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70-8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姑娘偏从末世来》 70-80(第7/14页)

不多。

    而且,倘若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那一年的秋闱,他一定不会洋洋洒洒写出那篇自以为是人间至理的策问了。

    宝玉正在出神,忽然觉得肩后被人拍了一下,回头见是湘云,便问道:

    “你怎么在这儿,不去陪着老太太么?”

    史湘云脸上的笑容一僵,瞅了宝玉一眼,没有答话,只是在他身边坐下。

    这人也真是的,哪壶不开提哪壶,她现在去老太太身边做什么,听老太太夸林家多有钱吗?

    她就是因为不想听这个,所以才要出来透透气的!

    见湘云不说话,宝玉也没再继续问下去,只是叹气道:

    “眼瞧着就是秋闱,府里忙得团团转,我倒成了个闲人了!”

    史湘云听到此处,心里更是无语,现下倒是知道发愁了,你早干什么去了?倘若三年前你能好好应试,还有这什么真琊假琊的事儿吗!

    这般想着,史湘云又忍不住想起,前两天跟赵姨娘闲聊时,听赵姨娘提起的宁国府的富贵。

    “若是你实在不中意仕途呢,也不是没有别的路子可以走,要我说,你索性学学宫里头那位薛妃的祖宗,经商去算了,你们家本是贵胄人家,比旁人多着些门路,若是你吃得了苦,也能同薛公一般挣一个皇商的名分,谁又能看轻你去呢!”

    贾宝玉诧异地看了史湘云一眼,他同史湘云也算一处长大,史湘云先前劝他的话虽然难听,却也都是劝他入仕途的,这两年出了事之后才不提了,怎么如今比先前说的话还胡涂起来:

    “云妹妹,你这是什么话,我虽然从前犯过胡涂,却是往年的旧黄历了,再者,就算我现在不入科举,也不能去经商啊,这怎么对得起祖宗。”

    史湘云银牙暗咬,在心底里暗暗地冷笑,你不能考科举,又不肯去经商,在家里混吃等死就叫对得起祖宗了?横竖人已经丢过了,还不如丢开脸面搏一搏,虽然不能加官进爵,若能为子孙留下受用不尽的银钱,也算是没白活了!

    想到这里,看了贾宝玉一眼,又隐约觉得有几分悲哀。

    她好歹也是侯府出身,只因为父母双亡,叔伯们就欺负她没人依靠,先前还只是在银钱上短缺一些,而如今因着贾母辈分高,又愿意使钱,他们就眼睛一闭当死,任由贾母安排她的终身,居然要让她嫁给贾宝玉,让她的子孙代代为平民,这还有天理吗!

    话虽如此,史湘云也知道自己已经没了指望了,先前她跟贾母商议入宫候选时便已谈妥,如果她成功入宫做了伴读,那和贾宝玉的婚事就不必再提,若是没能成功,就安心以平民之身嫁给贾宝玉,史湘云不是不知道贾母有使坏的可能,只是这也是她唯一能脱身的方法了。

    只是她也没想到,现在盯着伴读这个位置的比从前多出不知多少,皇上根本不愁选人,她还没真正入宫,第一轮采选就被刷下来了,她也只能认命。

    认命归认命,看看贾宝玉这个混吃等死的颓废态度,史湘云就觉得肝火上升。

    这个人就这么指望不上吗?!

    第76章欺君

    第76章 欺君

    第76章

    史湘云觉得,自己的命运还得掌握在自己手中。

    具体来说就是,她得亲自把贾宝玉劝动,不能让这个货真的就成天在这里颓废下去。

    家里没钱的苦,她是吃过的,这两年好不容易在贾家算是过了几天好日子,但现在疼她的也就是老太太,还多半是看在宝玉的面子上,若是以后老太太去了,二房这边,贾政必然让贾环当家,那她就又没好日子过了。

    看看赵姨娘吧,虽然是是个苦瓠子,好歹还有贾环这个指望。

    她有什么?指望扶不上墙的丈夫和世代为民的子嗣吗?

    史湘云想了想,耐着性子跟贾宝玉解释:

    “话不是这么说,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现在有老太太在,你还有几天好日子过,如今二老爷已经娶了新夫人,倘若新夫人又有了孩子,你在家里还能想现在一样自在吗?”

    还不等史湘云说完,贾宝玉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现在最不想听到的就是这些话,本来他自己心里已经够难受了,被史湘云这样一说,更是觉得有些生无可恋,便看了她一眼。

    “是是是,我在仕途上没有指望,又不想去做生意,实在是没出息得狠了,史大姑娘很可以不必同我说话,没得脏了姑娘的眼睛耳朵,姑娘若是觉得对着我烦心,不如去同琊哥儿还有环儿说说话,这些仕途经济的话最对他们的心思了。”

    贾宝玉说完,直接起身走了,把愣住的史湘云扔在了原地。

    史湘云气得想掉眼泪,却又怕被下人看见要说嘴,只得作罢,只是在心里暗恨,若是有机会跟贾琊在一起,哪怕是贾环呢,她也不会选这样的贾宝玉啊!

    如此到了八月秋闱,贾母亲自把贾琊和贾环、贾兰送进了科场,回来斋戒三天,为孙子和重孙祈福。

    等到成绩出来,荣国府又一次引起了全京城的侧目,只不过这一次难得的是好消息。

    贾琊中了解元,贾环考取了第三名,贾兰第七。

    一时间,京城中人纷纷传言,荣国府这是吃亏吃多了,终于开始长记性了。

    虽然只是中了举人,但这些人里面最大的贾琊也就是十七岁,最小的贾兰还只有十三岁,在这样的年纪就能中举人,将来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这段时间,荣国府在京城里头的名声都好了不少。

    大伙儿心里的想法都差不多,正所谓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荣国府本来就是百年大族,族中子弟众多,自家嫡系子弟不成器又怎样?随便找出一个旁支子弟来,悉心培养几年,也是可以进学中举的,这个不行换下一个罢了,偌大的家族,难道还找不到出几个有出息的人吗?

    现在虽然只是举人,可是正所谓雏凤清于老凤声,谁又能保证这些子弟里头不会再出一个王子腾呢?

    贾母见状,心里自然更有打算。

    她老人家决定趁现在来一个双喜临门,让贾宝玉和贾琊同日成亲。

    贾母这样做,自然有自己的考虑,现在贾琊刚刚中举,正是青年才俊,贾宝玉却是无人问津,若不弄这么一场,贾琊成亲时自然是宾客盈门,贾宝玉成亲只怕是门可罗雀。

    而且,史湘云这些日子以来对贾宝玉态度也淡淡,科举前居然还给贾琊、贾环和贾兰送过几次东西,虽然是明面上的人情往来,但贾母还是隐约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还是决定先把事情定下来。

    果然不出贾母所料,虽然贾宝玉和贾琊同一天成亲这件事,让京中有些闲话,但真等到了成亲这日,大伙儿还是选择上门贺喜。

    如果只是贾宝玉成亲,估计大家都是礼到人不到了。

    不过,让贾母不高兴的是,林家连人都没上门,是托宁国府那边把礼捎了过来,而宁国府居然也没有主子上门,派了焦大把礼送到也就罢了。

    贾母就想不明白了,若说从前惜春跟荣国府远了,是为着荣国府名声不好,那么现在荣国府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