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历史直播剧透]》 180. 大唐君主亡国秀(精修版)^^……(第2/7页)
是汉朝从汉高|祖到汉献帝贯穿四百多年的外戚干政,宦官乱权,还是唐高宗的后宫干政,周皇登基,又或者是玄宗的小爱妃家族乱政,宦官胡搅。
哦,原来这些都是前车之鉴。
“这前车之鉴如此多,这些唐肃宗怎么就不信邪呢。”
别看程咬金是武将,实际上他脑袋瓜子可灵敏了。
此刻,他内心充满了对唐肃宗的遗憾,甚至脑补出唐肃宗与宦官爱妃的一二三事。
尉迟敬德附和:“没准儿是不信邪,或是身在局中,成局中人。”
反正总归是有理由的。
不过,总归是不妨碍他们这群人对唐肃宗失望。
他们现在只祈祷唐肃宗的宦妾乱局不要太乱,太乱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和这个再也经不起波动的国家。
【平叛期间,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统帅大军;以狡猾阴险、嚣张跋扈、擅权作福的宦官李辅国为兵部尚书掌握权利;让程元振等宦官一起操纵军政大权,势倾朝野。】「1」
【君子退、小人进,使功业不遂。
谋士李泌趁乱直捣叛军老巢的建议,不被采纳,错失歼敌良机。
鱼朝恩不懂兵法,不知用兵,使唐军相州大败,却扔锅郭子仪,让良将蒙尘。
冷待晚年唐玄宗,杀建宁王李倓、越王李系、张皇后,把持朝政。一桩桩一件件无一不是说明宦官们的权势滔天。】「1」
【宦妾交煽,储君不稳,政变再启。】
乱局很乱,看得李世民他们喘不过气,只觉得刚刚说得太满了,这个唐肃宗确实不是从一而终的明君,还很有可能是延续宦官之乱的昏君。
李世民暗暗咬牙,气肃宗不明忠奸,又气这些人又政变:“这些人是不政变就登基不了了吗?还是大唐皇位继承就得政变一下???
他登基是,李治登基也是,不一样的是李承乾在准备政变。
周皇登基是,玄宗登基更是经过两场政变,现在,他们的好大孙,也要开启政变了。
【宦妾宦妾,宦官权利大如天,‘妾’张皇后也不逞多让。
于是政变开启,张皇后想废太子李豫立越王,宦官为从龙政变拥立李豫唐代宗。】
唐代宗,也是一个他们熟悉的名字。
“是那个真正结束安史之乱的代宗。”
李渊惊喜。
唐肃宗退君子,进小人,使功业不遂,让功业‘遂’之人正是代宗。这是仙幕在介绍安史之乱尾声时是所言,他记住了。
李世民心中一丝微弱的火苗在燃烧。
看来这个政变的结果还是好的,不过好话确实不能说太早。
他犹豫希冀道:“能结束动乱,应该也是个好君主吧。”
不说是从一而终的好君主,应该也好过前面几年吧。
其他臣子侧目,李渊侧目,没想到他们陛下的标准竟然降低了。
李世民欲哭有泪但不好意思哭。
天知道,现在他的标准已经降低到前期是好君主就好了。
没办法,他算是看出来了,只要是人就没有几个能从一而终的。
前明后昏,是常态了。
一个他很讨厌的常态。
所以,这个唐代宗应该也当过好几年励精图治的时刻吧?
“应该是励精图治过的。”魏征沉着道,“要不然想要解决安史之乱无异于天方夜谭,就是……”
他深思,“代宗上位既然受宦官们支持保护,就怕宦官再次乱政。”
其他人完全赞同魏征的说法,宦官能够拥护皇子登基,那权利无异于大到顶天,在这种情况下唐代宗可以怎么出头呢?
【李豫代宗的上位离不开宦官们的保护,毕竟宦官保护他登基,】
【但你以为代宗会被有翊戴之功的宦官裹挟那就错了。
代宗很强。】
魏征猜错了,魏征被否定了,但他不恼怒,他甚至心情很愉悦,很期待。
他喜欢这种否定,因为那意味着这个代宗不是废物,而是拥有自己想法和权利的君主。
【宝应元年(762年)登基。
即位当年,就以李适为帅,仆固怀恩为副将大败叛军,结束安史之乱。
之后,更是志于朝政,打压权宦强臣,掌握朝政。
整饬吏治,起用贤臣;定计诛杀、流放权宦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等人;改革盐法、漕运、盐政等,改善财政。「1」】
【在这些对内的文治武功上,刚登机的代宗无疑是个好皇帝。】
李世民很满意,只觉得不愧是他的好大孙,没有辜负他的期待。
“敢动盐法、漕运、盐政,这小子好样的。”
这些玩意儿的持有者如大树一样上下串联,轻易动不得,但这些玩意儿也确实赚钱。
李世民内心祈祷这个好大孙不要再出幺蛾子了,他这个老祖宗的心是真的受不了那么大的刺激。
【但一切注定是不会这么顺利的。
安史之乱的余韵会扰得他们风雨飘摇。】
【唐代宗762年登基。
同年江南二三十万饥民接连起义。】
仙幕展示出江淮地区灾民起义的视频,视频中的豪吏派遣小官前往镇中、村中追征八年赊欠租调,这些官员皆是朝廷专门派过去的豪吏,嚣张得要命,他们搜括民间粟帛,为非作歹,终于引得被饿得面黄肌瘦的百姓们起义。「1」
“饥民起义,不愧是饥民起义。起义者皆是面黄肌瘦的百姓啊。”
一股子无力感席卷而来。
李世民觉得倦了,看来这个唐代宗是不是明君,得打个大大的疑问。
“安史之乱时就已从江淮征收了赋税和粮食作为打败起义军的军饷,现在又追征八年租调,这不是逼死人吗?”
李世民痛苦,李渊倒是看得开:“无非就是皇帝私库缺钱,户部缺钱,但灾后重建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就对富裕的江淮地区征调了,还专门派豪吏去征收,看来是怕没征到钱。”
君不见豪吏就被派去江南?因为在众人心中江淮地区富裕,江淮地区有钱。
除了江淮地区任何地方都不会出现出现一下子被征八年的税的情况
那八年大唐风雨飘摇,正处于安史之乱的时期,谁有空管你有没有纳税。
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是哪方势力坐上皇位。
还没有安稳下来就被抓着缴税,这些百姓们真的是没人有钱,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难怪□□。
【内忧外患,镇压完饥民,第二年吐蕃又来了。
宦官程元振压下不报,刺史投降吐蕃做内应。
最终,吐蕃攻占长安。
和爷爷唐玄宗一样狼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