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凤谋金台》 100-110(第11/21页)
深渊风波。
“怎么办?”一名年轻御史低声问,“此案……若揭,恐牵一发而动全身。”
“若不揭,御史台何以立足于庙堂?”另一老御史拂袖冷声,“吾辈职责,便是秉笔直书!”
李文韬沉吟片刻,最终道:“此案……暂不外传,”他抿着嘴,轻咳几声,徐圭言也是机灵,偏偏等她调离了职位,干掉了袁修远后再禀报。
他吐出口气。
“那——是否需奏请圣上?”有人问。
李文韬没有立刻回答。
他低头,再次翻开那封信。末尾落款清晰有力:
“徐圭言谨启。”
他微不可察地叹息一声,低声反问:“你们不觉得奇怪吗?徐圭言将此账本送予我们,却未选择上奏圣上,她到底想要什么?”
片刻沉默后,老御史咳了一声:“她或许也知道,这账若上到金銮殿,未必能翻起什么浪来,反倒……性命难保。”
李文韬垂眸不语。他知道,徐圭言已将手中最后的底牌递了出来,而将如何打这张牌——已然落到了他的手里。
突然想到那日,她在茶馆内意气风发的模样,再看向账本,李文韬多了几分欣赏。
午后,天朗气清,禁宫内玉阶森列,重檐之下浮光流转。
宫廷内,脚步声稀少,一声接着一声。
李文韬手捧密折,快步行于丹凤门前的回廊中,身后只跟着一名小吏,脚步沉稳却带着几分急切。
他要立刻面见圣上。
刚过御道转角,他便远远看见了两道熟悉的身影,一人着青色宽袖朝服,是徐途之;另一人则银带墨袍、挺拔瘦削,正是秦斯礼。
两人站在宫墙影下,正小声交谈,神情都略显凝重。
李文韬本不想多事,但耳边却正好传来一句话——“这次春祭兼三殿合祀,礼部准备得极为仓促,连太常寺都怨声载道。”
“嗯。”徐途之轻轻点头,“圣上要推行‘归周制’,复周天子之礼,牵涉太广,哪是短时间能备妥的。”
秦斯礼低声道:“徐尚书,您这边能忙转得过来吗?兵部可派人帮您,只要您吩咐就好。”
徐途之抿了抿唇:“礼部照旧规操办,怕是一时转不过来。”
李文韬略微放缓脚步,听了这几句,已然明白两人话语之间的分量。
祭祀之事表面看是礼部例职,但若牵涉到“复古制”“废北魏旧统”,那便是政治层面的重锤。眼下各部忙乱,也恐怕不仅是因为事多,而是风向忽变、朝局不稳。
他上前几步,朝他们打招呼:“秦大人、徐大人。”
二人一见是李文韬,纷纷行礼。
徐途之笑道:“李大人也入宫奏事?今日路上官员不少,怕是又有大事。”
李文韬也笑了笑,只不动声色地道:“不过是台中一些案子,得禀过陛下,照章处理。”
秦斯礼目光在他手中的折子上停留片刻,语气淡淡:“不知是哪一案?”
李文韬不动声色地将折子往袖中略藏,道:“不过是工部旧账,牵扯些细节,不足挂齿。”
秦斯礼点点头,也不再追问,目光却深了几分。
徐途之轻声道:“既如此,李大人快些入宫吧,莫误了时辰。陛下这两日心情颇好,午后常留人在御花园议事。”
“多谢提醒。”李文韬微一颔首,告辞离去。
他转身离开,却感觉背后那两双目光仍未移开。
宫道曲折,风从琼树后卷过,吹得衣袂轻扬。李文韬手中那封密折却如铅般沉重,这可是足以点燃朝堂的一把火。
只不过,秦斯礼什么时候和徐途之来往这么密切了?
第106章 兼听虚实上学堂【VIP】
御书房内,光线静谧,窗纸上映着垂枝柳影。
李鸾徽披着常服坐在案后,手中捧着那本由御史台转来的账册。他翻了几页,指尖摩挲纸角,神情并未显出太多情绪。
徐圭言的名字,在那折角处小字题签中隐约可见。
“陛下。”太监低声提醒。
“嗯,”圣上放下账册,语气平淡,“朕知道了。”
李鸾徽将账册轻轻合上,置于一旁案几,说道:“此案,尔等照章处理便是。”
他语气温和,甚至带了几分疲倦,“如今朝局未稳,御史之责贵在清肃,然不可越位争权。万事有度。”
他语调平缓,不容置喙。
李文韬躬身,静候圣意,心头却掠过一丝讶异。
这账本后半册牵连的是皇室支系的一支亲贵,理应引起震动。
李鸾徽这个时候抬手一挥,旁边的太监人等都离开,门也都关上了。
“不知树根之深,便不可轻易连根拔起,”李鸾徽从案后站起身,“宁可得罪君子,也不要得罪小人,这句话先帝总是同我讲。”
李文韬弓着腰听着李鸾徽的话。
“而君子、小人并不以身份地位分类。”
他站到李文韬面前。
“臣明白了。”
圣上的意思很简单,通过打击那些素质较高的皇室宗族,来让其他皇室“小人”窥见李鸾徽的凶狠。
这招在官/场里经常被李文涛使用。
在朝廷上混久了,一个人的气性真能被李文涛看出来几分来。十分书生气的官//员,内心脆弱,面子薄——和混迹于朝堂的老油条又不同,这类人跟人斗争的时候,心慈手软,得过且过。
这是熟读儒家书生的通病。
所以得罪他们,对自己不会产生太严重的后果,他们内心之中会十分难受。
但是得罪小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像一滩烂泥缠绕着你。
所以,除非一击毙命,李文韬一般不对小人下手——怕得就是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那责罚……”
“一切按照律令来,以权力干预权力这不符合规矩,天子犯法与庶民,”李鸾徽说完这个,便走回到案台后。
话锋一转,“改制之事进展得如何了?”
“臣听说,礼部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了。”
李文韬又不是礼部的人,他哪里知道怎么回事?怕是圣上在试探他。
李鸾徽抬眼看向李文韬:“你御史台,需先拟一道章程,清查各部重叠冗员、虚设闲职,列出冗员榜单。”
“臣遵旨。”李文韬顿首,不知道圣上这是何意。
“再命礼部重修《祀典录》,依周礼,分夏、秋、冬三祀,合三殿礼仪,逐步替换今制。内务府则将宫中礼器、祭器一一登录,焚其胡样,另造汉式。”李鸾徽语调平静,眼中却透着一种近乎执着的狂热。
“这些事,不急。”他又笑了笑,“但要做。”
李文韬沉默地领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