒真想看看,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回头看秦斯礼,“你们夫妻二人的关系,可好了一些了?”

    秦斯礼没有接口,只微微拱手退至一旁。

    窗外风动,珠帘微响,天色正转黄昏。

    太子之位既已启口,朝局必将波动。

    他心知李鸾徽口中那句“帮他一步”,实则不仅是对李起凡的托付,也是对他自身的最后考验。

    天朗气清,宫中花木繁盛,玉兰落尽,芍药方开。天光斜照至长乐宫中,殿内烛火未燃,却自有香气浮动。

    长公主李慧瑾站在寝殿西侧的案几前,手中拿着一封小小的密信。淡青色蜡封未刻家徽,只用一根最普通不过的麻绳系着,封口处却用细银钩轻勾出一个小小的字:“回”。

    她看了一眼,便认出来了。

    眉目间并无惊讶,只有片刻静寂。

    她缓缓拆开信,纸面上的字极少,只寥寥五六行,墨痕极轻,仿佛写信之人连笔力都克制到了极致。她看着那几行字良久,眼眸微垂,唇边却没有丝毫起伏。

    风从雕花窗棂吹入,带动她鬓边的珠钗轻颤。

    过了好一会儿,她缓缓合起信纸,起身走到铜制香炉前,将那封密信投入炉中。纸张卷曲、翻飞,霎时间烧得极快,一丝烟雾顺着铜炉升腾而起,消失在空气中。

    她没有看那火光,也没有回头。

    这时殿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

    内侍悄声禀道:“长公主殿下,尚衣局来报,宴会所需衣衫饰品已备齐,内膳司今晨开始演练菜式,礼部那边……也照殿下吩咐,将诸位宗亲入座顺序重新排了一次。”

    李慧瑾只道了一声:“好。”

    语气淡淡,没有情绪,也没有赞许。

    “再去告诉他们,明日午后要开始试灯。正殿、东序、西序,全都点一遍。”

    “是。”

    内侍退下。

    她在原地站了一会儿,才缓缓坐回雕漆玉椅上,指尖轻敲着扶手,眼神沉入琉璃窗外的晚霞之中。

    此时,殿外又响起太监尖细的通禀声。

    “周王殿下前来拜见长公主。”

    她静了片刻,唇角几乎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道:“请。”

    片刻后,一道身影踏入殿内。

    周王李起凡身着深蓝色朝服,纹饰规制已然与亲王等列*。他姿态沉稳,步伐平缓,并无少年常有的张扬,整个人就像是积雪初融后的寒玉,温润之中藏着不可逼近的冷静。

    “臣侄拜见姑母。”

    他一揖到地,规矩周全,礼数极正。

    李慧瑾看着他,目光中并无温情,反而像在打量一个棋局之中关键的棋子。

    “无事不登三宝殿,周王来此是为何?”她淡淡开口。

    李起凡起身,神色平稳:“姑母许久不来宫中,侄儿前来拜访,只是因为思念。”

    他这句话说得极轻,但不偏不倚地打在某个隐蔽的节点上。李慧瑾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忽而轻轻一笑:“你母亲当年,最怕你太聪明。如今看来,她怕得对。”

    她站起身来,走到他身边。

    “宴席将至,你父皇打算让你在百官前坐主位。”李慧瑾语气平平,“到时候说什么、怎么行礼、看谁点头、又避开谁的酒,你都心里有数了?”

    李起凡点头:“知晓七八成。”

    她又道:“那剩下的三成?”

    李起凡垂眸:“看情势变。”

    李慧瑾听完,忽然失笑,转身回到座上,语气松了几分:“看情势变……这几年监国,东西是没少学。”

    她没有再试探,也没有再多问,只淡声道:“此番宴席,你父皇在等一锤定音。但不止他在等,朝中那几方势力,也都在看。”

    “你要明白——你走到现在,不是因为你聪明,是因为你足够谨慎。”

    李起凡低声答:“谨记姑母教诲。”

    她不再说话,手指无声地在椅扶上摩挲片刻。

    然后轻描淡写地问:“你来,是专门拜见我,还是……有人让你来?”

    这句话问得极轻,却仿佛穿透心底。

    李起凡稍顿了片刻,才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