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汴京食滋味》 35-40(第10/12页)
弟妹一样。”
肥嘟嘟的两小只,往那儿一站,就是现成的说服力。
那店主叹了口气,又摆摆手:“算了,算了,只要他俩好就成。就按你说的,今日便接走。”
正好今日万事皆宜,天时地利人和,适合猫狗同聘,好事成双。
聘书已下,江知味左肩背一袋子鱼干,右手拿一根羽毛令旗,在路上走得雄赳赳气昂昂。
江暖和江晓一人手里捧着热乎乎的一个,郑重地认领。以后那只三花归江暖照顾,奶牛归江晓。
名字也当场取好。糍粑和糖霜,前者是那只长得糯叽叽还带糯糯青山味的小三花,后者是夹子音奶牛,无他,实在是叫得太甜了。
到家时,凌花都傻眼了。
两只小猫抱在手里的时候还乖巧,一落地,就和狗子在泥地上欢腾地跑动,一点儿不认生。
还好还有头驴子情绪稳定,站在那儿跟入定的老龟似的,只动嘴嚼草料,脚下分寸不挪。猫和狗就在它的腿间绕柱,时不时肚子一翻,啃它厚厚的驴蹄玩,它亦不躲闪。
见鬼,江知味竟在一头驴子的脸上看出了慈眉善目。
家中热热闹闹,一派祥和。
江知味带回来一捆莳萝和薄荷,都在院子里洗过,拿进灶房。既是聘猫聘狗的好日子,那今日就多花点时间,给自家的猫猫狗狗做顿专门的猫饭狗饭。
莳萝又称土茴香,和后世包饺子用的小茴香不仅长相相似,味道也十分相近。
江知味每回去东北菜馆,必点的就是小茴香馅儿的饺子,啥都不蘸,空口就能吃一大盘。许久不吃,倒是叫她颇想那一番独特的茴香味。
今日人饭便做莳萝饺子,另包几个不带莳萝的给狗吃。至于猫饭,就做那醉猫三饼,拌上切碎的小鱼干,保准给两只猫猫吃得醉生梦死。
莳萝饺子好做,凌花和容双都会包,便来打了个下手。
用的正是当初刘庆年扛来的精白面,都不用过筛,加水和面就能用。
江知味先把面揉好、醒好,分成小剂子后撒上干粉,在手里一转、一捏,翻花似的捏出一打十几片薄薄的饺子皮,搁在竹簸箕上,码成高高的一摞。
馅料也剁好。三肥七瘦的猪肉剁成肉泥,打两颗鸡蛋进去,再添盐、酱油和少量五香粉,边加水边搅拌上劲儿。剁好的肉馅里加莳萝碎,拌好后能像金字塔似的立在海碗中。
莳萝芳香味极重,还没开煮,就把糍粑和糖霜吸引来,在她的脚边又是蹭又是摔倒、打滚。
之后便和凌花、容双三人坐在院中,吹吹凉风,一边包饺子。
江知味包的饺子是麦穗形的,顶端带整齐、密集的小褶,肉嘟嘟地在簸箕上一溜排开。容双按照母家的习惯,包的都是月牙形饺子,速度也很快。
凌花则更简单粗暴些。在饺子皮的边缘沾水,用力一捏,让左右皮子合拢,就算成了。三人包得各有乾坤,两小只不甘示弱,也来凑热闹。
怕糟蹋粮食,江知味只给了他们一人一片饺子皮,每人挖一小块馅儿,随便怎么捏都行。捏完了,她那头再帮忙修修补补,确保煮时不漏,就没事了。
饺子煮了老大一锅,刚煮沸,哗的淋下去一碗井水。
一旁饭甑里,米饭也蒸得直冒米香,像做了一锅恬淡的麦芽糖。这是给醉猫三饼准备的,煮熟的米饭与莳萝和薄荷捣在一块儿,就成了古代版的猫薄荷。
宋人逗猫很有一套。至于猫咪的捕鼠功能,江知味其实并没有很指望。有的话,算锦上添花,没有也是常事。
连诗中都有云:醉薄荷,扑蝉蛾。主人家,奈鼠何。可见宋时的猫咪已经不爱捕鼠了,主人拿老鼠没办法又怎的,都是猫奴,还是得宠着伺候着。[注2]
等捣好醉猫三饼,江知味却没着急给猫咪们拿出去吃。缺个小小的聘猫仪式,她招招手,用猫饼把糍粑和糖霜都引来,郑重地清了清嗓子——
作者有话说:注1:引用自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天德月德日是黄道吉日,飞廉日就是带煞的日子。
注2:引用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题猫图》
第40章 莳萝饺子
“吾猫听令。”
没有一只猫肯乖乖听话,都在她鞋面上猛蹭,还用尾巴勾她的裤腿,咪咪呜呜地叫唤。
江知味一口气泄了大半,蹲下身,左拥右抱地将他俩托在臂弯中:“可得听好了啊。虽然聘书上都写了,但你俩应该不识字,那我复述给你们听。”
容双扑哧笑出声。
“我只希望你俩好好长大,健健康康,别到外头瞎跑免得找不着路回家。就这一个要求,听见了吗?”
驴子恰这时咴儿一声,像在应和。
“看,你俩驴哥都说了,以后它罩着。”江知味蹲下,又把两只小猫放回地上。
江暖和江晓有样学样,也在猫儿耳畔絮絮叨叨了好一阵。
“知道了吗,要长得比驴子还大。”
“腿要这么长。”
“脑袋要长得比它的鼻孔大。”
童言无忌,大人们听得都笑。就江知味,对着驴子的鼻孔一顿打量。心说这鼻孔哪大啊,和觅之郎君那头驴子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
浮想联翩中,下锅的第三碗井水被煮沸,饺子也出锅了。
给刘海吃的纯肉馅儿,是这里头少有的花边饺子。捏出来的纹路像贝壳,煮出来也是同样,不仅模样好看,还特香。
盛在小狗碗里,还得放凉,把刘海急得一个劲往椅子腿上扒。
她的耳朵已经完全立起来了,是很机灵的三角耳。平时睡觉,听见一点小动静,就像风车似的,这里转转那里转转。
此时的这双耳朵,立得更是比寻常时候更加挺拔,仿佛猪肉饺子的香味不往她的鼻子走,而是全被她的耳朵吸去了。
终于猫饭狗饭都放凉,往地上一搁,都小动物们都嗖的一下飞扑来。
刘海吃得稀里哗啦明显胃口好得不得了,一眨眼,就只剩少许粘在碗底的碎面皮了。那原本微凸的小肚子一下子被撑开,成了圆乎乎的一个球。用手一捏,实心的。
江知味格外留心了糍粑和糖霜吃猫饼的反应。
刚走到碗边,二猫双双醉倒在地。半晌,糍粑率先爬起来,咬住猫饼的边缘,吃得小口。
江知味以为她不喜欢,谁知刚吃了两口的糍粑突然停住。扭了一下身子,像虫子似的在地上匍匐,又是拱碗,又是蛄蛹。
而后站起来,大口大口,吃得鼻子上、胡须上都沾满了米浆。待吃完,舔湿小手,乖乖地把嘴和脸都擦了,又是一只干净软糯的小猫。
心化了第一地,淌得满脚都是。江知味差点像两小只一般抱着拳头,“呜呜”起来了。
然而糖霜显然没有糍粑那么爱干净。他的甜,只单纯地体现在甜腻的嗓音上,从行为上来看,还有所欠缺。
他吃得狼吞虎咽,吃完只简单、敷衍地擦了两下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